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0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毛鎮者,登撫也。今撫臣與鎮臣不和,以致鎮臣與屬 國不和。此敵之利,而中國之大不利。」帝乃飭勉鎮、撫 同心,而韓潤、尹義立等令朝鮮自處。倧又請撤邊民, 安插中土。兵部言:「遼人去留,文龍是視。文龍一日不 去,則遼人一日不離。鮮人驅之入島可也,驅之離島 不可也。宜令鎮臣將遼民盡刷過島,登撫刻期運糧, 朝鮮量行救賑,以資屯牧。臣願鮮人無遠遼人之心, 并願鎮臣無遠遼土之心。」帝是之。

天啟六年,朝鮮王倧上《辨疏》,降詔諭嘉之。

按《明外史朝鮮傳》:「天啟六年十月,倧上疏曰:『自古中 國之待外藩,惟覃聲教,取羈縻而已。皇朝之於小邦, 覆幬之恩,視同服內。壬辰之難,君臣播越,宗社為墟, 賴神宗皇帝發天下之兵,傾府庫之財,拯救而奠安 之。頃遭昏亂,潛通敵國,皇天震怒,降黜厥命。臣自權 署之初,不敢遑寧,即命陪臣張晚為帥,李适副之,付』」 以國中精銳,進屯寧邊,一聽毛鎮節制,以候協勦之 期。而适重兵在握,潛蓄覬覦。會其子旃犯法當誅,逮 捕者至,遂與龜城府使明璉舉兵內叛,直犯京城。晚 收餘兵躡其後,與京輔官兵表裏夾攻,賊皆授首,而 西邊軍實及列鎮儲偫,罄於是役矣。毛鎮當全遼淪 沒之後,孤軍東渡,寄寓海上,招集遼民,襁負而至者, 前後數十萬,亦小邦所仰藉也。顧以封疆褊小,土瘠 民貧,兵興數載,四民失樂。內供本國之軍需,外濟鎮 兵之待哺,生穀有限,支給實難。遼民迫於飢餒,散布 村落,強者攫奪,弱者丐乞。小邦兵民被撓不堪,拋棄 鄉井,轉徙內地。「遼民逐食,亦隨而入。自昌、義以南,安 肅以北,客居六七,主居三四,無論客勝而主不堪,即 主既存,客將安附?向者將此情形具奏,見兵部題覆, 處分已定,何敢再言?至韓潤及弟澤係逆賊明璉子 姪,亡命逃入於敵,因而勾引來寇。賊既叛國而去,制 命已不在臣。尹立義留任判書,本非議政。頃年差為 毛鎮接伴官,不稱任使,褫職歸家,並無怨叛本國之 事,且」與潤等文武異倫,從未相識毛鎮所據王仲保 等呈稱,都無事實。意必有讒邪之臣,欺罔督撫,以售 其交搆之計者。毛帥久鎮海外,安撫流民,臣與周旋 已近十稔。雖餼牽將竭,彼此俱困,而情誼之殷,實無 少損。且其須彌之遷,直為保護累重。兼以就便芻薪, 一進一退,兵家常事。訛言噂沓,本不介意。「『竊見部撫 移咨,曰虞其逼處,曰驅其民、驅其帥』,甚至有布兵以 防屬國攜貳之語,似海外情事未盡諒悉。臣之請刷 遼民,因力不足濟,初非慮及逼處也。臣方與毛鎮同 心一力,建功報主,豈敢有一毫猜防意乎?臣雖無狀, 嘗逮聞先臣昭敬王之遺訓矣。耿耿此心,神明鑒察!」 帝報曰:「王佩昭敬王之遺」言,懷壬辰之舊德,和協東 鎮,愛戴中朝,忠貞之忱,溢乎言表,朕甚嘉之。鎮軍久 懸鮮遼雜處,久客累主,生寡食多,微王言「朕有不坐 照萬里之外者。然毛帥在中朝為牽制之師,在王國 則脣齒之形也。海上芻輓,已令該部區畫,刻期運濟; 逃難邊民,亦令毛帥悉心計處,俾無重為王累。」傳訛 之言,未足「介懷。并力一心。王其勉之。」

愍帝崇禎三年朝鮮請改貢道令有司議仍依覺華至寧前至京

按《明外史朝鮮傳》:「崇禎三年,改每歲兩貢為一貢。先 是遼路阻絕,貢使取道登萊已十餘年矣。自袁崇煥 督師,題改覺華迂途冒險,其國屢請復故。至是遣戶 曹判書鄭斗源,從登海登陸,移書登撫孫元化,屬其 陳請。元化委官伴送,仍疏聞。帝以水路既有成命,改 途嫌於自便,令所司確議。於是朝賀貢使仍於覺華」 島《至寧前》、迤邐至京

崇禎五年,高麗王倧疏請《正統序》,兼請《封誥》。

按《春明夢餘錄》:「崇禎五年十月,朝鮮國王李倧禮重 繼序疏:『臣祖昭敬王諸子中,長曰臨海君珒,廢疾不 得立,歿且無嗣。次曰光海君琿,是為廢人。次曰定遠 君琈,即臣之父也。光海父子既以罪廢,則宗祀之託, 合歸臣父,而不幸先逝,臣以昭敬王長孫,承昭敬王 妃之命,入紹祖統,而請於朝廷,得完封典。感戴皇恩』」, 銘骨難忘。顧臣既受命皇上,忝有王號,則所生父母, 合有應行典禮,而緣疆場多事,未即據例奏請。名位 有缺,殊稱不加,人子至情,豈敢一日自安?臣竊考《古 禮》,「旁支入繼,謂之為人後;以孫繼祖,謂之為祖後。」為 人後則重在人後,故不敢顧其私;孫為祖後,則父雖 早卒,而得列於正統之序,此乃生人之大倫,天地之 常經也。凡人有祖,然後有父,有父然後有孫。如曰受 國於祖,而不禰其禰,以祖當禰,則名實各異,倫序不 明,何以為國?謹查成化十一年,臣先祖康靖王以其 本生考懷簡王為世子,早卒,遣陪臣《金礩》入奏請封, 憲宗皇帝嘉其誠孝,降敕褒美,頒賜誥命,東土之人, 至今榮之。況臣有所「後祖而無所後母,尊父承祖,乃 所以尊其祖也。名正言順,事當而理正,情理俱申,恩 義兩全,專在此矣。」臣叨守藩服,效蔑涓涘,而又望推 恩之典,臣之愧懼,於此實多;而仰視天地父母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