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賂陳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 手足皆見,宋人皆醢之。
僖王二年「春齊人陳人、曹人伐宋。」
按《春秋》莊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春,「諸侯伐宋。 齊請師於周。夏,單伯會之,取成於宋而還。」
惠王五年「冬十一月,曹伯射姑卒,子夷立。」
按:《春秋》莊公二十三年。
惠王六年春,葬「曹莊公。」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 於曹。
按:《春秋》莊公二十四年。
〈注〉羈,蓋曹世子也。先君既葬而不稱爵者,微弱不能自定。曹人以名赴赤,曹僖公也。蓋為戎所納,故曰「歸。」
按《公羊傳》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曹羈者 何?曹大夫也。曹無大夫,此何以書?賢也。何賢乎曹羈? 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 伯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 義也。赤歸于曹,郭公赤者何?曹無赤者,蓋郭公也。郭 公者何?失地之君也。按《穀梁傳》:冬,戎侵曹,曹羈出 奔陳。赤歸于曹郭公。赤蓋郭公也。何為名也?《禮》,諸侯 無外歸之義,外歸非正也。
按《史記曹叔世家》:「莊公三十一年卒,子釐公夷立。 惠王九年夏,曹殺其大夫。」
按《春秋》莊公二十六年。按《公羊傳二十六年》:「夏,曹 殺其大夫。」何以不名?眾也。曷為眾殺之?不死於曹君 者也。君死乎位曰滅。曷為不言其滅?為曹羈諱也。此 蓋戰也。何以不言戰?為曹羈諱也。按《穀梁傳》:夏,曹 殺其大夫而不稱名姓,無命大夫也。無命大夫而曰 大夫,賢也,為曹羈崇也。
惠王十五年,曹伯夷卒,子班立。
按《春秋》不書,按《史記曹叔世家》,「釐公九年卒,子昭 公班立。」
惠王十八年春正月,「齊師、宋師、曹伯次于聶北,救邢。」 夏六月,「邢遷于夷儀。齊師、宋師、曹師城邢。秋八月,齊 侯、宋公、魯侯、鄭伯、曹伯、邾人會于檉。」
按《春秋》僖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諸侯救邢。邢人 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 夏,邢遷于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災 討罪,禮也。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盟于犖,謀救鄭 也。
惠王二十一年春正月,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 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夏,及楚人盟 于召陵。冬十二月,齊「人、宋人、魯人、衛人、鄭人、許人、曹 人侵陳。」
按《春秋》僖公四年。按《左傳》: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 師侵蔡,蔡潰,遂伐楚,師進次于陘。夏,楚子使屈完如 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 之。屈完及諸侯盟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於陳 鄭之間,國必甚病。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 歸,其可也。」申侯曰:「善。」濤塗以告,齊侯許之。申侯見曰: 「師老矣!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若出於陳、 鄭之間,共其資糧,屝屨其可也。」齊侯說,與之虎牢,執 轅濤塗。秋,伐陳,討不忠也。冬,叔孫戴伯帥師,會諸侯 之師侵陳。陳成,歸轅濤塗。
惠王二十二年夏,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 男、曹伯會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 按《春秋》僖公五年,按《左傳》,五年夏會于首止,會王 太子鄭,謀寧周也。秋,諸侯盟。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 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於王命,而 懼其不朝於齊也,故逃歸不盟。
惠王二十三年「夏,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曹伯伐 鄭,圍新城。」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
按《春秋》僖公六年。按《左傳》,六年夏,諸侯伐鄭,以其 逃首止之盟故也。「圍新密」,鄭所以不時城也。秋,楚子 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乃還。
惠王二十四年「秋,曹伯班卒,子襄立。冬,葬曹昭公。」 按《春秋》僖公七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昭公九年卒,子共公襄立。」
惠王二十五年「春正月,王人會齊侯、宋公、魯侯、衛侯、 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于洮。」
按《春秋》僖公八年。按《左傳》,八年春,盟于洮,謀王室 也。鄭伯乞盟,請服也。襄王定位而後發喪。
襄王元年夏,王宰周公會齊侯、宋子、魯侯、衛侯、鄭伯、 許男、曹伯于葵丘。秋九月戊辰,諸侯盟于葵丘。 按《春秋》僖公九年,按《左傳》,九年夏會于葵丘,尋盟 且修好,禮也。王使宰孔賜齊侯胙。秋,齊侯盟諸侯于 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襄王五年「夏,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男、曹 伯會于鹹。秋,齊仲孫湫致諸侯戍周。」
按《春秋》,僖公十三年,仲孫湫不書。按《左傳》十三年 「夏,會于鹹,淮夷病杞故,且謀王室也。秋,為戎難故,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