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又精靈起滅,因報相尋,若曉而昧者,故通人多 惑焉。蓋導俗無方,適物異會,取諸同歸,措夫疑說,則 「大道通」矣。
《西南夷傳論》
論曰:「漢氏征伐,有事邊遠,蓋亦與王業而終始矣。至 于傾沒疆垂,喪師敗將者,不出時歲,卒能開四夷之 境,款殊俗之附。若乃文約之所沾漸,風聲之所周流, 幾將日所出入處也。著自《山海經志》」者,亦略及焉。雖 服叛難常,威澤時曠,及其化行,則回面請吏,陵海越 障,累譯以內屬焉。故其錄名中郎校尉之署,編數都 護部守之曹,動以數百萬計。若乃藏山隱海之靈物, 沈沙棲陸之瑋寶,莫不呈表怪麗,雕被宮幄焉。又其 賨幏火毳、馴禽封獸之賦,軨積于內府;夷歌巴舞,殊 音異節之技,列倡于外門。豈柔服之道,必足于斯?然 亦云「致遠」者矣。 蠻夷雖附阻巖谷,而類有土居,連涉 荊、交之區,布護巴庸之外,不可量極。然其勇薄于他 夷,故陵暴之害不能深也。西南之徼,尤為劣焉。故關 守永昌,肇自遠離,啟土立人,至今成都焉。
梁書
《西域諸戎傳序》
「西北諸戎。漢世張騫始發西域之跡,甘英遂臨西海, 或遣侍子,或奉貢獻,于時雖窮兵極武,僅而克捷,比 之前代,其略遠矣。」魏時三方鼎跱,日事干戈。晉氏平 吳以後,少獲寧息,徒置戊己之官,諸國亦未賓從也。 繼以中原喪亂,胡人遞起,西域與江東隔礙,重譯不 交。呂光之涉龜茲,亦猶蠻夷之伐蠻夷,非中國之意 也。自是諸國分并,勝負強弱,難得詳載。明珠翠羽,雖 仞于後宮;蒲梢龍文,希入于外署。有梁受命,其奉正 朔而朝闕庭者,則仇池、宕昌、高昌、鄧至、河南、龜茲、于 闐、滑諸國焉。今綴其風俗為《西北戎傳》云。
隋書
《西域傳序》
漢氏初開西域,有三十六國。其後分立五十五王,置 校尉、都護以撫納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絕。至于後漢, 班超所通者五十餘國,西至西海,東西四萬里,皆來 朝貢,復置都護、校尉,以相統攝。其後或絕或通。漢朝 以為勞敝中國,其官時廢時置。暨魏、晉之後,互相吞 滅,不可詳焉。煬帝時,遣侍御史韋節、司隸從事杜行 滿使于西蕃諸國,至罽賓,得瑪瑙杯,王舍城得佛經, 史國得十儛女、獅子皮、火鼠毛而還。帝復令聞喜公 裴矩于武威、張掖間往來,以引致之,其有君長者四 十四國,矩因其使者入朝,啗以厚利,令其轉相諷諭。 大業年中,相率而來朝者三十餘國,帝因置《西域》校 尉以應接之。尋屬中國大亂,朝貢遂絕,然事多亡失, 今所存錄者二十國焉。
《西域傳論》
史臣曰:「自古開遠夷,通絕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 事之臣。張騫鑿空於前,班超投筆于後,或結之以重 寶,或攝之以利劍,投軀萬死之地,以要一旦之功,皆 由主尚來遠之名,臣殉輕生之節。是知上之所好,下 必有甚者也。煬帝規摹宏侈,掩吞秦、漢,裴矩方進《西 域圖記》,以蕩其心,故萬乘親出玉門關,置伊吾且末」, 而關右暨于流沙,騷然無聊生矣。若使北狄無虞,東 夷告捷,必將修輪臺之戍,築烏壘之城,求大秦之明 珠,致條支之鳥卵,往來轉輸,將何以堪其敝哉?古者 哲王之制,方五千里,務安諸夏,不事要荒。豈威不能 加,德不能被?蓋不以四夷勞中國,不以無用害有用 也。是以秦戍五嶺,漢事三邊,或道殣相望,或戶口減 半,隋室恃其強盛,亦狼狽于清海。此皆一人失其道, 故億兆罹其毒。若深思即敘之義,固辭都護之請,返 其千里之馬,不求白狼之貢,則七戎九夷,候風重譯, 雖無遼東之捷,豈及江都之禍乎?
唐書
《西域傳贊》
贊曰:西方之戎,古未嘗通中國,至漢始載烏孫諸國, 後以名字見者濅多。唐興,以次修貢,蓋百餘,皆冒萬 里而至,亦已勤矣。然中國有報贈、冊弔、程糧、傳譯之 費,東至高麗,南至真臘,西至波斯、吐蕃、堅昆,北至突 厥、契丹、靺鞨,謂之「八蕃」,其外謂之「絕域」,視地遠近而 給費。開元盛時,稅西域商胡以供四鎮,出北道者納 「賦輪臺,地廣則費倍。」此盛王之鑒也。
杜佑通典
《西戎總序》
西域以漢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皆在匈奴之西, 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里。東 則接漢,阨以玉門、陽關,西限以蔥嶺。諸國大率土著, 有城郭田畜,與烏孫異,故皆役屬匈奴。西邊日逐王 領西域,賦稅取足焉。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 焉。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陂 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西踰蔥嶺,出大月氏、安息。自 車師前王庭隨北山陂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西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