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手,外貝勒起行,內親王不送,本府官送出府門。外 外藩貝子見內親王,部堂官引進殿。外貝子行「二跪六叩頭禮」 ,內親王躬身拱手,坐受。禮畢,外貝子在西側坐,其隨從官員於殿外行「二跪六叩頭禮」 ,隨伊主後坐。宴畢,貝子離位,行一跪一叩頭禮,內親王躬身拱手,坐受。隨從官員在殿外行「一跪一叩頭禮」 ,外貝子「起行,內親王不送,本府官送出府門外 。」 外藩公見內親王禮與外藩貝子見內親王禮同 。外藩親王見內郡王,內郡王迎至大門,「內郡王居東,外親王居西,俱由中門入。內郡王在東向西立,外親王在西向東立,對行二跪六叩頭禮」 畢,內郡王坐於東,外親王坐於西,其隨從官員行「二跪六叩頭禮」 ,隨伊主後坐。宴畢,隨從官員先行一跪一叩頭禮,外親王、內郡王各就坐行一叩頭禮。外親王起行,內郡王送至大門內回,本府官送出府門外 。外藩郡王見內郡王禮與外藩親王見內親王禮同,外藩貝勒見內郡王禮與外藩郡王見內親王禮同,外藩貝子見內郡王禮與外藩貝勒見內親王禮同,外藩公見內郡王禮與外藩貝子見內親王禮同 。「外藩親王見內貝勒,內貝勒出府門外迎,內貝勒居東,外親王居西,俱由中門入。外親王先行,內貝勒稍後,外親王在西向東立,內貝勒在東向西立,對行一跪三叩頭禮畢,外親王坐於西,內貝勒坐於東,其隨從官員行一跪三叩頭禮,隨伊主後坐。」 宴畢,隨從官員先行一跪一叩頭禮,外親王、內貝勒各就坐,行一叩頭禮。起行時,讓外親王先行,內貝勒稍後,送出府門外 。外藩郡王見內貝勒,內貝勒迎至大門。內貝勒居東,外郡王居西,俱由中門入。外郡王在西、向東立,內貝勒在東、向西立,對行「一跪三叩頭禮。」 畢,外郡王坐於西,內貝勒坐於東。其隨從官員行一跪三叩頭禮,隨伊主後坐。宴畢,隨從官員先行一跪一叩頭禮,外郡王、內貝勒各就坐行一叩頭禮。外郡王起行,內貝勒送至大門內回,本府官送出府門外 。《外藩貝勒》見內貝勒禮與外藩郡王見內郡王禮同。惟初見時,內外貝勒各行「一跪三叩頭禮」 ,隨從官員亦行一跪三叩頭禮 。《外藩貝子》見內貝勒禮與外藩貝勒見內郡王禮同,惟初見時,外貝子行「一跪三叩頭禮,內貝勒跪而拱手,隨從官員亦行一跪三叩頭禮 。」 《外藩公》見內貝勒禮與外藩貝子見內郡王禮同,惟初見時,外藩公及隨從官員俱各行「一跪三叩頭禮 。」 外藩親王、郡王、貝勒見內貝子公,內貝子公出大門外迎。外親王等居西先入,內貝子公居東後入,外親王等在西向東立,內貝子公在東向西立。「對行一跪一叩頭禮」 畢,外親王等坐於西,內貝子公坐於東,其隨從官員行一跪一叩頭禮,內貝子公於座拱手,隨從官員各隨伊主後坐。宴畢,隨從官員先行「一跪一叩頭禮」 ,內貝子公仍於座拱手,外親王等、內貝子、公各就坐,行一叩頭禮。外親王等起行,內貝子公送出大門外,候乘馬方回 。外藩貝子見內貝子,內貝子出堂迎。內貝子居東,外貝子居西,俱由中門入。內貝子在東向西立,外貝子在西向東立。「外貝子行一跪一叩頭禮。內貝子答禮畢,內貝子坐於東,外貝子坐於西。其隨從官員,行一跪一叩頭禮」 ,隨伊主後坐。宴畢,隨從官員先行「一跪一叩頭禮」 ,外貝子離位行「一跪一叩頭禮」 ,內貝子答禮。外貝子起行,內貝子送出堂,本府官送出府門。外 外藩公見內貝子禮與外藩貝子見內貝勒禮同。惟初見時,外藩公及隨從官員俱行「一跪一叩頭禮 。」 外藩貝子見內公,內公出大門迎,外貝子居西,內公居東,俱由中門入。內公在東向西立,外貝子在西向東立,對行「一跪一叩頭禮」 畢,外貝子坐於西,內公坐於東,隨從官員行「一跪一叩頭禮」 ,隨伊主後坐。宴畢,隨從官員先行「一跪一叩頭禮。」 外貝子與內公各就坐,對行一叩頭禮。外貝子起行,內公送至大門,本府官送出府門外 。外藩公見內公禮與外藩貝子見內貝子禮同。

崇德九年

《大清會典》。凡歲滿。崇德九年定和碩親王之子以下、

奉國將軍之子以上、男至二十歲、女至十五歲、列名具題、請

旨授封。 又定、親王以下、奉國將軍以上、有薨故者、

其子弟即准承襲,不必俟其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