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治家持身之道,恐其言久易忘,刻書摹本分賜之。翰 林諸臣奏事畢,賜坐,從容問曰:「卿等知朕訓民意乎?」 王禕對曰:「三代而下,人主知政不知教。自古帝王身 兼君師,陛下訓民,天下師也。」詔曰:「朕考嶽鎮海瀆之 封,起自唐世,崇名美號,歷代彌隆。夫是皆高山廣水, 自天地開闢至」今,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必皆受命上 帝,幽微莫測,豈國家封號可加,忠臣烈士可以加矣? 亦惟當時為宜。夫《禮》,明神人,正名分者也。今依古定 制,皆以其神稱府州縣城隍,第稱其府州縣城隍之 神。歷代忠臣烈士,如其當時名爵,後世稱諡,皆與革 去,惟孔子如舊。天下神祠不應祀典者,有司毋祭。《制》 曰:「古者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山川,大夫士庶,各有所 宜。普天之下,民庶繁多,人人祈天,瀆僭莫甚。民間合 祭之神,禮部定議之。」定五等勳爵。左副將軍李文忠 來奏,《永昌捷》諡元主曰「順帝」,命故元臣毋賀。頃之,中 書省臣進《牓諭》之文,上曰:「元處朔漠,君夏百年,朕與 卿等父母,皆賴生養,天訖其終,於朕何與?捷音誇詆, 非所以示四方,速改之已」,中書省臣請以買的里八 剌為俘,上曰:「武王克殷,有之否?」對曰:「遠不能知,唐太 宗行之矣。」上曰:「以待王世充,恐不加隋孫子。其令服 本服以朝,朝畢,賜中國衣冠。母妃朝中宮亦如之,毋 陛見。」既朝,賜買的八剌第宅龍光山,封崇禮侯,飲食 居第,命適其土之故。詔曰:「庚申之君不能有元,天也。 其始首禍之徒,欲為王伯,卒皆滅亡,亦天也。朕時年 二十有四,盤桓求生而已,不謂遂有天下。維元遺孽, 時犯邊場,勞我師旅。今年五月十有六日,左副將軍 李文忠兵至應昌,庚申君已殂獲其嫡孫,以禮送至 中書。省臣請俘,朕心不忍。朕本元民,天下之亂,實非 朕致。今定四海,與之休息,亦非朕能,皆天也。於戲!君 舟民水,載覆不常,敢不畏哉!」立義塚,聽蘇、松、杭、嘉、湖 五郡民徙臨濠耕種。七月,《續修元史》成。

是役也,學士宋濂,待制王禕,總裁編摩之臣則趙壎、朱右、貝瓊、朱伯清、王廉、王彝、張孟兼、高遜志、李汶、張宣、張簡、杜寅、殷弼。

立亭午門外,凡政事可式及詔令善者,書而鐫之碑。 天下學識篤行之士,應詔送至尚書,考最,得十八人。 其日,太史奏星象文明之祥,上曰:「此唐太宗一代之 選,朕得之。」一日皆以為御史。中書省左丞楊憲以罪 伏誅。八月,定官民房舍、車輿、器用、衣服之制,改應天 府知府為府尹。上曰:「中原爭鬥,白骨在野,中書省其 遣人循歷水陸收瘞之。」九月,《大明集禮書》成。十月,敕 臺省延聘儒士,番直午門,與諸將講說經史。上朝退, 見二內史靴而行,雨中,杖責之曰:「皆民力也,暴殄若 是!」因敕百官朝而遇雨雪,衣雨衣。十一月,徐達、李文 忠等班師還京,車駕出勞於江上,達等奉車駕還宮, 明率諸將上《平沙漠表》,群臣皆賀。告《武成》於郊廟。丙 申,大封功臣。上曰:「朕論功行賞,皆倣古帝王,籌之二 年,以征討未暇,故至今。今爵賞次第,皆朕自定。若御 史大夫湯和,朕里閈,結髮相從,功屢最,然嗜酒妄殺, 不繇法度;趙庸從李文忠取應昌,功不細,而私其奴 婢,廢國法;廖永忠戰鄱陽,奮勇忘軀,朕親見之,奇男 子也。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僉都督郭子興不 奉主將命,不守紀律,雖勞不足準,四人封為侯;平章 李文忠,總兵應昌,逐前元太子,獲其皇孫,妃嬪重寶, 悉歸功最大;御史大夫鄧愈,幼相從任使,屢挫抑無 怨,二人宜列公;左丞相善長,雖無汗馬勞,事朕久,給 軍不乏;右丞相徐達,朕同里,從征,自起兵時功最高。 二人已公,宜進封大國,餘悉據功定封,公無私,如不 酬,稱廷論之無後言。」皆頓首悅服,遂班爵行賞。封公 者六人:李善長韓國公,徐達魏國公,故常遇春,子茂 鄭國公,李文忠曹國公,馮勝宋國公,鄧愈衛國公。封 侯者二十八人:湯和中山侯,鄭遇春滎陽侯,費聚平 涼侯,吳良江陰侯,吳禎靖海侯,趙庸南雄侯廖永忠, 德慶侯俞通源,南安侯華高,廣德侯楊璟,營陽侯康 《茂才》、子鐸,蘄春侯唐勝宗,延安侯陸長亨,吉安侯周 德興,江夏侯華雲龍,淮安侯顧時,濟寧侯耿炳文,長 興侯陳德,臨江侯郭子興,鞏昌侯王志,六安侯朱亮 祖,永嘉侯傅友德,潁川侯胡美,豫章侯韓政,東平侯 黃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寧侯梅思祖、汝南侯陸聚、河 南侯,將校軍士皆行賞有差。丁酉,詔曰:「朕本農夫,托 身緇流,遇時多艱,入於行伍,觀群雄之無律,遂率眾 以渡江。東征西討,幾二十年,荷天地祖宗之靈,山川 百神之助,遂致強殞弱服,華夏一統,其何以答?諸將 六軍,委身暴露之艱,薄取輕收,非古人中正道;厚斂 以重賞,則損於民。是用倉庫錢糧,均其等第,以謝軍 士;崇爵祿,頒金幣,以勞功臣。昭告中外,咸使聞知。」戊 戌,大宴,宴罷,上曰:「創業之謀,與卿等勞心苦力,艱難 多矣。艱難得之,當艱難守之。朕今不敢逸,卿等亦不 可忘前事。」明入謝。上退,御華蓋殿,賜坐,從容歸功諸 將。達等稽首曰:「臣等起畎畝,從陛下,每奉成算,如指 諸掌,事定不爽毫分。天錫陛下聖智,非臣等能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