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4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征諸將擊破蕭道成游擊將軍桓康於淮陽。道成豫 州刺史垣崇祖寇下蔡,昌𥟖王馮熙擊破之。假梁郡 王嘉大破道成將,俘獲三萬餘口送京師。三月辛酉 朔,車駕幸肆州。癸亥,講武於雲水之陽,所經考察,守 宰加以黜陟。己巳,車駕還宮。詔曰:「法秀妖詐亂常,妄 說符瑞,蘭臺御史張求等一百餘人,招結奴隸,謀為 大逆,有司科以族誅,誠合刑憲。且矜愚重命,猶所弗 忍。其五族者降止同祖,三族止一門,門誅止身。」夏四 月己亥,行幸方山,建永固石室於山上,立碑於石室 之庭,又銘《太皇太后終制》于金冊,又起鑒元殿。壬子, 以南俘萬餘口班賜群臣。甲寅,詔曰:「時雨不霑,春苗 萎悴。諸有骸骨之處,皆敕埋藏,勿令露見。有神祗之 所,悉可禱祈。」任城王雲薨。五月庚申朔,詔曰:「迺者邊 兵屢動,勞役未息,百姓因之,輕陷刑網。獄訟煩興,四 民失業,朕每念之,用傷懷抱。農時要月,民須肆力。其 敕天下,勿使有留獄久囚。」壬戌,鄧至國遣使朝貢。庚 午,青州主簿崔次恩聚眾謀叛,州軍擊之,次恩走郁 洲。六月甲辰,中山王叡薨。戊午,封皇叔簡為齊郡王, 猛為「安豐王。」秋七月甲子,蕭道成遣使朝貢。辛酉,蠕 蠕別帥他稽率眾內附。甲戌,班乞養雜戶及《戶籍》之 制五條。九月庚午,閱武於南郊,大饗群臣。蕭道成使 車僧朗以班在劉準使殷靈誕之後,辭不就席。劉準 降人解奉君刃僧朗於會中。詔誅奉君等。乙亥,封昌 𥟖王馮熙世子誕為南平王。兗州斬司馬朗之,傳首 京師。冬十月癸卯,《蠕蠕》國遣使朝貢。十有二月癸巳, 詔「以州鎮十二民飢,開倉賑恤。」

六年春正月甲戌,大赦天下。二月辛卯,詔曰:「靈丘郡 土既褊塉,又諸州路衝,官私所經,供費非一。往年巡 行,見其勞瘁,可復民租調十五年。」癸巳,白蘭王吐谷 渾翼世以誣罔伏誅。乙未,詔曰:「蕭道成逆亂江淮,戎 旗頻舉。七州之民,既有征運之勞,深乖輕徭之義,朕 甚愍之。其復常調三年。」戊申,地豆于國遣使朝貢。癸 丑,賜王公已下清勤著稱者穀帛有差。三月庚辰,行 幸虎圈。詔曰:「虎狼猛暴,食肉殘生,取捕之日,每多傷 害,既無所益,損費良多。從今勿復捕貢。」辛巳,幸武州 山石窟寺,賜貧老者衣服。壬午,幸方山。是月,蕭道成 死,子賾僭立。夏四月甲辰,賜畿內鰥寡孤獨不能自 存者粟帛有差。六月,蠕蠕國遣使朝貢。秋七月,發州 郡五萬人治靈丘道。八月癸未朔,分遣大使巡行天 下,遭水之處,丐民租賦,貧儉不自存者賜以粟帛。庚 子,罷山澤之禁。九月辛酉,以氐楊後起為武都王。冬 十有一月乙卯,吐谷渾國遣使朝貢。十有二月丁亥, 詔曰:「朕以寡薄,政缺平和,不能仰輯緯象,蠲茲六沴。 去秋淫雨,洪水為災,百姓嗷然,朕用嗟愍。故遣使者, 循方賑恤。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於取辦,愛毛反 裘,甚無謂也。今課督未入,及將來租筭,一以丐之。有 司勉加勸課,以要來穰,稱朕意焉。」

七年春正月庚申,詔曰:「朕每思知百姓之所疾苦,以 增修寬政,而明不燭遠,實有缺焉,故具問守宰苛虐 之狀於州郡使者。秀孝計掾而對多不實,甚乖朕虛 求之意。宜案以大辟,明罔上必誅。然情猶未忍,可恕 罪聽歸。申下天下,使知後犯無恕。」丁卯,詔青、齊、光、東 徐四州之民戶,運倉粟二十萬石,送瑕丘、琅邪,復租 筭一年。三月甲戌,以冀、定二州民飢,詔郡縣為粥於 路以食之,又弛關津之禁,任其去來。夏四月庚子,幸 崞山,賜所過鰥寡不能自存者衣服粟帛。壬寅,車駕 還宮。閏月癸丑,皇子生,大赦天下。五月戊寅朔,幸武 州山石窟佛寺。六月,定州上言,「為粥給飢人,所活九 十四萬七千餘口。」秋七月丁丑,帝、太皇太后幸神淵 池。甲申,幸方山。詔假員外散騎常侍李彪、員外郎蘭 英使於蕭賾。濟南王羅拔改封趙郡王。九月壬寅,詔 曰:「朕承祖宗,夙夜惟懼。然聽政之際,猶慮未周,至於 案文審獄,思聞己過。自今群官奏事,當獻可替否,無 或面從,俾朕之過,彰於遠近。」冀州上言,為粥給飢民, 所活七十五萬一千七百餘口。冬十月戊午,皇信堂 成。十有一月辛丑,蕭賾遣使朝貢。十有二月癸丑,詔 曰:「淳風行於上古,禮化用乎近葉。是以夏殷不嫌一 族之婚,周世始絕同姓之娶,斯皆教隨時設,治因事 改者也。皇運初基,中原未混,撥亂經綸,日不暇給,古 風遺樸,未遑釐改,後遂因循,迄茲莫變。朕屬百年之 期,當後仁之政。思易質舊,式昭惟新。自今悉禁絕之, 有犯以不道論。」庚午,開林慮山禁,與民共之。詔以州 鎮十三民飢,開倉賑恤。

八年春正月,詔隴西公元琛、尚書陸叡為東西二道 大使,褒善罰惡。二月,蠕蠕國遣使朝獻。夏四月甲寅, 幸方山。戊午,車駕還宮。庚申,行幸旋鴻池,遂幸崞山。 丁卯,還宮。五月己卯,詔賑賜河南七州戍兵。甲申,詔 員外散騎常侍李彪、員外郎蘭英使於蕭賾。六月丁 卯,詔曰:「置官班祿,行之尚矣。《周禮》有食祿之典,二漢」 著受俸之秩,逮于魏、晉,莫不聿稽往憲,以經綸治道。 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絕,先朝因循,未遑釐改。朕永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