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1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國王王愖招珍島餘黨之在耽羅者。六月庚子朔,日

有食之。宋嘉定安撫使昝萬壽以城降,賜名順。癸卯, 遣兩浙大都督范文虎持詔往諭安豐、壽州、招信、五 河等處鎮戍官吏軍民。遣刑部侍郎伯朮諭朱祀孫, 「以年老多病,不任朝謁,權留大都,無自疑懼。」諭廉希 憲等,「元沒青陽夢炎、李湜家貲如籍還之」,併徙其家 赴都。甲辰,以萬戶阿剌罕為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獲 知開州張章,赦其罪。章二子柱、楫先來降,以其子故, 免死。敕:「失里伯、史樞率襄陽熟券軍二千,獵戶丁壯 二千,同范文虎招安豐軍,各賜馬十匹。其故嘗從丞 相史天澤者十九人,願宣勞軍中,令從樞以行。」戊申, 簽平陽、西京、延安等路達「魯花赤弟男為軍。」辛亥,賞 諸王兀魯所部獲功建都者三十五人,銀鈔有差。定 兀魯衛士人各馬二匹,從者一匹。敕淮東元帥府發 兵及鄂州戍兵,與李璮舊部曲,并前河南已簽軍萬 人後免為民者,復籍為兵,並付行中書省。戊午,詔遣 使招諭宋四川制置趙定應,比者畢再興、青陽夢炎 赴闕,面陳蜀閫事宜,奏「請緩師,令自納款,姑從所請。 今遣再興宣布大信,若能順時達變,可保富貴,毋為 塗炭生靈,自貽後悔。」庚申,遣重慶府招討使畢再興 持詔招諭宋合州節度張玨、江安,潼川安撫張朝宗、 涪州觀察陽立、梁山軍防禦馬壄。辛酉,宋潼川安撫 使、知江安州梅應春以城降。乙丑,以漣、海新附丁順 等括船千艘,送淮東都元帥府。丙寅,宋揚州都統姜 才、副將張林,步騎二萬人,乘夜攻楊子橋木柵,守柵 萬戶史弼來告急,阿朮自瓜洲以兵赴之,詰旦,至柵 下。才軍夾水為陣,阿朮麾騎兵渡水擊之,陣堅不動, 阿朮軍引卻。才軍來逼,我軍與力戰,才軍遂走。阿朮 麾步騎並進,大敗之,才僅以身免,生擒張林,斬首萬 八千級。戊辰,敕塔出率阿塔海、也速帶兒兩軍赴漣 水,以孫攤為耽羅國達魯花赤。罷山東經略司。秋七 月庚午朔,阿朮集行省諸翼萬戶兵船于瓜洲,阿塔 海、董文炳集行院諸翼萬戶兵船于西津渡。宋沿江 制置使趙溍、樞密都承旨張世傑、知泰州孫虎臣等 陳舟師于焦山南北。阿朮分遣萬戶張弘範等以拔 都兵船千艘,西掠珠金沙。辛未,阿朮、阿塔海登南岸 石公山,指授諸軍。水軍萬戶劉琛循江南岸,東趣夾 灘,繞出敵後。董文炳直抵焦山南麓,以掎其右,招討 使劉國傑趣其左,萬戶忽剌出擣其中,張弘範自上 流繼至,趣焦山之北,大戰,自辰至午,呼聲震天地,乘 風以火箭射其篛蓬,宋師大敗,世傑、虎臣等皆遁走, 追至圌山,獲黃鵠、白鷂船數百艘,宋人自是不復能 軍。翌日,宋平江都統劉師勇、殿帥張彥以兩浙制司 軍至呂城,復為阿塔海行院兵所敗。壬申,簽雲南落 落、蒲納烘等處軍萬人隸行中書省。癸酉,太白犯井。 詔取荼罕章未附種落。丁丑,立衛州至楊村水驛五。 己卯,增置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以蔡州驛蒙古 軍四百隸阿里海牙,漢軍六百從萬戶宋都帶赴江 西。壬午,遣使招宋淮安安撫使朱煥。癸未,詔遣使江 南搜訪儒、醫、僧、道、陰陽人等。敕左丞相伯顏率諸將 直趣臨安。右丞阿里海牙取湖南,蒙古萬戶宋都帶, 漢軍萬戶武秀、張榮實、李恆兵部尚書呂師夔行都 元帥府。取江西。罷淮西行樞密院,以右丞阿塔海、參 政董文炳同署行中書省事。辛卯,太陰犯畢。甲午,遣 使持詔招諭宋李庭芝及夏貴。以伯顏為中書右丞 相,阿朮為中書左丞相。八月己亥,免北京、西京、陝西 等路今歲絲銀。癸卯,伯顏陛辭南行,奉詔諭「宋君臣 相率來附,則趙氏族屬可保無虞,宗廟悉許如故。」授 故奉使大理王君侯子如珪正八品官。己未,升任城 縣為濟州。辛酉,車駕至自上都。丙寅,高麗王王愖遣 其樞密副使許珙、將軍趙珪來賀聖誕節。九月己巳, 太白犯少民。庚午,阿合馬等以軍興國用不足,請復 立都轉運司九,量增課程元額,鼓鑄鐵器,官為局賣。 禁私造銅器。乙亥,賞清河新城戰士及死事者銀千 兩、鈔百錠。賜西平王所部鴨城戍兵人馬三匹。丁丑, 以襄陽官牛五千八百賜貧民,弛河南鬻馬之禁。賜 東西川屯戍蒙古軍糧鈔有差。戊寅,諭太常卿合丹: 「去冬享太宮,敕牲無用牛,今其復之。」己卯,太白犯太 微西垣上將。壬午,阿朮築灣頭堡。乙酉,罷襄陽統軍 司。甲午,宋揚州都統姜才將步騎萬五千人攻灣頭 堡,阿朮、阿塔海擊敗之。賞淮安招討使乞里迷失及 有功將士錦衣、銀鈔有差。丙申,以玉昔帖木兒為御 史大夫。括江南諸郡書版及臨安祕書省《乾坤寶典》 等書。冬十月戊戌朔,享於太廟。辛丑,弛北京義、錦等 處獵禁。癸丑,太陰犯畢。十一月丁卯,阿里海牙以軍 攻潭州。乙亥,伯顏分軍為三,趣臨安。阿剌罕率步騎 自建康、四安、廣德以出獨松嶺,董文炳率舟師循海 趣許浦、澉浦以至浙江。伯顏、阿塔海由中道,節度諸 軍,期並會于臨安。丙子,宋權融、宜、欽三州總管岑從 毅、沿邊巡檢使、廣西節制軍馬李維屏等詣雲南行 中書省降。丁丑,阿合馬奏「立諸路轉運司,凡十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