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5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皇上聖孝盛德,高出前古,臣等不勝忻服。」上曰:「卿等 如何得知此事都是內臣所為,內人有幾人識道理 者?昨見成化間彭時、姚夔輩奏章,先朝大臣都忠厚 為國」,因論祔廟之禮。健等奏曰:「先年奏議已定,孝莊 太后居左,今太皇太后居右,合祔裕陵,配享英廟。且 引唐宋故事為証,臣等以此不敢輕議。其實漢以前 惟一帝一后,唐始有二后,宋亦有三后並祔者。」上曰: 「二后已非,若三后尤為非禮。」謝遷對曰:「彼三后,一乃 繼立,一則所生母也。」上曰:「事須師古,末世鄙褻之事 不足學。」李東陽對曰:「皇上當以堯舜為法。」上曰:「然。宗 廟事關繫綱常極重,豈可有毫髮僣差?太皇太后鞠 育朕躬,恩深德厚,朕何敢忘?但一人之私情耳。錢太 后乃皇祖冊立正后。我祖宗以來,惟一帝一后。今若 並祔,乃從朕壞起,恐後來雜亂無紀極耳。且孝穆太 后,朕生身母,止尊稱為皇太后,別祀于奉慈殿。今仁 壽宮前殿儘寬,意欲奉太皇太后於此,他日奉孝穆 太后于後殿,歲時祭享,一如太廟,不敢少缺。」東陽曰: 「皇上言及孝穆太后,尤見大公至正之心,可以服天 下矣。」上曰:「此事卻難處。行之則理有未安,不行則違 先帝意,又違群臣議。違議猶可,奈先帝何?朕嘗思之, 夜不能寢,先帝固重,而祖宗之制尤重。卿等其詳議 之。」健等奏曰:「容臣等且出計議奏聞。」時吳寬以禮部 尚書掌詹事府事,眾推寬言,寬對眾議曰:「《魯頌》姜嫄 閟宮,《春秋》考仲子之宮,皆為別廟。自漢亦然。至宋始 有並祔者,其禮已謬。然皆諸帝繼室生前作配,非後 子孫嗣位追尊所生之比。惟宋李宸妃沒,仁宗悲慟, 乃追尊祔祭,雖出至情,實為非禮,不足為法。」眾皆從 之。會議疏上,上喜曰:「大義深恩,並行不悖。」改稱孝肅 太皇太后,祀之奉慈殿。殿在奉先殿西,上初建以祀 孝穆太后,至是令展其制,中室奉孝肅,其左奉孝穆。 于是中外翕然,稱「合禮」云。

按《明外史孝肅周太后傳》:「弘治十一年冬,清寧宮災, 太后遷居仁壽宮。明年,清寧宮成,迺還居焉。太后弟 長寧伯彧,家有賜田,有司請釐正之,帝未許也。太后 曰:『奈何以我故骫皇帝法,使歸地於官?弘治十七年 三月,太后崩,諡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睿皇 后,合葬裕陵。孝宗與大學士李東陽、謝遷議,立奉慈』」 殿別祀,不祔廟。遂罷諡,仍稱太皇太后。語在《錢皇后 傳》。嘉靖十五年,遷后奉慈殿,主與紀、邵二太后並祀 陵殿,不繫帝諡,以別嫡庶。其後穆宗母孝恪,神宗母 孝定,光宗母孝靖,熹宗母孝和,莊烈帝母孝純,咸遵 用其制。

孝宗弘治十八年,武宗即位,尊太后為太皇太后 按《大政紀》,「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上崩於乾清宮。壬 辰,皇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尊祖母王太后為太皇太 后。」

按《明外史》孝貞王皇后傳:「后王氏,上元人,父中軍都 督鎮,見《外戚傳》。初,憲宗在東宮,英宗為擇配,得十二 人,選后及吳氏。柏氏留宮中,意頗屬后。及即位,左右 為吳地,遂冊吳為后。已而吳后廢,冊為皇后,天順八 年九月也。孝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為太 皇太后。」

武宗正德五年十二月尊太皇太后王氏為慈聖康壽太皇太后

按:《大政紀》云云。

正德十三年,太皇太后王氏崩。

按《大政紀》,「正德十三年二月二日,太皇太后王氏崩, 上還京,諡大行太后曰孝貞純皇后。四月,上以大行 太后梓宮將祔葬,親詣天壽山,祭告六陵。」

按《明外史孝貞皇后傳》:「十三年二月己卯崩,上尊諡 曰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后,合葬茂陵, 祔太廟。」

世宗嘉靖七年追尊孝惠皇太后邵氏為太皇太后按明昭代典則嘉靖七年秋七月恭上祖妣尊號寬恤天下詔曰追惟我皇祖妣孝惠皇太后夙事皇祖

勤儉齋莊。其尊稱未盡,追報之忱既莫能伸,揄揚之 誠又未少罄。茲復參稽典制,爰據輿情,遣官祗告於 天地宗廟社稷。於今年七月初十日恭奉冊寶,追上 皇祖妣尊號為「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佑聖太皇 太后。」大禮告成,應頒恩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