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2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少聰敏者讀書文華、武英二堂,謂之小秀才。至是, 並命為御史。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詔百官聞父喪 者,不待報即解官。命李文忠為征鹵左副將軍,顧時 為左副副將軍,整搠軍馬於北平。十月,上謂中書省 臣曰:「古人立賢無方。《孟子》曰:『有恆產者有恆心』。今郡 縣富民多有素行端潔,通達時務者,有司審擇之。」遂 命戶部第民租之上者,下其姓名,諸道訪覈以聞。命 太子、諸王出游中都,以講武事。是年,劉基卒。

九年正月丙辰朔,取有罪官吏謫鳳陽屯田者五百 餘人,命中書量用之。三月,詔曰:「朕建都江左,于今九 年。西征燉煌,北討沙漠,需軍甲仗,皆資山、陜。且外有 轉運之艱,而內有秦、晉二府宮殿之役,民勞未息,比 稽儲蓄,已有餘矣。夏秋稅糧,其盡蠲之。河南、福建、江 浙、北平、湖廣及直隸、揚、淮安、池、安慶、徽亦與豁免。」五 月,以宮殿匠作有乘危負重不幸死者,令工部給槥 櫝,國子生送致其家,賜鈔以葬,蠲其家徭役三年,復 為文遣祭之。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重 建奉先殿成。七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八月,遣視歷代 帝王陵寢,禁樵牧。百步內設守陵戶二人,摧崩者封 培之,三年一遣祭。諸郡邑所祀忠臣烈士祠宇不治 者時葺焉。分遣國子生修岳鎮海瀆祠宇,賜巾衣靴 襪,所至齋沐行事。九月諭大將軍徐達曰:「七月火星 犯上將,八月金星又犯之。占云:當有奸人刺客隂謀, 事當謹備。可遍諭諸將,雖左右將校,勿令相近。故元 閹宦尤宜防之。」賜福建參政魏鑑、瞿莊璽書曰:「朕觀 自古天下治亂,在君臣能馭與不能馭耳。君者馭臣, 臣者馭吏。夫胥吏小人,何預治亂?吏詐則蠹政,政墮 則民不安,故亂繇此成。朕欲上官馭吏,禮而嚴之法, 奈何貪官?動為下持,莫敢誰何。」丞相奏:「福建兩參政 致極刑於一姦吏,朕聞當哉。唯仁人能好能惡。故往 諭爾,尚終始能其官。」閏九月,詔曰:「《欽天監報》:『五星紊 度,日月相刑,靜居自咎,唯冀臣民,直言朕過。於戲!惟 忠且仁,能鑑斯道』。」十月,新太廟成,詔諸王練兵於鳳 陽。十一月,上與侍臣論及古女寵、宦官、外戚、權臣、藩 鎮、敵國之禍,因曰:「人君不惑聲色,宮闈禁嚴,貴賤有 體,恩不掩義,則無女寵禍。不牽私愛,裁以至公,則無 外戚禍。掃除供給,不假兵權,則無宦寺禍。上下相維, 小大相制,防壅蔽,謹下移,則無權臣禍。修武備,謹邊 防,則無敵國禍。」靖江王守謙之國。乙未,月食而暈。十 二月,頒《建言格式》,序之曰:「嗚呼!為君難,為臣不易,茹 太素是也。朕見災異萬端,特布臣民,許言朕過。既出 逾月,藩臣上書者,山東布政使吳印、參政宋善、閻鈍, 山東按察副使余奎、海州」學正曾秉正,崇信知縣潘 卣,監察御史孫化,海寧縣丞方仲容,福山縣丞徐謙, 山東布政使司簡較傅奎,黃巖縣丞徐季清,安吉衛 軍丘紱,守禦莊浪指揮僉事李景,山西分教國學生 余懋,台州府民鄭士利一十五人,准其言者,印、善、鈍、 奎、秉正、化、奎、景八人,不可行者六人,卣、仲容、謙、季清、 紱、懋假公「營私而罪者,一人鄭士利。」是後近臣刑部 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七千言,言五事,朕命中書郎中 敏立誦之,至六千三百七十言,言不當,朕怒朴之。次 日中夜,朕臥榻上令人復誦,直至萬六千五百言,方 有五事。言僅五百餘而已,而四事可施行。吁,難哉!上 書陳言者,未嘗不為君,君亦常反責臣以難。為臣不 易,至斯而見。故立上書《陳言,式》其繁文過式者罪之。 命大都督府同知沐英馳傳詣闕。陝西至熙河問民 疾苦。上謂中書省臣曰:「元末選法淹弊,選人久守乏 資,則糊口卜醫,使賢者喪所守。今亦聞久客空乏。其 自今選後皆予道里費,有司差品給舟車送之,著為 令。」敕兵部臣曰:「天下衛所軍士,皆四方之人,月給足 自支而已。死亡棺斂曷所出,自今予槥葬之,著為令。」 十年三月,詔官員亡故者,免其家徭役三年,子孫才 可任者聽赴京。敕國子監助教錢宰曰:「爾積學訓士, 士方有矜式,引年而歸,朕甚念焉。」特授文林郎、國子 博士致仕。尚師表一鄉,開誘後進,不愧古者鄉大夫。 上與翰林諸臣論日月五星之行,皆以蔡氏左旋之 說為對。上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蓋《二十八宿經》 也。附天體而不動。日月五星,緯乎天者也。朕自起兵 以來,與善推步者仰觀天象,二十三年矣。嘗於清夜 指一宿為主,太陰居是宿之西,相去丈許,盡一夜,太 陰漸過而東矣。繇此觀之,蓋右旋也。歷家亦嘗論焉。」 五月,誅戶部主事趙乾之稽賑者,曰:「荊、蘄水,朕寢食 不安。乾坐視民,死不在念。」有內侍以久事內廷,泛言 及朝政,即日斥還鄉,終身不齒。六月,令天下臣民言 事,得實封直達御前。命中外政事先啟皇太子,然後 奏聞,曰「使練政。」七月,初置通政使司,以曾秉正為通 政使。八月,屋圜丘為大祀殿,而將合祭焉。改建社稷 於闕右,亦定合祭禮。九月,上謂侍臣曰:「荒君怠主,莫 不藉口無為,孰知無逸乃逸?不則帝舜何曰倦勤,大 禹何曰惜陰,文王何曰不遑食。朕未旦臨朝,晡後還 宮,夜披衣數起,仰觀天象,一星失次,即為憂惕。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