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1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數。于是大司成之官于東序而論說「此受教者義理之淺深,才能之優劣也。」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遠近間三席,可以問。終則負牆 列事,未盡不問。

陳註席廣三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三席所謂「函丈」也,相對遠近如此,取其便于咨問。問終則卻就後席,背負牆壁而坐,以避後來問事之人。其問事之時,尊者有教,而己猶未達,則必待其言盡,然後更問。若陳列未竟,則不敢先問,以參錯尊者之言也。

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 必釋奠于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幣。

陳註「先師」,謂前代明習此事之師也。立學事重,故釋奠于先聖。先師,四時之教常事耳,故惟釋奠于先師,而不及先聖也。

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凡大合樂,必遂養 老。

陳註凡行釋奠之禮,必有合樂之事。若國有凶喪之故,則雖釋奠不合樂也。常事合樂,不行養老之禮。惟《大合樂》之時,人君視學必養老也。

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 以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 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於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 也。

陳註《語于郊》者,論辨學士才能于郊學之中也。誓,戒謹也。學士中或無德無事無言之可取而有此曲藝之人,欲投試考課者,皆卻之,使退而謹習所能,以待後次再語之時乃考評之也。「三而一有」者,謂此曲藝之人舉說三事,而一事有可善者,乃進其等,即於其同等之中拔而升進之也。然猶必使之於同輩中以所能高下為次序,使不混其優劣也。如此之人,但止目之曰「郊人」,非俊選之比也,以非士類,故疏遠之。「上尊」,堂上之酒尊也。若天子飲酒于成均之學宮,此郊人雖賤,亦得取爵于堂上之尊,以相旅勸焉,所以榮之也。

「始立」學者,既興,音釁器用幣,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 乃退,儐于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教世子。」

陳註「立學之初,未有禮樂之器。及其制作之成,塗釁既畢,即用幣于先聖先師,以告此器之成。繼又釋菜,以告此器之將用也。凡祭祀用樂舞者,則授舞者以所執之器,如干戈羽籥之類。今此釋菜禮輕,既不用舞,故不授舞器也。諸侯有功德者,亦得立異代之學。東序,夏制也,與虞庠相對。東序在東,虞庠在西,乃退儐于東序」者,謂釋菜在虞庠之中,禮畢乃從虞庠而退,儐禮其賓于東序之中,其禮既殺,惟行一獻,無介無語,于禮亦可也。此以上雖不專是教世子之事,然以教世子為主。石梁王氏曰:「三字亦衍文。」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脩內也,禮所以脩 外也,禮樂交錯于中,發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 而溫文。

大全西山真氏曰:「三王之教世子必以禮樂者,禮所以起人之敬心,敬心生則慢心窒矣;樂所以感人之和心,和心生則戾心消矣。其薰陶德性,變化氣質,莫妙于此者。然樂雖脩內,由內以達外;禮雖脩外,由外以入中。二者醺醲涵暢,相與無間,故其成也,但見其悅懌而已,恭敬溫文而已,此皆教以禮樂之功也。」

立太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 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太傅之 德行而審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入則有保,出則 有師,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 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輔翼之而歸諸道者也。《記》 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 唯其人語使能也。

陳註師、保、疑丞,四輔也。一說前疑、後丞、左輔、右弼,為四輔。大全《朱子》曰:「師保疑丞,想止是有疑即問他之意。」

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君 之謂也。

陳註「君子曰德」,此德是指世子之德。世子之德有成,則教道尊嚴而無敢慢易者,故凡居官守者,皆以正自處,官正而國治,世子為君之謂也。大全方氏曰:「言君子有君國子民之德也。」

仲尼曰:「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 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于君 則為之,況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優為之。

陳註以世子之法教世子,直道也。今舉世子法于伯禽而教成王,是迂曲其事也。

是故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 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成王幼,不能涖阼,以 為世子,則無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