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3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赦免。鈔錢、鹽三法,乃國家財源。胡椒、蘇木俱官吏俸

銀之助,今並沮廢,此何得不憂將來?請自今凡賑濟 逋負之糧,第從緩征。若頒恩詔,則如古者賜明年田 租之法行之。凡諸詭籍,悉令改正。而踏勘災傷,則使 風憲官同軍衛有司訪察勘奏。分巡官使兼理糧草, 巡鹽、巡茶、管屯官使歲滿具報本部,而其原尤在朝 廷務本而節用也。」上曰:「善。務本節用,朕留意焉。」降南 京御馬監太監汪直為奉御。除威寧伯王越名,安置 安陸州。革南京工部尚書戴縉、錦衣衛帶俸指揮劉 綬職,俱原籍為民。命工部右侍郎張頤致仕。復馬文 升、強珍、項忠職,予致仕。命太監懷恩、戶部尚書余子 俊閱視團營官軍,以杜賄賂、買閒應役權要之弊。九 月,妖人王臣伏誅。授吏部聽選監生陳獻章為翰林 院簡討,許歸養雲南木邦宣慰司。下孟密曩罕弄奏 累為木邦所擾,乞別立按撫司,命太監覃平、御史程 宗往撫諭之。乙巳,月食,都察院右都御史李裕、右副 都御史屠滽奏「太監汪直偏信兵部尚書陳鉞、錦衣 衛指揮吳綬,報怨仇良都御史牟俸,坐誣至謫死。」翰 林院侍「講學士汪朝宗亦緣俸親被調遠外。巡視遼 東、兵部侍郎馬文升,巡按御史王宗之、強珍,俱以犯 鉞忤直,謫戍調官。給事中趙良、張善吉,工部主事方 賓,御史沃類、張銳、陳遵毅,按察司副使王齊亦以忤 直官校枉下法司被綬。文致或坐除名,或坐遠調。今 直罪已露,乞復諸臣故職,并賜召還。」上以事已處分, 裕等煩擾,且中有不出直誣者,命陳狀。既上,上又以 其不輸情,命錦衣衛先執首領官鞫之。已,各停俸半 歲。是月也,以傳奉得官者十有餘人,而上林苑監錄 事邵文得出為蘇州府通判,不復以京秩置散地。又 僧錄司右覺義繼曉母故娼家女,得用《孝行》旌。十月, 召朱永還。命右副都御史程宗巡撫雲南。定「《竊盜三 犯罪例》。

時法司以南京有三犯窮盜,移咨處罪者,刑部會議:以「監守自盜,常人盜倉庫錢糧等物,計贓至滿貫者,犯該斬絞罪,雖係雜犯,其情頗重。若三犯前罪,即累惡不悛之人,難依常例處治。其不滿貫,犯該徒流以下罪者,雖至三犯,其情頗輕,特依常例處治。仍乞通行天下。」 奏上,上曰:「著為令。」

封都督趙勝為「昌寧伯。」是月也,以傳奉得官者三十 餘人,而《董紀得》從巡檢為「上海簿」,《于寶得》從致仕知 縣為太常寺少卿。十一月,蘇州府儒學生趙汴等二 十人,俱以罵太監王敬坐罪。是月也,陞太常少卿凌 中為本寺卿,通事序班舍誠至,奪情使辦事。十二月, 以「不雪遣祭告天地社稷山川。」命太常寺帶俸卿趙 玉芝奔喪復任。是月也,以傳奉得官者百六十人。吏 科都給事中王瑞等言:「爵賞,天下公器,帝王所以驅 策群臣、制馭四海者也。祖宗列聖,法古為治,設官分 職,各有定員。自非功德才能,難以倖取。納粟冠帶起 近年,然亦榮身而止。倖竇如逵,騖榮若市。恩典內降, 始第京師藝術之人,今則漸及無庸胥吏矣;武階廕 敘,始第內使,有功之家,今則溢於外方白丁矣。列文 階者,或待選未到,便得授官;或外任雜流,驟遷京職, 除授有司。戴武弁者,世襲錦衣,虛擔伯爵;廝養賤夫, 市井童稚,並得夤緣。」蓋名器之濫,至此已甚。臣等伏 睹英廟復辟之初,懲景泰間倖用者多,率皆斥罷。皇 上臨御之日,察天順「初冒功者眾,一切省除,史冊書 之,天下頌之。伏乞斷自宸衷,悉行革絕。」監察御史張 稷等亦言:「比年以來,末流賤技,參廁卿列,屠狗販繒, 躡踐華貫,靡識一丁,濫班鷺序,不挾半矢,雜詠《兔罝》, 身起布韋,驟登金紫,資淺歲月,累晉秩階。或有父子 同堂而坐,亦有兄弟分署而居。甚至逃軍逃囚易姓 名而冒進;贓官贓吏隱罪過以求榮,一日而有數十 人得官,一署而有數十員帶俸。倖進大開,姦計轉熾, 至有見任視事,外補親民者。末流已極,朝綱何在?伏 望皇上大彰公道,一清仕路,以昭盛世平明之理。」上 是之。命繼今有奏擾希進者,必罪不宥。於是一時被 倖李孜省、董紀、于寶、凌中之徒,或如舊官,或加奪職, 朝市翕快焉。

二十年正月庚寅,京師地震。是日,永平諸府及宣府、 大同、遼東地皆震。宣府裂湧水,天壽山、密雲、古北口、 居庸關一帶城垣、墩臺、驛堡多潰裂,人有壓死者。壬 辰,敕諭文武群臣曰:「朕夙夜政理,治效未著。地震京 師,天戒至矣。齋心滌慮,省愆修德。爾文武群臣,宜各 痛加省改,懋稱厥職,以毗朕志。」監察御史徐鏞、何珖 言:「皇上省躬修德,敕諭群臣罷貢獻,慎獄刑,凡百事 宜條示施行。茲者大禮慶成,故事有宴,乞敕禮部暫 免,以比古先王遇災減膳徹樂之意。」上曰:「此祖宗定 制。鏞、珖不諳大體,錦衣衛其執訊之。」已,俱調為知縣。 遣樂舞生十八人,齎香帛祭嶽鎮海瀆等神。免修理 沙河行殿橋梁工役官軍五千人,停各處燒造磚料, 減雲南歲辦銀課三萬兩,四川五千兩。乙巳,英宗睿 皇帝忌晨,上祭奉先殿,遣祭於裕陵。退朝,顧左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