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8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共球》三巡,淮海之區獨廑。

《宸衷之慮》,閉六壩,築高堰,開引河,快睹平天成地拆。

欄黃,闢陶莊,建御壩,咸歌「海晏河清。」 修歸仁以洩灘河之怒,加遙堤而遏南北之衝。暢流若江漢之歸,會同為漕渠之助。來貢輸之萬艘,錦纜徐牽;閱轉運之千帆,長風竟渡。遠追夏王之明德,皆由

聖主之神謨,化《沮洳》為桑田。民情孔樂,集輸將於輦

國賦常充

禁園標《豐澤》之名,先知稼穡。郡邑倣常平之制,廣

蓄囷倉

手題《耕織之圖》。

親試「鋤犁之法。」「值天時之水旱,立沛積儲。」方《農畝》之

菑畬,早邀寬稅,酌劑數年之經費,溥蠲一歲之正供,縣官無鞭朴之勞,閭井免追呼之擾,數逾億萬,實為前史所未聞。

「恩出再三」,更非斯民之敢望。「天舒協氣。」《五風十雨》之

均調地效靈符。九穗兩岐之競獻。既諴民而阜物。彌旰食以宵衣。

《慎簡》「屏垣大法,乃小廉之本。」

《旁咨「守令安人」 在察吏之中》。

「飭法明刑」 ,《三宥》每存寬大。

臨朝蒞政萬幾,不憚精勤,下情無壅。

上聞,「民隱」動陳

《天聽》務揆宜而節用,惟約己以愛人。萬邦協和,群黎

遍德

《聖治》歸原於

聖學性功,流露於事功。尊闕里為萬世之師,躋考亭

於十哲之列,錄先儒之後裔,明斯道之正宗。

「心貫《六經》」,探丘索淵源之義。

言成二典,冠唐虞渾噩之書。「倬雲漢」以昭,回絢日星。

之光彩聿皇

《御集》片言垂,百代之章程燦爛

《奎鉤》一字,洩六文之祕蘊。偶乘間而游藝,必出聖而

入神。象數微茫,三角引伸於八線;測量變化,九天推準於半弧。默參眾妙以無言,廣輯群書而示訓。士林會萃,賢路宏開。懷一藝者皆庸,獻微長而必錄。頻年廣額,復加

萬壽之科。一歲兩闈。懋舉三升之典。譽髦斯士。共荷

「生成懷保」 ,小民並登仁壽。際六旬之

聖誕。逢三月之良辰。

盛德難名《卻》,

「徽稱而不受。太平有象。感瑞應以咸臻。」無前之勳業。

「長新不息」之《精神倍勵》。臣。等生當盛世,運際昌期。秦晉蜀中,山絡北條之脈。滇黔楚境,地聯南服之區。合六省之臣民,效三呼於

輦路。流虹繞電,睹開天闢地之祥。結彩焚香,懷就

日瞻雲之悃伏願

乾符益茂

泰運彌亨

「斟元氣於四時。」 鴻鈞自轉,

播太和於六宇,化日恆春。

玉燭常調。咸聽《南薰》之《舜樂》。

金甌永固,齊傾北斗之堯樽。莫罄蟻忱,惟深雀躍。

誥封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

河道提督軍務。臣。張烺戶部尚書。張鵬翮工部尚書。張廷樞吏部左侍郎。李旭升 經筵講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胡作梅兵部左侍郎。《李先》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仍兼管光祿寺。」田從典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鄒士璁順天府府尹。屠沂翰林院侍讀學士。《汪》。翰林院侍講學士。周起渭詹事府左坊春左庶子,掌坊事,提督江南學政。胡潤。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臣。文志鯨翰林。

院侍讀。臣。樊澤達通政使司左參議。張大有「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檢討。」范光宗翰林院編修。《車鼎》晉。朱啟昆:涂天相翰林院檢討。李周望。《萬民》。《欽》。謝履忠:衛昌績:彭維新:李鍾《峨》。馬豫。王思訓:謝履厚:王。曹掄《彬》。陳會。曾謹:馬益。程翅翰林院庶吉士。《董新策》:《田嘉穀》,《易簡》。周天祐:秦休。周彬:王夢旭:鄭之僑。張旭:孫詔。劉蛟:鄭其儲。潘祥:白子雲吏科給事中。盧炳戶科給事中。冷宗昱兵科給事中。馬之鵬江南道監察御史。董《弘彪》山東道監察御史。成文運湖廣道監察御史。荊時中福建道監察御史。鄒汝魯吏部文選司郎中。鄭崑璽吏部考功司主事。魚鸞翔戶部湖廣司郎中。喬雲名戶部福建司員外郎。王珍戶部陝西司員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