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3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方面以下,三歲一考,歲有撫、按、監臨,閒從科道糾劾。 惟兩京堂上官不也,即屢經彈奏,率見優容,五品以 下惟十年考察,而居官大約九載為期,又或轉陞、復 除、別改者。乞今兩京五品以下,通行考察,如例黜降。 以後每六年一考,兩京堂上官經彈奏者,悉令自陳 休致,取上裁。罷黜數人,用儆有位。」臣又聞之,古有災 異,策免三公,霖雨恆陰,亦或避位。今文武大臣既不 能引咎避位,陛「下又未遽策免,亦宜且暫革其公少 之銜,以昭憂勤之實。俟天心既回,乃復還厥職。臣又 聞祖宗朝之御內官也,恩不泛施,法不輕貸,內外各 有定額。近年內府各監局掌印、僉書多至三四十員 外,而各衙門管事不知其數。留都亦然。憑陵奢暴,莫 可彈舉。蠹蝕朝廷之命脈,塗塈生靈之脂膏。乞敕司 禮監會同內閣悉行考察,嚴加革裁。以後三年、五年, 著為定例。」上善之,命所司速看詳。於是命六年一考 察兩京五品以下官,著為令。命以春秋祀宋臣劉子 暈於建安。六部上《革弊要事》,上悉可其奏。取回南京、 蘇、浙等處織造內臣。以畿內、山東等處旱災,命禮部 左侍郎李傑祭告天壽山,各巡撫官祭告北嶽、北鎮、 東嶽、東鎮、東海之神,文武大臣皆避位,上皆慰留之。 敕吏部、都察院曰:「朝覲考察,三歲一行,我祖宗法古 圖治盛典也。比歲考察後,籍籍奏訴。蓋因撫按官考 語不實,爾等詢訪欠周,勤敏廉直者或被抑,貪黷夤 緣者或苟容,以致人無勸懲,士風日壞。夫生民休戚 係有司,有司不得人則民愁嘆,上干於天。今四方災 異頻仍,率繇此。明年正當朝覲考察期,其預行各撫 按官慎之重之。爾等亦宜精白一心,精別賢否,庶幾 澤被生民,上回天意。欽哉。」陞河池縣為州,申嚴勳戚 家人以勢擾民禁。六月,襄王祐材薨。兵部尚書劉大 夏自劾乞休,不許。召問故,對曰:「民貧恐變。本兵重地, 臣不足任之。」上曰:「夫徵於民,有常制乎?」對曰:「近恐多。」 問兵,曰:「貧等民。」因舉鐸木、香材無藝之征與轉漕番 操了責私役諸苦。上曰:「豈知至是,其條聞。」既條,上嘉 納之,仍詔諸司議處各條弊政與分外之徵以聞。上 問大夏曰:「歲儲不給,財安在?」對曰:「昔臣備員廣東,見 廣省歲廩與中鎮歲索殊不相當。」上諦思久曰:「求如 鄧原、麥秀者無寧已。」上諭劉大夏曰:「事有不可,每欲 召卿以非部事。止有當行罷者,卿以揭帖密進。」大夏 對曰:「不敢。」上曰:「何哉?」大夏曰:「先朝李孜省可以為戒。」 上曰:「國事也,豈比孜省?」大夏對曰:「臣下以揭帖進,朝 廷以揭帖行,是亦前代墨敕斜封之類也。願陛下外 付府部,內諮閣臣,公是非焉。」上稱善。辛巳,召劉健、李 東陽於煖閣,命語劉大夏:「謹備邊,健請并整點京營 官軍聽征,慎選總兵官。」上可。張懋健對須習戰者。上 曰:「在《方略》。」東陽曰:「京營軍,徒名耳,故有十萬,今損過 半。古云足食足兵,今乃兩乏。臣思及此,寢食不下。」上 曰:「軍不堪削,將宜恤士。」東陽曰:「近工役太多,官軍困 以窮。外衛輪班,過期不至,坐此矣。」上曰:「宣德以前,內 官監自有人匠營繕之事,不及軍也。」東陽曰:「陛下習 典故,幸甚。朝廷養軍,故不為工役,所以養其銳氣。」上 曰:「然。語大夏:夫先生輩腹心大臣,國事不言,朕惡從 知之?」皆諾,叩頭出。已,健等擬戶部侍郎顧佐等行諸 邊。上復召面議曰:「佐恐弱。」健對:「戶部尚書紘未」任,左 侍郎儼方視尚書事,是以擬佐。上曰:「亡論,在廷臣有 才力者,皆可留佐,與儼於戶部謀,斷相資矣。」乃遣左 副都御史閻仲宇、通政參議熊偉等往,劉健等上《安 邊事宜》。上深嘉納,令亟行毋後。七月,大同鎮巡言寇 掘墩殺軍甚急。上召劉健、李東陽、謝遷至煖閣,曰:「墩 軍,我赤子也,被殺如此,苦何可言!朕與作主,其即日 出所選京軍一萬往征之。」健等對曰:「皇上垂念赤子, 宗社之福,京軍恐未可輕動也。」上曰:「今亦未便出軍, 備而待耳。」皆稱善,而上意未釋。後三日,召劉大夏面 諭,大夏力言不可。上曰:「太宗朝頻年追逐,何以不可 出京軍?」大夏對曰:「今芻穀乏而兵馬疲,將鮮材而士 玩,令何可望太宗朝抑,太宗朝丘福兵亦嘗陷。臣恐 軍出不能弭,賊且因害人,徒費財物,有損亡益。」戴珊 曰:「大夏言是。」上曰:「幾誤。」乃更命工部左侍郎李鐩、大 理寺右少卿吳一貫、通政司左參議叢蘭分往經略 邊關。陛辭退朝,上召鐩等至煖閣,面諭之,賜金段鈔 貫,使悉心整理,得以便宜行事。選聽征京營軍二萬, 因命御馬監太監苗逵監督軍務,保國公朱暉充總 兵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史琳提督軍務,并令司設 太監張林管領神鎗,都督神英、李俊充左右參將,待 報啟行,運太倉銀五萬於宣府。戶部,上《備邊事宜》。從 之,命多方計議。《長策》聞,上問劉大夏、戴珊:「天下何時 太平,朕安得如古帝王?」大夏對曰:「難以急。如近日與 臺閣議,當行之,將自治。」上曰:「閣臣劉健亦可,第所交 雜,嘗獨薦一人於朕,朕意殊不愜。」上不言姓名,久之 乃知為劉宇。甲辰,月食。八月,授張延齡,進光祿大夫、 柱國,歲加祿米六百石,通前千六百石。丁亥,召吏部 尚書馬文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煖閣前,曰:「明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