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白縹,朱質,青文織,長一丈六尺,百四十首,廣七寸。開 國縣子男、散縣子男,名號侯、開國鄉男,素朱綬,三采, 青赤白,朱質,白文織,長一丈四尺,百二十首,廣六寸。 凡綬,先合單紡為一絲,絲四為一扶,扶五為一首,首 五成一文。采純為質,首多者絲細,首少者絲麤。官有 綬者則有紛,皆長八尺,廣三寸,各隨綬色。若服朝服 則佩綬,服公服則佩紛。

文宣帝天保元年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及皇弟浚等十三人文襄帝二子皆為王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天保元年,夏六月辛巳,詔封 宗室高岳為清河王,高隆之為平原王,高歸彥為平 秦王,高思宗為上洛王,高長弼為廣武王,高普為武 興王,高子瑗為平昌王,高顯國為襄樂王,高叡為趙 郡王,高孝緒為循城王。癸未,詔封諸弟青州刺史浚 為永安王,尚書左僕射淹為平陽王,定州刺史浟為」 彭城王;儀同三司演為常山王;冀州刺史渙為上黨 王;儀同三司淯為襄城王;儀同三司湛為長廣王,湝 為任城王,湜為高陽王,濟為博陵王,凝為新平王,潤 為馮翊王,洽為漢陽王。秋七月辛亥,又詔封文襄皇 帝子孝琬為河間王,孝瑜為河南王。按《孝昭帝本 紀》,演,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魏元象 元年,封常山郡公。天保初,進爵為王,除大司馬,錄尚 書事。文宣崩,帝居楚中護喪事。幼主即位月餘,乃居 藩邸。乾明元年,詔帝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 書事。帝尋如晉陽,有詔,軍國大政咸諮決焉。廢帝恭 己以聽政,太皇太后尋下令廢少主,命帝統大業。 按《武成帝本紀》,帝諱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 之母弟也。元象中,封長廣郡公。天保初,進爵為王。皇 建二年,孝昭崩,遺詔徵帝入統大位。」

天保六年春三月丙申,封世宗二子:孝珩為《廣寧王》, 延宗為《安德王》。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云云。

天保十年,封皇子紹廉、紹義為王。廢帝即位,改建紹 仁、紹義、紹廉封國。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十年閏四月乙巳,封皇子紹 廉為長樂郡王。秋八月戊戌,封皇子紹義為廣陽郡 王。」按《廢帝本紀》,「十年十一月癸卯即帝位,十二月 戊戌,改封上黨王紹仁為漁陽王,紹義為范陽王,長 樂王紹廉為隴西王。」按列傳紹仁文宣子封西河王紹信文襄子封漁陽王存疑

廢帝乾明元年封文襄子孝珩長恭皆為王秋太皇太后令廢帝為濟南王文襄世宗諡孝珩文宣帝時已嘗封之至廢帝再封之也按北齊書廢帝本紀乾明元年春三月壬申封文襄

第二子孝珩為廣寧王,第三子長恭為蘭陵王。秋,八 月,壬午,太皇太后令廢帝為濟南王,令,食一郡。

武成帝大寧元年冬十一月乙卯封孝昭皇帝太子百年為樂陵郡王

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云云。

河清三年秋九月乙丑封皇子綽為南陽王儼為東平王

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云云。

後主天統二年封太上皇帝子儼等五人為王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天統二年「夏四月己亥,封太上 皇帝子儼為東平王,仁弘為齊安王,仁固為北平王, 仁英為高平王,仁光為淮南王。」儼為東平王後主再封之也 天統三年。太上皇帝詔封皇子仁機等六人為王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三年夏六月己未。太上皇帝詔 封皇子仁機為西河王。仁約為樂浪王。仁儉為潁川 王。仁雅為安樂王。仁統為丹陽王。仁謙為東海王。 天統五年。春二月己丑。改東平王儼為琅邪王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云云。

武平元年封孝昭帝子彥基等三人為王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武平元年「秋七月癸丑,封孝昭 皇帝子彥基為城陽王,彥康為定陵王,彥忠為梁郡 王。」

武平三年。春正月辛亥。追贈故琅邪王儼為楚王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云云。

北周

北周班爵五等,各置國官,一如周制。自普加開國之 外,又各視所授之職,以為加官,後亦增改無常。 按《隋書百官志》,「周太祖初據關內官名,未改魏號。及 方隅粗定,改創章程。命尚書令盧辯遠師周之建職, 其所制班序,外命諸公九命,諸侯八命,諸伯七命,諸 子六命,諸男五命;諸公之孤卿四命;侯之孤卿,公之 大夫」三命;子男之孤卿,侯伯之大夫,公之上士;再命; 子男之大夫,公之中士,侯伯之上士;一命;公之下士, 侯伯之中士,下士,子男之士不命。制度既畢,太祖以 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按《禮儀志》:三公諸侯皆金 印,方寸二分,高八分,龜鈕。七命已上銀,四命已上銅, 皆龜鈕。三命已上銅印銅鼻,其方皆寸,其高六分,文 曰「某公官之印。」諸公組綬,以黃、以白,以元,以纁,以紅、 以紫,以緅,以碧,以綠,九色;諸侯八色,自白以下;諸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