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5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乘教,即是昔,慎那弗呾羅。唐言最勝子論師于此製《瑜伽 師地釋論》,亦是賢愛論師、德光論師本出家處。此大 伽藍為天火所燒,摧殘荒圮。從信度國西南行千五 六百里,至阿點婆翅羅國。

阿點婆翅羅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阿點婆翅羅國

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阿點婆翅羅國。西印度境 周五千餘里。國大都城號「朅。」《濕伐羅》,周三十餘里, 僻在西境。臨《信度》河,鄰大海濱。屋宇莊嚴,多有珍寶。 近無君長,統屬《信度》國。地下濕,土斥鹵穢,草荒茂,疇 壟少墾。穀稼雖備,菽麥特豐。氣序微寒,風飆勁烈。宜 牛羊。駝、騾畜之類。人性暴急,不好習學,語言微異 中印度。其俗淳質,敬崇三寶。伽藍八十餘所,僧徒五 千餘人,多學小乘正量部法。天祠十所,多是塗灰外 道之所居止。城中有大自在天祠,祠宇雕飾,天像靈 鑒,塗灰外道遊舍其中。在昔如來頗遊此國,說法度 人,導凡利俗,故無憂王「于聖跡處建六窣堵波焉。從 此西行」減二千里,至狼揭羅國。

狼揭羅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狼揭羅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迦摩縷波南歷 三十二種,有狼揭羅者,地大數千里,其君治窣菟黎 濕伐羅城。」

按《大唐西域記》。狼揭羅國。西印度境東西南北各數千里。 國大都城周三十餘里,號窣菟黎濕伐羅。土地沃潤, 稼穡滋盛。氣序風俗,同阿點婆翅羅國。居人殷盛,多 諸珍寶。臨大海濱,入西女國之路也。無大君長,據川 自立,不相承命。役屬波剌斯國,文字大同印度,語言 少異,衺正兼信。伽藍百餘所,僧徒六千餘人,大小二 乘,兼功習學。天祠數百所,塗灰外道其徒極眾。城中 有「大自在天祠。」莊嚴壯麗。塗灰外道之所宗事。自此 西北至波剌斯國。波剌斯國已見晉時由波剌斯至臂多勢羅

臂多勢羅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臂多勢羅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西域傳》:「拂菻西南際海 島,又有臂多、勢羅四種,西北踰大山廣川,歷小城,聚 行二千里,即謝䫻也。」 按《大唐西域記》,臂多勢羅國。西印度境周三千餘里。國大 都城周二十餘里。居人殷盛。無大君長,役屬信度國。 土地沙鹵,寒風凄勁,多菽麥,少花果,而風俗獷暴,語 異中印度,不好學藝,然知淳信。伽藍五十餘所,僧徒 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二十餘所,並塗 灰外道也。城北十五六里,大林中有窣堵波,高數百 尺,無憂王所建也。中有舍利,時放光明,是如來昔作 仙人為國王所害之處。此東不遠有故伽藍,是昔大 迦多延那大阿羅漢之所建立。其傍則有過去四佛 座及經行遺跡之處,建窣堵波以為旌表。從此東北 行三百餘里,至阿軬荼國。

阿軬茶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阿軬荼國

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阿軬荼國。西印度境周二 千四五百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無大君長,役屬 信度國。土宜稼穡,菽麥特豐,花果少,草木疏。氣序風 寒,人性獷烈。言辭樸質,不尚學業,然于三寶,守心淳 信。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多學小乘正量部 法。天祠五所,並塗灰外道也。城東北不遠大竹林中 伽藍餘址是如來昔於此處,聽諸苾芻著亟縛履。唐言 靴傍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也。基雖傾陷,尚高百餘 尺。其傍精舍有青石立佛像,每至齋日,或放神光。次 南八百餘步林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如來 昔日止此,夜寒乃以三衣重覆。至明旦開,諸苾芻著 複衲衣。此林之中有佛經行之處。又有諸窣堵波,鱗 次相望,並過去四佛坐處也。其窣堵波中有如來髮、 爪,每至齋日,多放光明。從此東北行九百餘里,至《伐 剌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