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忽兒乞如例設王府官六員,從之。冬十月丁卯,封諸 王木八剌子買住韓為兗王。壬申,晉王也孫鐵木兒 言:「世祖以張鐵木兒所獻地土、金銀銅冶賜臣,後以 成宗拘收諸王所占地土民戶,例輸縣官,乞回賜。」從 之,仍賜鈔三千錠,賑其部貧民。十一月戊子,尚書省 臣言:「昔世祖命皇子脫歡為鎮南王,居揚州。今其子 老章出入導衛,僭竊上儀。」敕遣官詰問,仍以所僭儀 物來上。從之。十二月己未,鎮南王老章僭擬儀衛,究 問有驗,召老章赴闕。

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封湘寧王,賜湘寧王及濟王印, 戒敕諸王,恪恭乃職。置湘寧王傅,罷諸王斷事官 按《元史仁宗本紀》,「四年春三月庚寅,即皇帝位於大 明殿。夏四月丁卯。改封親王迭里哥兒不花為湘寧 王,賜金印,食湘鄉州寧鄉縣六萬五千戶。夏六月乙 巳。戒敕諸王恪恭乃職。丙午,置湘寧王迭里哥兒不 花」王傅。冬十月辛卯,罷諸王斷事官。十二月乙未,賜 濟王朵列納印按《諸王表》:朵列納,大德十一年封 濟王,金印獸鈕。迭里哥兒不花,至大二年徙封湘寧 王,金印螭鈕。

仁宗皇慶元年改封濟王為吳王制諸王設王傅官賜衛王晉王及世祖諸皇子封戶罷諸王私第營繕並禁其宣旨各路

按《元史仁宗本紀》,皇慶元年「春正月戊午,制諸王設 王傅六員,銀印,其次設官四員,改封濟王朵列納為 吳王,賜衛王阿木哥慶元路定海縣六萬五千戶。二 月丙子,賜晉王也孫鐵木兒南康路戶六萬五千。」世 祖諸皇子也先鐵木兒福州路福安縣,脫歡之子不 荅失里福州路寧德縣、忽都魯鐵木兒之子泉州路 南安縣,愛牙赤之子邵武路光澤縣,戶並一萬三千 六百有四,食其歲賦。三月丁酉,罷諸王大臣私第營 繕。秋七月辛丑,禁諸王徑宣旨於各路。

皇慶二年秋九月戊申,「封脫歡為《安定王》,賜金印。冬 十月己卯,封不答滅里為《安德王》。」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按《諸王表》:「脫歡皇慶二年 封安定王,金印駝鈕。」

延祐二年封汝寧王及周王安王置汝寧王傅及斡羅溫孫王傅

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二年「夏四月辛丑,敕諸王分 地仍以流官為達魯花赤,各位所辟為副達魯花赤。 丙午,封諸王察八兒為汝寧王。六月己亥,置汝寧王 察八兒王傅官。秋七月甲寅,置諸王斡羅溫孫王傅 官四員。冬十一月甲戌,封和世」為周王賜金印 按《明宗本紀》。帝諱和世。武宗長子也。母曰仁獻章 聖皇后,亦乞烈氏。成宗大德三年,命武宗撫軍北邊。 帝以四年十一月壬子生。成宗崩。十一年,武宗入繼 大統,立仁宗為皇太子,命以次傳於帝。武宗崩,仁宗 立。延祐三年春,議建東宮。時丞相鐵木迭兒欲固位 取寵,乃議立英宗為皇太子,又與太后幸臣識烈門 譖帝於兩宮,浸潤久之,其計遂行。於是封帝為周王, 出鎮雲南,置常侍府官屬,以遙授中書左丞相禿忽 魯、大司徒斡耳朵、中政使尚家奴、山北遼陽等路蒙 古軍萬戶孛羅、翰林侍講學士教化等並為常侍,中 衛親軍都指揮使唐兀、兵部尚書賽罕八都魯為中 尉,仍置諮議、記室各二員,遣就鎮。延祐七年,仁宗崩, 英宗嗣立。至治三年八月癸亥,御史大夫鐵失等弒 英宗。晉王也孫鐵木兒自立為皇帝,改元泰定二年。 帝弟圖帖睦爾以懷王出居於建康。歲戊辰七月庚 午,泰定皇帝崩於上都。倒剌沙專權自用,踰月不立 君,朝野疑懼。時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留守京師,遂 謀舉義。八月甲午黎明,召百官集興聖宮,兵皆露刃 號於眾曰:「武皇有聖子二人,孝友仁文,天下歸心,大 統所在,當迎立之。」於是帝方遠在沙漠,猝未能至,慮 生他變,乃迎帝弟懷王於江陵。丁巳,懷王入京師,群 臣請正大統,固讓曰:「大兄在北,以長以德,當有天下。 必不得已,當明以朕志,播告中外。」九月,壬申,懷王即 位,是為文宗,改元天曆。詔天下曰:「謹俟大兄之至,以 遂朕固讓之心。」時倒剌沙在上都,立泰定皇帝子為 皇帝,遣兵犯大都。梁王王禪等兵次榆林,燕帖木兒 等帥師與戰,屢敗之,上都兵皆潰。十月辛丑,齊王月 魯帖木兒、元帥不花帖木兒以兵圍上都,倒剌沙乃 奉皇帝寶出降,兩京道路始通。於是文宗遣哈散及 撒迪等相繼來迎,朔漠諸王皆勸帝南還京師,遂發 北邊。二年正月乙丑,文宗復遣中書左丞躍里帖木 兒來迎。乙酉,撒迪等至,入見帝於行幄,以文宗命勸 進。丙戌,即位於和寧之北。按《宗室世系表》,仁宗皇 帝二子,長英宗皇帝,次安王兀都思不花,早隕無後。 按《諸王表》,和世延祐二年,封周王。兀都思不花, 延祐二年,封安王,金印,獸鈕。

延祐三年,置晉、周二王官屬,並改增「諸王分地、郡邑 佐貳官。」封玉龍鐵木兒為「保恩王。」

按《元史仁宗本紀》,「三年春正月丙午,增置晉王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