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2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東海恭王彊

按《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 生東海恭王彊、沛獻王輔、濟、南安王康、阜陵質王延、 中山簡王焉。許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顯宗、東 平憲王蒼、廣陵思王荊、臨淮懷公衡、琅邪孝王京。」 按本傳:「東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為后。彊為 皇太子十七年而郭后廢。彊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 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光武不忍,遲回者數 歲,乃許焉。十九年,封為東海王,二十八年,就國。帝以 彊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合二 十九縣,賜虎賁旄頭,宮殿設鐘簴之縣,擬於乘輿。彊 臨之國,數上書讓還東海,又因皇太子固辭,帝不許, 深嘉歎之,以彊章宣示公卿。初,魯恭王好宮室,起靈 光殿,甚壯麗,是時猶存,故詔彊都魯。中元元年入朝, 從封岱山,因留京師。明年春,帝崩。冬,歸國。永平元年, 彊病,顯宗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詔沛 王輔、濟南王康、淮陽王延詣魯。及薨,臨命,上疏謝曰: 「臣蒙恩,得備蕃輔,特受二國宮室禮樂,事事殊異,巍 巍無量,訖無報稱。而自脩不謹,連年被疾,為朝廷憂 念。皇太后陛下哀憐臣彊,感動發中,數遣使者,太醫 令丞、方伎、道術,絡驛不絕。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臣 內自省視,氣力羸劣,日夜浸困,終不復望見闕庭,奉 承帷幄,孤負重恩,銜恨黃泉。身既天命孤弱,復為皇 太后陛下憂慮,誠悲誠慚。」息政,小人也,猥當襲臣後, 必非所「以全利之也。誠願還東海郡。天恩愍哀,以臣 無男之故,處臣三女小國侯,此臣宿昔常計。今天下 新罹大憂,惟陛下加供養。皇太后數進御餐,臣彊困 劣,言不能盡意,願並謝諸王,不意永不復相見也。」天 子覽書悲慟,從太后出,幸津門亭發哀,使大司空持 節護喪事,大鴻臚副宗正、將作大匠視喪事,贈以殊 禮,升龍旄頭、鸞輅、龍旂、虎賁百人。詔楚王英、趙王栩、 北海王興、館陶公主、比陽公主及京師親戚、四姓夫 人、小候皆會葬。帝追惟彊深執謙儉,不欲厚葬以違 其意,於是特詔中常侍杜岑及《東海傅相》曰:「王恭謙 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 瓦器,物減於制,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將作大匠留 起陵廟。彊立十八年,年三十四。子《靖王政》嗣。

沛獻王輔

按《後漢書》本傳:「沛獻王輔,建武十五年,封右馮翊公。 十七年,郭后廢為中山太后,故徙輔為中山王,并食 常山郡。二十年,復徙封沛王。時禁網尚疏,諸王皆在 京師,競修名譽,爭理四方賓客。壽光侯劉鯉,更始子 也,得幸於輔。鯉怨劉盆子害其父,因輔結客報殺盆 子兄故式侯恭。輔坐繫詔獄,三日乃得出。自是後,諸」 王賓客多坐刑罰,各循法度,二十八年就國。中元二 年,封輔子寶為沛侯。永平元年,封寶弟嘉為僮侯。輔 矜嚴有法度,好經書,善說京氏《易》《孝經》《論語傳》及圖 讖,作《五經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在國謹節,終始如 一,稱為賢王。顯宗敬重,數加賞賜。立四十六年薨,子 釐王定嗣。

楚王英

按《後漢書》本傳:「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為楚公,十 七年進爵為王,二十八年就國。母許氏無寵,故英國 最貧小。三十年,以臨淮之取慮、須昌二縣益楚國。自 顯宗為太子時,英常獨歸附太子,太子特親愛之。及 即位,數受賞賜。永平元年,特封英舅子許昌為龍舒 侯。英少時好游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 屠,齋戒祭祀。八年,詔令天下死罪皆入縑贖。英遣郎 中令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國相曰:「託在蕃輔,過惡 累積,歡喜天恩,奉送縑帛,以贖愆罪。」國相以聞,詔報 曰:「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 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 門之盛饌。」因以班示諸國中傅。英後遂大交通方士, 作金龜玉鶴,刻文字以為符瑞。十三年,男子燕廣告 英與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圖書,有逆謀。事下案驗。 有司奏:「英招聚姦猾,造作圖讖,擅相官秩,置諸侯王、 公、將軍、二千石,大逆不道,請誅之。」帝以親親不忍,乃 廢英,徙丹陽涇縣,賜湯沐邑五百戶,遣大鴻臚持節 護送,使伎人、奴婢、工技鼓吹悉從。得乘輜軿,持兵弩, 行道射獵,極意自娛。男女為侯主者,食邑如故。楚太 后勿上璽綬,留住楚宮。明年,英至丹陽,自殺。立三十 三年,國除。詔遣光祿大夫持節弔祠,贈賵如法。加賜 列侯印綬,以諸侯禮葬於涇。遣中黃門占護,其妻子 悉出楚官屬,無辭語者。制詔許太后曰:「國家始聞楚 事,幸其不然。既知審實,懷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 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顧太后,竟不自免。此天命也,無 可奈何!太后其保養幼弱,勉彊飲食,諸許願王富貴, 人情也。已詔有司出其有謀者,令安田宅。」於是封燕、 廣為折姦侯。《楚獄》遂至累年,其辭語相連。自京師親 戚、諸侯、州郡豪傑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 千數。十五年,帝幸彭城,見許太后及英妻子於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