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9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東方諸國總部總論

《後漢書》。

《東彝傳序》

《王制》云:「東方曰彝。」彝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 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 彝有九種,曰畎彝、于彝、方彝、黃彝、白彝、赤彝、元彝、風 彝、陽彝,故孔子欲居九彝也。昔堯命羲仲宅嵎彝,曰 暘谷,蓋日之所出也。夏后氏太康失德,彝人始畔。自 少康已後,世服王化,遂賓於王門,獻其樂舞。桀為暴 「虐,諸彝內侵。殷湯革命,伐而定之。」至於仲丁,藍彝作 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餘年。武乙衰敝,東彝寖盛,遂 分遷淮岱,漸居中土。及武王滅紂,肅慎來獻石砮、楛 矢、管、蔡畔周,乃招誘彝狄,周公征之,遂定東彝。康王 之時,肅慎復至,後徐彝僭號,乃率九彝以伐宗周。西 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 之。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 三十有六國。穆王後得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 楚,令伐徐,一日而至,於是楚文王大舉兵而滅之。偃 王仁而無權,不忍鬥其人,故致於敗,乃北走彭城武 原縣東山下,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 厲王無道,淮彝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復命 召公伐而平之。」及幽王淫亂,四彝交侵。至齊桓修霸, 攘而郤焉。及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後越遷琅邪,與共 征戰,遂陵暴諸夏,侵滅小邦。秦并六國,其淮泗彝皆 散為民戶。陳涉起兵,天下崩潰,燕人衛滿避地朝鮮, 因王其國。百有餘歲,武帝滅之,於是東彝始通上京。 王莽篡位,貊人寇邊。建武之初,復來朝貢。時遼東太 守祭肜,威讋北方,聲行海表,於是濊、貊、倭韓,萬里朝 獻。故章和已後,使聘流通。逮永初多難,始入寇鈔。桓、 靈失政,漸滋蔓焉。自中興之後,四彝來賓,雖時有乖 畔,而使驛不絕,國俗風土,可得略記。東彝率皆土著, 喜飲酒歌舞,或冠弁衣錦,器用俎豆,所謂「中國失禮, 求之四彝」者也。凡蠻彝、戎、狄總名。四彝者,猶公、侯、伯、 子、男皆號諸侯云。

三國志

《東彝傳序》

書稱「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其九服之制,可得而言 也。然荒域之外,重譯而至,非足跡車軌所及,未有知 其國俗殊方者也。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環之獻,東彝 有肅慎之貢,皆曠世而至,其遐遠也如此。及漢氏遣 張騫使西域,窮河源,經歷諸國,遂置都護以總領之, 然後西域之事具存,故史官得詳載焉。魏興,西域雖 不能盡,至其大國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 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而公孫 淵仍父祖三世有遼東,天子為其絕域,委以海外之 事,遂隔斷東彝,不得通於諸夏。景初中,大興師旅,誅 淵,又潛軍浮海,收樂浪帶方之郡,而後海表謐然,東 彝屈服。其後高句麗背叛,又遣偏師致討,窮追極遠, 踰烏丸、骨都,過沃沮,踐肅慎之庭,東臨大海。長老說 有異面之人近日之所出,遂周觀諸國,采其法俗,小 大區別,各有名號,可得詳紀。雖彝狄之邦,而俎豆之 象存。中國失禮,求之《四彝》猶信,故撰次其國,別其同 異,以接前史之所未備焉。

隋書

《東夷傳論》

史臣曰:「廣谷大川異制,人生其間,異俗嗜欲不同,言 語不通。聖人因時設教,所以達其志而通其俗也。九 夷所居,與中夏懸隔,然天性柔順,無獷暴之風,雖綿 邈山海,而易以道御。夏、殷之代,時或來王。暨箕子避 地朝鮮,始有八條之禁,疏而不漏,簡而可久,化之所 感,千載不絕。今遼東諸國,或衣服參冠冕之容,或飲」 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經術,愛樂文史,遊學於京都者, 往來繼路,或亡沒不歸。非先哲之遺風,其孰能致於 斯也?故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誠 哉斯言!其俗之可採者,豈徒楛矢之貢而已乎?自高 祖撫有周餘,惠此中國。開皇之末,方事遼左,天時不 利,師遂無功。二代承基,志包宇宙,頻踐三韓之域,屢 發千鈞之弩,兵連不戢,四海騷然,遂以土崩,喪身滅 國。《兵志》有之曰:「務廣德者昌,務廣地者亡。」諸國朝正 奉貢,無闕於歲時。二代震而矜之,以為人莫若己,不 能懷以文德,遽動干戈,內恃富強,外思廣地,以驕取 怨,以怒興師,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聞也。然則四夷 之戒,安可不深念哉!

通典

《東夷序略》

東夷有九種,曰畎夷、方夷、于夷、黃夷、白夷、赤夷、元夷、 風夷、陽夷。率皆土著,喜飲酒歌舞,或冠弁衣錦,器用 俎豆,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昔堯命羲仲宅 嵎夷,曰暘谷,蓋日之所出也。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 始叛。其後至后發即位,賓於王門,獻其樂舞。桀為暴 虐,諸夷內侵。商湯革命,伐而定之。至於仲丁,藍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