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5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乎內而已。所奏懇到,形於 翰墨,執省未究,以悲以懼。先後允恭,謙抑思順,坤道 所以不距群情,固為國計,豈敢執守沖闇,以違先旨。 輒敬從所奏。」於是臨朝稱制。

穆帝升平五年五月庚申哀帝以琅邪王入即皇帝位

按《晉書哀帝本紀》,哀皇帝諱丕,字千齡,成帝長子也。 咸康八年,封為琅邪王。永和元年,拜散騎常侍。十二 年加中軍將軍。升平三年,除驃騎將軍。五年五月丁 巳,穆帝崩。皇太后令曰:帝奄不救疾,繼嗣未建。琅邪 王丕,中興正統,明德懋親。昔在咸康,屬當儲貳,以年 在幼沖,未堪國難,故顯宗高讓。今義望情地,莫與為 比,其以王奉大統。」於是百官備法駕,迎於琅邪第。庚 申,即皇帝位,大赦。壬戌,詔曰:「朕獲承明命,入纂大統。 顧惟先王宗廟,蒸嘗無主。太妃喪庭,廓然靡寄,悲痛 感摧,五內抽割。宗國之尊,情禮兼隆;繼嗣之重,義無 與二。東海王奕,戚屬親近,宜奉大統。其以奕為琅邪 王。」十一月景辰,詔曰:「顯宗成皇帝《顧命》,以「時事多艱, 弘高世之風,樹德博重,以隆社稷,而國故不巳。康穆 早世,嗣祚不融。朕以寡德,復承先緒,感惟永慕,悲痛 兼摧。夫昭穆之義,固宜本之天屬。繼體承基,古今常 道,宜上嗣顯宗,以修本統。」

哀帝興寧三年二月丁酉廢帝以琅邪王入即皇帝位

按《晉書廢帝本紀》,廢帝諱奕,字延齡,哀帝之母弟也。 咸康八年封為東海王。永和八年拜散騎常侍,尋加 鎮軍將軍。升平四年拜車騎將軍。五年改封琅邪王。 隆和初,轉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興寧三 年二月景申,哀帝崩,無嗣。丁酉,皇太后詔曰:「帝遂不 救厥疾,艱禍仍臻,遺緒泯然,哀慟切心。琅邪王奕,明 德茂,親,屬當儲嗣,宜奉祖宗,纂承大統,便速正大禮, 以寧人神。」於是百官奉迎於琅邪第。是日,即皇帝位, 大赦。

廢帝太和六年十一月己酉簡文帝以會稽王入即 皇帝位。

按《晉書簡文帝本紀》,簡文皇帝,諱昱,字道萬,元帝之 少子也。幼而岐嶷,為元帝所愛。郭璞見而謂人曰:「興 晉祚者必此人也。」及長,清虛寡欲,尤善元言。永昌元 年,元帝詔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臨琅邪,繼世相 承,國嗣未立,蒸嘗靡主,朕常悼心。子昱仁明有智度, 可以虔奉宗廟,以慰罔極之恩。其封昱為琅邪王,食」 會稽宣城如舊。咸和元年,所生鄭夫人薨,帝時年七 歲,號慕泣血,固請服重。元帝哀而許之,故徙封會稽 王,拜散騎常侍。九年,遷右將軍,加侍中。咸康六年,進 撫軍將軍,領祕書監。建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康帝詔 曰:「太常職奉天地,兼掌宗廟,其為任也,可謂重矣。是 以古今選建,未嘗不妙簡時望,兼之儒雅。會稽王叔 履尚清虛,志道無倦,優游上列,諷議朝肆。其領太常, 本官如故。」永和元年,崇德太后臨朝,進位撫軍大將 軍、錄尚書六條事。二年,驃騎何充卒。康帝崩,崇德太 后詔帝專總萬幾。八年,進位司徒,固讓不拜。穆帝始 冠,帝稽首歸政,不許。廢帝即位,以琅邪王絕嗣,復徙 封琅邪,而封王子昌明為會稽王,帝固讓,故雖封琅 邪而不去會稽之號。太和元年,進位丞相、錄尚書事, 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給羽葆鼓吹,班劍六 十人,又固讓。及廢帝廢,皇太后詔曰:「丞相、錄尚書會 稽王,體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元虛,神棲事外,以具 瞻允塞,故阿衡三世。道化宣流,人望攸歸,為日巳久。 宜從天人之心,以統皇極。主者明依舊典,以時施行。」 於是大司馬桓溫率百官進太極前殿,具乘輿法駕, 奉迎帝於會稽,邸於朝堂,變服,著平巾幘單衣,東向 拜受璽綬。咸安元年冬十一月己酉,即皇帝位。桓溫 出次中堂,令兵屯衛。乙卯,溫奏廢太宰武陵王晞及 子總。詔魏郡太守毛安之帥所領宿衛殿內,改元為 「咸安。」庚戌,使兼太尉周頤告于太廟。辛亥,桓溫遣弟 祕逼新蔡王晃詣西堂自列,與太宰、武陵王晞等謀 反。帝對之流涕,溫皆收付廷尉。癸丑,殺東海王二子 及其母。初,帝以沖虛簡貴,歷宰三世,溫素所敬憚,及 初即位,溫乃撰辭,欲自陳述。帝引見,對之悲泣,溫懼 不能言。至是,有司承其旨,奏誅武陵王晞,帝不許,溫 固執至於再三。帝手詔報曰:「若晉祚靈長,公便宜奉 行前詔;如其大運去矣,請避賢路。」溫覽之,流汗變色, 不復敢言。乙卯,廢晞及其三子,徙於新安;景辰,放新 蔡王晃於衡陽。戊午,詔曰:「王室多故,穆哀早世,皇嗣 夙遷,神器無主。東海王以母弟近屬入纂大統,嗣位 經年,昏闇亂常,人倫虧喪,大禍將及,則我祖宗之靈, 靡知所託。皇太后深懼皇基,時定大計,大司馬因順 天人,協同神略,親帥群后,恭承明命。雲霧既除,皇極 載清,乃顧朕躬,仰承洪緒,雖伊尹之寧殷朝,博陸之 安漢室,無以尚也。朕以寡德,猥居元首,實懼眇然,不 克負荷,戰戰兢兢,罔知攸濟。思與兆庶更始,其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