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6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輟耕錄》:「杭州荐橋側首,有高樓八間,俗謂八間樓,皆 富寔回回所居。一日娶婦,其昏禮絕與中國殊,雖伯 叔姊妹有所不顧。街巷之人,肩摩踵接,咸來窺視,至 有攀緣簷闌窗牖者,踏翻樓屋,賓主婿婦咸死,此亦 一大怪」事也。郡人王梅谷戲作《下火文》云:「賓主滿堂 歡,閭里盈門看。洞房。忽崩摧,喜樂成禍患。壓落瓦碎 兮倒落沙泥,彆都釘析兮木屑飛揚。玉山摧坦腹之 郎,金谷墜落花之相。難以乘龍兮魄散魂消,不能跨 鳳兮著斷骨折。氁絲脫兮塵土昏,頭袖碎兮珠翠黯。 壓倒象鼻塌,不見貓睛亮。嗚呼!守白頭,未及一朝賞, 黃花卻在半餉移廚。聚景園中歇馬,飛來峰上,阿喇 一聲絕無聞。哀哉!樹倒胡孫散,阿老瓦、倒剌沙,別都 丁,木偰非」,皆回回小名,故借音及之。象鼻,貓睛,其貌; 氁絲頭袖,其服色也;「阿剌」,其語也。聚景園,回回叢冢 在焉。「飛來峰」,猿猴來往之處。

《零陵總說》:「回鶻常與摩尼議政,故京師為之立寺。其 法,日晚乃食敬水,而茹葷不飲乳酪。其大摩尼,數年 一易,往來中國,小者年轉江嶺西市。」

《廣東通志》:日南徼外占城以至西域默德那國,其教 專以事天為本,而無像設。其經有十三藏,凡三千六 百餘卷。其書體旁行,有篆、草、楷三法,今西洋諸國皆 用之。又有陰陽星曆之類。其地雖接天竺,而與佛異 俗重殺非同類。殺者不食,不食豕肉,謂之「回回色目 教門。」今懷聖寺有番塔,創自唐時,輪囷直上,凡十六 丈五尺,每日禮拜者是也。然亦有占城諸國人雜其 間,多蒲及海姓,漸與華人結姻,或取科第。宋余靖嘗 言:越、臺之下,胡賈雜居。岳珂《桯史》則謂為番禺海獠 云。《桯史》:番禺有海獠雜居,其最豪者蒲姓,號曰番人, 本占城之貴人也。既浮海而遇風濤,憚于反復,乃請 于其主,願留中國以通往來之貨。主許焉,舶事實賴 給其家。歲益久,定居城中,屋室少,侈靡踰禁。使者方 務招徠,以阜國計,且以其非吾人,不之問。故其宏麗 奇偉益張而大,富盛甲一時。紹熙壬子,先君帥廣,余 年甫十歲,嘗游焉,今尚識其故處,層樓傑觀,晃蕩綿 亙,不能悉舉矣。然稍異而可紀者亦不一,因錄之以 示傳奇。獠性尚鬼而好潔,平居終日相與膜拜祈福。 有堂焉,以記名,如中國之佛,而實無像設,稱謂聱牙, 亦莫能曉,竟不知何神也。堂中有碑,高袤數丈,上皆 刻異書如篆籀,是為像主。拜者皆跪嚮之,旦輒會食, 不置匕箸,用金銀為巨槽,合鮭炙粱米為一,灑以薔 露,散以冰腦,坐者皆置右手于褥下不用,曰:「此為觸 手,惟以溷而已。」群以左手攫取,飽而滌之,復入于堂 以謝。居無溲匽,有樓高百餘尺,下瞰通流,謁者登之, 以中金為版,施機蔽其下,奏廁,鏗然有聲。樓上雕鏤 金碧,莫可名狀。有池亭,池方廣數丈,亦以中金通甃 制為甲葉,而鱗次,全類今州郡公宴燎箱之為而大 之,凡用鏗數萬。中堂有四柱,皆沉水香,高貫于棟。 曲房便榭,不論常有四柱,欲羾于朝。舶司以其非嘗 有,恐後莫致,不之許,亦臥廡下。後有窣堵波,高雲表, 式度不比宅。塔環以甓為大址,纍而增之,外圜而加 灰飾,望之如銀筆。下有一門,拾級以上,由其中而圜 轉焉,如旋螺,外不復見。其梯磴,每數拾級啟一竇。歲 四五月,舶將來,群獠入于塔,出于竇,啁哳號呼,以祈 南風,亦輒有驗。絕頂有金雞甚鉅,以代相輪,今亡其 一足。聞諸廣人,其始前一足。雷朝宗還時,為盜所取, 跡捕無有。會市有窶人,鬻精金,執而訊之,良是。問其 所以致,曰:「獠家素嚴,人莫闖其藩。予棲梁上,三宿而 至。塔裹麨糧隱于顛,晝伏夜緣,以鋼鐵為錯,斷而」懷 之,重不可多致,故止得其一足。又問其所以下,曰:「予 之登也,挾二雨,蓋去其柄。既得之,因天風鼓以為翼, 乃墜平地,無傷也。盜雖得,而其足卒不能補,以至今。」 他日郡以歲事勞宴之,迎導甚設,家人帷觀,今亦在。 見其揮金如糞土,輿皂無遺,珠璣香貝,狼籍坐上,以 示侈。帷人曰:「此其常也。」後三日,以合薦酒饌,燒羊以 謝大獠,曰:「如例。」龍麝撲鼻,奇味不知,名皆可食,迥無 同槽故態。羊亦珍皮,色如黃金,酒醇而甘,幾與厓蜜 無辨。獨好作河魚疾,以腦多而性寒故也。余後北歸, 見藤守王君興翁諸郎,言其富已不如曩月池匽皆 廢云。

《日知錄》:大抵外國之音,皆無正字,唐之吐蕃,即今之 土魯番是也。唐之回紇,即今之回回是也。《唐書》:回紇 一名回鶻。《元史》有畏兀兒部,畏即回,兀即鶻也。其曰 回回者,亦回鶻之轉聲也。遼史天祚紀有回回國王 元史太祖紀以回鶻回 回為二國恐非其曰《畏吾兒》者,又《畏兀兒》之轉聲也。冊府元龜按國 史敘鐵勒種類云伊吾以西焉耆以北有契弊烏護紇骨等部契弊則契苾也烏護則烏紇也後為回鶻 紇骨則紇扢斯也轉為黠戛斯蓋夷音有緩急即傳譯語不同《大明會典》:「哈密,古伊 吾廬地也。在燉煌北大磧外,為西域諸番往來要路。 其國部落與回回、畏兀兒三種雜居。」則回回與畏兀 兒又為二種矣。鄭所南心史畏吾兒乃韃靼為父回回為毋者也自唐會昌 中,回紇衰弱,降幽州者前後三萬餘人,皆散隸諸道, 始雜居于中華,而不變其本俗。杜子美《留花門》詩:「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