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6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節度使張獻誠加檢校工部尚書。以前太子少保 王璵為太子少師,前袁州刺史李遵為太子少保,聽 朝朔朢。二月甲子夜,雷霆震擊。丁丑,內出宮女千人、 品官六百人守洛陽宮。戊寅,党項羌寇富平,焚定陵 寢殿。庚辰,儀王璲薨,諸陵署復隸太常寺。戊子,河西 党項、永定等十二州部落內屬,請置宜、芳等十五州, 許之。三月壬辰朔,詔「左僕射裴冕、右僕射郭英乂、太 子少傅裴遵慶檢校太子少保白志貞、太子詹事臧 希讓、左散騎常侍暢璀、檢校刑部尚書王昂、高昇、檢 校工部尚書崔渙、吏部侍郎李季卿王延」昌、禮部侍 郎賈至、涇王傅吳令瑤等十三人,並集賢院待詔。上 以勳臣罷節制者,京師無職事,乃合於禁門書院,間 以文儒公卿,寵之也。仍特給飧本錢三千貫。庚子夜, 降霜,水有冰。歲饑,米斗千錢,諸穀皆貴。丙午,鳳翔李 抱玉讓司徒,從之,授左僕射、同平章事。庚戌,吐蕃請 和。詔「宰臣元載、杜鴻漸與」蕃使同盟于興唐寺。辛亥, 大風㧞木。是春,大旱,京師米貴,斛至萬錢。夏四月己 巳乃雨。戊子,太保致仕苗晉卿薨。庚寅,劍南節度使、 檢校吏部尚書嚴武卒。五月癸丑,以尚書右僕射、定 襄郡王郭英乂為成都尹、御史大夫,充劎南節度使。 是月,麥稔。判度支第五琦奏請「十畝稅一畝,效古什 一而徵」,從之。六月癸亥,吏部尚書李峴南選迴至江 陵,貶衢州刺史。自春無雷,至此月甲申,大風而雷。代 州置代北軍,平州置柳城,析通州石鼓縣置巴渠縣。 秋七月辛卯朔,淄青節度使侯希逸為副將李懷玉 所逐。制以鄭王邈為平盧、淄青節度大使,令懷玉權 知留後事。以久旱,遣近臣分錄京城諸獄繫囚。甲午, 昇平公主出降駙馬都尉郭曖。庚子,雨。時久旱,京師 米斗一千四百,他穀食稱是。八月乙亥,河南道副元 帥、涇原節度使馬璘封扶風郡王。九月辛卯,太白經 天。丁酉,僕固懷恩死于靈州之鳴沙縣。時懷恩誘吐 蕃數十萬寇邠州,客將尚品息贊、磨尚悉東贊等寇 奉天、醴泉。党項羌、渾奴刺寇同州及奉天,逼鳳翔府 盩厔縣,京師戒嚴。時以星變,羌人入寇,內出《仁王佛 經》兩轝,付資聖、西明二佛寺,置百尺高座講之。及寇 逼京畿,方罷講。己酉,郭子儀自河中至,進屯涇陽,李 忠臣屯東渭橋,李光進屯雲陽,馬璘、郝玉屯便橋,駱 奉仙、李伯越屯盩厔,李抱玉屯鳳翔,周智光屯同州, 杜冕屯坊州,上親率六軍屯苑內。庚戌,下詔親征。內 官魚朝恩上言,「請括私馬。」京城男子悉單衣團結,塞 京城二門之下。士庶大駭,有踰垣鑿竇出城者,吏不 能禁。自丙午至甲寅,大雨,平地水流。丁巳,吐蕃大掠 京畿男女數萬計,焚廬舍而去。同華節度周智光以 兵追擊于澄城,破賊萬計。冬十月己未,復講《仁王經》 於資聖寺。吐蕃至邠州,與迴紇相遇,復合從入寇。辛 酉,逼奉天。癸亥,党項攻同州,焚州民廬舍。丁丑,郭子 儀說諭迴紇,令與吐蕃疑貳。庚辰,子儀先鋒將白元 光合迴紇軍擊吐蕃之眾於靈臺縣之西原,斬首五 萬級,俘獲人畜凡三百里不絕。辛巳,京師解嚴。壬午, 僕固懷恩大將僕固名臣以千騎來降。詔稅百官錢, 市絹十萬以賞迴紇。乙酉,迴紇首領胡祿都督來朝。 癸卯,朔方將李迴方奏收靈武郡。丁亥,分宣、饒、歙戶 口,於秋浦縣置池州,分信州弋陽置貴溪縣。閏十月 辛卯,以京兆少尹黎幹為京兆尹。丙午,封朔方大將 孫守亮等九人為異姓王,李國臣等十三人為同姓 王。丁亥,百寮上表,以「軍興急於糧餉,請納職田以助 費」,從之。戊申,進封渭北節度使李光進為「武威郡王。」 以刑部侍郎路嗣恭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靈 州大都督府長史,充關內副元帥,兼知朔方節度等 使。劍南節度使郭英乂為其檢校西川兵馬使崔旴 所殺。卭州柏茂林、瀘州楊子琳、劎南李昌巙皆起兵 討旴。蜀中亂。十一月,宰臣河南都統王縉請減諸道 軍資錢四十萬貫,修洛陽宮,從之。十二月己酉,敕:「如 聞諸州承本道節度、觀察使牒,科役百姓,致戶口彫 敝。此後委轉運使察訪以聞。」

二年春正月丁巳朔,大雪,平地二尺。壬申,減子孫襲 實封者半租,永為常式。乙酉,制:「治道同歸,師氏為上。 化人成俗,必務于學,俊造之士,皆從此途。國之貴遊, 罔不受業。修文行忠信之教,崇祇庸孝友之德,盡其 師道,乃謂成人。然後揚于王庭,敷以政事,徵之以理, 任之以官,寘於周行,莫匪邦彥,樂得賢也,其在茲乎!」 朕志承理體,尤重儒術,先王設教,敢不虔行。頃以邊 境多虞,急於經略,太學空設,諸生蓋寡。絃誦之地,寂 寥無聲;函丈之間,殆將不掃。上庠及此,甚用憫焉。今 㝢縣人寧,文武並備,方投戈而講藝,俾釋菜以行禮, 使四科咸進,六藝復興,神人以和,風化寖美,日用此 道,將無間然。其諸道節度觀察都防「禦等使,朕之腹 心,久鎮方面,眷其子弟,為奉義方,修德立身,是資藝 業。恐干戈之後,學校尚微,僻居遠方,無所咨稟,負經 來學,宜集京師。其宰相朝官六軍諸將子弟,欲得習 學,可並補國子學生。其中身雖有官,欲附學讀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