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字行中有賢德者。紹興二年五月,選帝育於禁中。三 年二月,賜名瑗。五年五月己亥,封建國公。十二年正 月丁酉,封普安郡王。三月壬寅,出閤就外第。十三年 九月,秀王歿於秀州。十四年四月庚辰,聽解官行服。 十六年四月乙巳,免喪還舊官。三十年二月癸酉,立 為皇子,更名瑋。丙子,進封建王。四月,賜字元瓌。三十 二年五月甲子,立為皇太子,改名眘。甲戌,賜字元永。 乙亥,內降御札:「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帝」, 退處德壽宮。

紹興六年。封令懬為安定郡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六年春正月己丑。安定郡王令矼 薨。夏六月辛酉。封集英殿修撰令懬為安定郡王。懬音 曠

紹興八年,以仲儡為「嗣濮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七年秋七月甲戌,嗣濮王仲湜薨。」 「八年春三月己丑,以知南外宗正事仲儡嗣濮王。 紹興九年,封宗子璩為崇國公,封叔士㒟為齊安郡 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四年夏五月丙子,復選宗室子彥 之子伯玖育於禁中。六年春正月壬午,賜宗子伯玖 名璩,為和州防禦使。九年春三月丁亥,以和州防禦 使璩為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秋九月丙戌,封叔 士㒟為齊安郡王。 紹興十年,以士㒟主濮王祠事。 按《宋史高宗本紀》,九年冬十一月「癸未,嗣濮王仲儡 薨。」十年夏六月甲子,士㒟主奉濮王祠事。 紹興十一年秋八月乙亥,命諸王後各推年長一人 權主祀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十二年,進封瑗為「普安郡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二年春二月丁丑,加建國公瑗 為檢校少保,進普安郡王。三月壬寅,命普安郡王出 就第,朝朔朢。」

紹興十五年春二月己亥,封崇國公璩為「恩平郡王, 出就第。」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二十三年春三月丙午,齊安郡王士㒟薨於建 州,追封循王。秋八月乙丑,士樽薨,追封韶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二十五年:封士俴為嗣濮王,令詪為安定郡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五年冬十一月庚午,封叔和 州防禦使、右監門衛大將軍士俴為崇慶軍節度使 嗣濮王,福建路提刑令詪為利州觀察使安定郡王。 紹興二十六年,封伯令衿為安定郡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六年春正月丙寅,封伯令衿 明州觀察使、安定郡王,以其從弟令詪讓也。」 紹興二十八年,封士輵為嗣濮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八年秋九月辛巳,封叔建州 觀察使士輵為昭化軍節度使,嗣濮王。」

紹興二十九年。復以令詪為安定郡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八年冬十二月庚寅,安定郡 王令衿薨。二十九年秋七月癸巳。封權戶部侍郎令 詪為安定郡王。 紹興三十年春二月癸酉。詔立普安郡王瑗為皇子。 更名璋。丙子進封建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三十二年,追封兄子偁為秀王。孝宗即位,進封 子愭、愷、惇等三人為王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二年夏六月甲戌,加贈兄子 偁為太師中書令,追封秀王。按《孝宗本紀》,三十二 年,皇太子即皇帝位。秋九月甲午,以子愭為少保永 興軍節度使,進封鄧王;愷為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 同三司,進封慶王;惇為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 司,進封恭王。按《光宗本紀》,帝諱惇,孝宗第三子也, 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二十年賜今名。孝宗即位, 封恭王。及莊文太子薨,孝宗以帝英武類己,欲立為 太子,而以其非次遲之。乾道六年七月,太史奏「木火 合宿,主冊太子當有赦。」是時虞允文相,因請蚤建儲 貳。七年正月丙子朔,允文復以請。孝宗曰:「朕既立太 子,即令親王出鎮外藩,卿宜討論前代典禮。」允文尋 以聞。二月癸丑,乃立帝為皇太子,慶王愷為雄武、保 寧軍節度使、判寧國府,進封魏王。十六年正月辛亥, 孝宗以倦勤,欲禪位皇太子。二月壬戌,御紫宸殿,行 內禪禮。

孝宗乾道元年夏六月辛卯以武經郎令德為安定郡王

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乾道二年,封孫挺榮國公,追封子恪為「邵王。」

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二年夏六月庚辰,封孫挺為 福州觀察使、榮國公,秋九月辛酉,追封子恪為邵王, 諡曰悼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