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諭旨逼竑死,尋詔貶為巴陵郡公。丙戌,濟王竑訃聞, 特輟視朝。二月丙申,詔師彌檢校少師,嗣秀王。夏五 月丙寅,詔「不熄為保康軍承宣使、嗣濮王。」

寶慶二年。秋八月乙巳。濟王竑。追降巴陵縣公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寶慶三年,以貴謙繼「沂王後。」

按《宋史理宗本紀》:「三年冬十月甲子,右監門衛大將 軍與奭改賜名貴謙,授宜州觀察使,繼沂王後。」

紹定三年追封皇子緝繹二人及不皆為王按宋史理宗本紀紹定三年春正月甲申詔故皇子緝贈保信奉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永王

諡「沖安。」二月壬子,詔故皇子繹賜忠正、保寧軍節度 使、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昭王,諡「沖純。」三月戊申,奉國 軍節度使不薨,贈少傅,追封樂平郡王。 紹定四年,封司正、天水郡公,加食邑五百戶。

按:《宋史理宗本紀》,「四年夏五月丙午,宗室司正檢校 少傅、安德軍節度使、天水郡公,加食邑五百戶。 紹定六年,加趙善湘食邑四百戶。」

按《宋史理宗本紀》:「六年春正月己酉,以趙善湘為光 祿大夫,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加食 邑四百戶。」

端平元年詔封榮王三代為公復故巴陵縣公官爵以不擅為嗣濮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端平元年春正月丙寅,詔太師、中 書令榮王已進王爵,宜封三代,曾祖子奭贈太師吳 國公,祖伯旿贈太師益國公,父師意贈太師越國公。 夏六月己卯,故巴陵縣公竑可盡復本身官爵,有司 其檢視墓域,以時致祭。妻吳昨自請為尼,特賜慧淨 法空大師,紹興府月給衣資緡錢。」按嗣濮王俱各載本紀惟不憻及下

寶祐三年《善騰》俱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不擅,安懿元孫,端平元年正月封嗣 濮王。

嘉熙元年封貴謙為侯與芮為子追封趙汝愚為福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嘉熙元年夏四月壬辰。「弟貴謙保 康軍節度使。仍奉朝請,進封天水郡開國侯。加食邑。 與芮武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仍奉朝請,進封開 國子。」秋八月甲申。太師秦國公汝愚追封福王。 嘉熙二年冬十一月甲申。「子維薨。追封祁王。諡沖昭」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淳祐元年以與芮嗣榮王貴謙嗣沂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淳祐元年夏四月「丁丑,詔以與芮 為開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嗣榮王;貴謙開府儀同 三司,嗣沂王。」

淳祐五年,以師彌嗣「秀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五年冬十一月丙申,詔師彌典司 屬籍,職事修舉,授太傅,加食邑,依前判大宗正事,嗣 秀王。」

淳祐九年,孟啟進封「益國公。」

按《宋史理宗本紀》,「六年冬十月己丑,少保嗣榮王與 芮之子賜名孟啟,授貴州刺史。七年春正月乙卯,建 資善堂,授孟啟宜州觀察使,就內小學。九年春正月 乙巳,孟啟授慶遠軍節度使,進封益國公」按《度宗 本紀》,帝諱禥,太祖十一世孫。父嗣榮王與芮,理宗母 弟也,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於紹興府榮邸,資識內 慧,七歲始言,言必合度,理宗奇之。及在位歲久無子, 乃屬意託神器焉。淳祐六年十月己丑,賜名孟啟,以 皇姪授貴州刺史、入內小學。七年正月乙卯,授宜州 觀察使,就王邸訓習。九年正月乙巳,授慶遠軍節度 使,封益國公。十一年正月壬戌,改賜名孜,進封建安 郡王。寶祐元年正月庚辰,詔立為皇太子,改賜今名。 癸未,授崇慶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永嘉郡 王。二年十月癸酉,進封忠王。十一月壬寅,加元服,賜 字邦壽。五年十月庚子,授鎮南、遂安軍節度使。景定 元年六月壬寅,立為皇太子,賜字「長源。」五年十月丁 卯,理宗崩,受遺詔太子即皇帝位。

淳祐十年,以善珊為「嗣濮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十年夏五月丙寅朔,以福州觀察 使、提舉佑神觀善珊為保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 嗣濮王。」

淳祐十一年,進封孟啟《建安郡王》,追封不擅「新興郡 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十一年春正月丁卯,詔孟啟改賜 名孜,依前慶遠軍節度使,進封建安郡王。三月丁卯, 少保、保寧軍節度使、嗣濮王不擅薨,贈少師,追封新 興郡王。」

淳祐十二年,追封《貴謙》「申王」,善珊「咸寧郡王」,而以善 奐嗣「濮王。」

按《宋史理宗本紀》:十二年「秋九月丁亥,少師、保康軍 節度使、嗣沂王貴謙薨,贈太傅,追封申王。冬十月癸 丑,嗣濮王善珊薨,贈少師,追封咸寧郡王。戊午,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