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1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君次於郊郢,以禦四邑,我以銳師宵加於鄖,鄖有虞 心而恃其城,莫有鬥志,若敗鄖師,四邑必離』。莫敖曰: 『盍請濟師於王』?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 君之所聞也。成軍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 「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於蒲騷,卒盟而還。 莊王七年春三月,楚子伐隨,卒于師。隨人懼,行成,楚 人與盟而退。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莊公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 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將齊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 蕩』。鄧曼歎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其知 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蕩王心焉。若師徒無虧, 王薨於行,國之福也』。」王遂行,卒於樠木之下。令尹鬥 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營軍臨隨,隨人懼行成,莫敖 以王命入盟隨侯,且請為會於漢。汭而還,濟漢而後 發喪。

襄王十二年冬楚人伐隨。

按《春秋》僖公二十年。按《左傳》二十年:「隨以漢東諸 侯叛楚。冬,楚鬥穀於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

敬王十四年,冬十一月庚辰,吳入郢,楚子奔隨。 按《春秋》定公四年,「楚子奔隨」不書。按《左傳》,四年冬, 吳伐楚,「十一月庚辰,吳入郢,鬥辛與其弟巢以王奔 隨。吳人從之,謂隨人曰:『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 之。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周室何罪?君若 顧報周室,施及寡人,以獎天衷,君之惠也』。」漢陽之田, 君實有之。楚子在公宮之北,吳人在其南。子期似王, 逃王而己為王,曰:「以我與之,王必免。」隨人卜與之,不 吉,乃辭。吳曰:「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楚實存之,世 有盟誓,至於今未改。若難而棄之,何以事君?執事之 患,不唯一人。若鳩,楚竟敢不聽命?」吳人乃退。鑪金初 宦於子期氏,實與隨人要言。王使見,辭曰:「不敢以約 為利。」王割子期之心,以與隨人盟。

敬王二十六年春正月,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 按《春秋》哀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楚子圍蔡,報柏 舉也。里而栽,廣丈,高倍夫屯,晝夜九日,如子西之素。 蔡人男女以辨,使疆於江、汝之間而還。蔡於是乎請 遷於吳。

《周》同姓有厲國。

按《路史》,「厲姬國也。」

襄王七年秋齊師、曹師伐厲。

按《春秋》僖公十五年。按《左傳》十五年「春,楚人伐徐」, 徐即諸夏故也,「秋伐厲以救徐也。」

厲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厲鄉。

襄王八年夏齊伐厲不克。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僖公十六年「夏,齊伐厲,不克, 救徐而還。」

周同姓有穀國。

按《路史》:「穀,姬國也。」

桓王十五年夏,穀伯綏朝于魯。

按《春秋》「桓公七年。」按《左傳》「七年春,穀伯鄧侯來朝。」 名賤之也。

穀國在南鄉筑陽縣北。僻陋小國,賤之,禮不足,故書名。以春來夏,乃行朝禮,故書「夏。」

按《公羊傳》「何以名?失地之君也。其稱侯朝何?貴者無 後,待之以初也。」

《周》同姓有「滑國。」

按《路史》:「滑,姬國也。」

僖王四年「冬十二月,齊侯、宋公、魯侯、陳侯、衛侯、鄭伯、 許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按《春秋莊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夏,諸侯伐鄭。」 「冬,同盟于幽,鄭成也。」

滑國都費河南緱氏縣。

襄王十二年夏鄭人入滑。

按《春秋》僖公二十年。按《左傳》二十年春,「滑人叛鄭 而服於衛。夏,鄭公子士洩、堵寇帥師入滑。」

襄王十六年春三月,鄭人伐滑。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鄭之入滑也,滑人聽命,師還。 又即衛。僖公二十四年「春三月,鄭公子士洩、堵俞彌 帥師伐滑。王使伯服游孫伯如鄭請滑。」鄭伯怨惠王 之入而不與厲公爵也,又怨襄王之與衛滑也,故不 聽王命而執二子,以狄伐鄭。

按《國語》,襄王十三年,鄭人伐滑,王使游孫伯請滑,鄭 人執之。王怒,將以翟伐鄭。富辰諫曰:「不可。人有言曰: 『兄弟讒鬩,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詩曰:『兄弟鬩於牆,外 禦其侮』。若是,則鬩乃內侮,而雖鬩不敗親也。鄭在天 子,兄弟也。鄭武莊有大勳力於平、桓,凡我周之東遷, 晉、鄭是依,子頹之亂,又鄭之由定。今以小忿棄之,是 以小怨置大德也,無乃不可乎?且夫兄弟之怨,不徵 於它,徵於它,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義棄親。即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