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1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千石至者,奉漢法以治,端輒求其罪告之,亡罪者 詐藥殺之。所以設詐究變,彊足以拒諫,知足以飾非。 相、二千石從王治,則漢繩以法。故膠西小國,而所殺 傷二千石甚眾。立四十七年薨,無子,國除,地入於漢, 為膠西郡。

趙敬肅王彭祖

按《漢書》本傳:「趙敬肅王彭祖以孝景前二年立為廣 川王,趙王遂反,破後徙王趙。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 共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詭辯以中人,多內寵姬及子 孫。相二千石欲奉漢法以治,則害於王家。是以每相 二千石至,彭祖衣帛布單衣,自行迎除舍,多設疑事 以詐動之。得二千石失言,中忌諱輒書之。二千石欲」 治者,則以此迫劫,不聽,迺上書告之,及污以姦利事。 彭祖立六十餘年,相二千石無能滿二歲輒以罪去, 大者死,小者刑,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而趙王擅權,使 使即縣為賈人榷會,入多於國租稅,以是趙王家多 金錢,然所賜姬諸子亦盡之矣。彭祖不好治宮室,禨 祥好為吏,上書願督國中盜賊。常夜從走卒行徼邯 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莫敢留邯鄲。久之,太子 丹與其女弟及同產姊姦江充,告丹淫亂,又使人椎 埋攻剽,為姦甚眾。武帝遣使者發吏卒捕丹,下魏郡 詔獄,治罪至死。彭祖上書冤訟丹,願從國中勇敢擊 匈奴,贖丹罪。上不許。久之,竟赦出。後彭祖入朝,因帝 姊平陽隆慮公主求,復立丹為太子,上不許。彭祖取 江都,易王寵姬王建所姦淖姬者,甚愛之,生一男,號 淖子。彭祖以征和元年薨,諡敬肅王。彭祖薨時,淖姬 兄為漢宦者,上召問「淖子何如?」對曰:「為人多欲。」上曰: 「多欲不宜君國子民。」問武始侯昌,曰:「無咎無譽。」上曰: 「如是可矣。」遣使者立昌,是為頃王,十九年薨。子懷王 尊嗣,五年薨,無子,絕二歲。宣帝立尊弟高,是為哀王, 數月薨。子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子隱嗣,王莽時絕。 初,武帝復以親親故,立敬肅王小子偃為平干王,是 為頃王,十一年薨。子繆王元嗣,二十五年薨。大鴻臚 禹奏:「元前以刃賊殺奴婢,子男殺謁者,為刺史所舉 奏,罪名明白。病先令,令能為樂。奴婢從死,迫脅自殺 者凡十六人,暴虐不道。故《春秋》之義,誅君之子,不宜 立元,雖未伏誅,不宜立嗣。」奏可,國除。按《江充傳》,江 充字次倩,趙國邯鄲人也。充本名齊,有女弟,善鼓琴 歌舞,嫁之趙太子丹。齊得幸於敬肅王,為上客。久之, 太子疑齊以己陰私告王,與齊忤,使吏逐捕齊不得, 收繫其父兄,按驗皆棄市。齊遂絕跡亡,西入關,更名 充,詣闕告太子丹與同產姉及王後宮姦亂,交通郡 國豪猾,攻剽為姦,吏不能禁。書奏,天子怒,遣使者詔 郡發吏卒圍趙王宮,收捕太子丹,移繫魏郡詔獄,與 廷尉雜治,法至死。趙王彭祖,帝異母兄也,上書訟太 子辠,言「充逋逃小臣,苟為姦譌,激怒聖朝,欲取必於 萬乘,以復私怨,後雖烹醢,計猶不悔。臣願選從趙國 勇敢士,從軍擊匈奴,極盡死力,以贖丹罪。」上不許,竟 敗趙太子。

中山靖王勝

按《漢書》本傳:「中山靖王勝以孝景前三年立。武帝初 即位,大臣懲吳楚七國行事,議者多冤。晁錯之策,皆 以諸侯連城數十,泰彊欲稍侵削,數奏暴其過惡。諸 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 者,為盤石宗也。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 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多自以侵冤。建元三年,代」 王登、長沙王發、中山王勝、濟川王明來朝。天子置酒, 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臣聞悲者不可為絫 欷,思者不可為歎息。故高漸離擊筑易水之上,荊軻 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嘗君為之於邑。今 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夫 眾喣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虎,十夫橈椎。」是以文王 拘於牖里,孔子阨於陳、蔡,此乃烝庶之成風,增積之 生害也。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叢輕折軸,羽翮飛肉,紛驚逢羅,潸然出涕。臣聞白日 曬光,幽隱皆照;明月曜夜,蚊槀宵見。然雲蒸列布,杳 冥晝昏,塵埃抪覆,昧不見泰山。何則?物有蔽之也。今 臣壅閼不得聞,讒言之徒蜂生,道遼路遠,曾莫為臣 聞,臣竊自悲也。臣聞社鼷不灌,屋鼠不薰。何則?所托 者然也。臣雖薄也,得蒙肺腑,位雖卑也,得為東藩,屬 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 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郤,骨肉冰釋,斯伯奇所以流 離,比干所以橫分也。《詩》云:「我心憂傷,惄焉如擣。」假寐 永嘆,「唯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臣之謂也。」具以 吏所侵聞。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 事,加親親之恩焉。其後更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 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輒別屬漢郡。 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勝,為人樂酒 好內,有子百二十餘人,常與趙王彭祖相非,曰:「兄為 王,專代吏治事。王者當日聽音樂,御聲色。」趙王亦曰 「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稱為藩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