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見。今改元之後,年饑人流,此朕之不德,感應所致。 又冬春旱甚,所被尤廣,雖內用克責,而不知所定。得 王深策,快然意解。《詩》不云乎?「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 見君子,我心則降。」思惟嘉謀,以「次奉行,冀蒙福應,彰 報至德。」特賜王錢五百萬。後帝欲為原陵、顯節陵起 縣邑,蒼聞之,遽上疏諫曰:「伏聞當為二陵起立郭邑, 臣前頗謂道路之言,疑不審實。近令從官古霸問涅 陽主疾,使還,乃知詔書已下。竊見光武皇帝躬履儉 約之行,深睹始終之分,勤勤懇懇,以葬制為言,故營 建陵地,具稱古」典。詔曰:「無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 已。」孝明皇帝大孝無違,奉承貫行,至於自所營創,尤 為儉省,謙德之美,於斯為盛。臣愚以園邑之興,始自 彊秦。古者丘隴且不欲其著明,豈況築郭邑,建都郛 哉!上違先帝聖心,下造無益之功,虛費國用,動搖百 姓,非所以致和氣,祈豐年也。又以吉凶俗數言之,亦 「不欲無故繕修丘墓,有所興起。考之古法則不合,稽 之時宜則違人,求之吉凶復未見其福。陛下履有虞 之至性,追祖禰之深思,然懼左右過議,以累聖心。臣 蒼誠傷二帝純德之美不暢於無窮也,惟蒙哀覽。」帝 從而止。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問,蒼悉心以 對,皆見納用。三年,帝饗衛士於南宮,因從皇太后周 行掖庭池閣,乃閱陰太后舊時器服,愴然動容,乃命 留五時衣各一襲,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篋,餘悉分布 諸王主及子孫在京師者各有差。特賜蒼及琅邪王 京《書》曰:「中大夫奉使,親聞動靜,嘉之何已!歲月騖過, 山陵浸遠,孤心悽愴,如何如何!」間饗衛士於南宮,因 閱視舊時衣物,聞於師曰:「其物存,其人亡,不言哀而 哀自至」,信矣。惟王孝友之德,亦豈不然。今送光烈皇 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篋,可時奉瞻,以慰凱風寒 泉之思。又欲令後生子孫,得見先后衣服之製。今魯 國孔氏尚有仲尼車輿冠履,明德盛者光靈遠也。其 光武皇帝器服,中元二年已賦諸國,故不復送。并遺 宛馬「一匹,血從前髆上小孔中出。嘗聞武帝歌,『天馬 霑赤汙』,今親見其然也。頃反虜尚屯,將帥在外,憂念 遑遑,未有間寧。願王寶精神,加供養。」苦言至戒,望之 如渴。六年冬,蒼上疏求朝。明年正月,帝許之,特賜裝 錢千五百萬,其餘諸王各千萬。帝以蒼冒涉寒露,遣 謁者賜貂裘,及大官食物珍果,使大鴻臚竇固持節 郊迎。帝乃親自循行邸第,豫設帷床,其錢帛器物,無 不充備。下詔曰:「《禮》云:『伯父歸寧乃國』。《詩》云『叔父建爾 元子』。敬之至也。昔蕭相國加以不名,優忠賢也,況兼 親尊者乎!其沛、濟南、東平、中山四王讚皆勿名。」蒼既 至,升殿乃拜,天子親答之。其後諸王入宮,輒以輦迎, 至省閣乃下。蒼以受恩過禮,情不自寧,上疏辭曰:「臣 聞貴有常尊,賤有等威,卑高列序,上下以理。陛下至 德廣施,慈愛骨肉。既賜奉朝請,咫尺天儀,而親屈至 尊,降禮下。臣。每賜讌,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 典故。臣惶怖戰慄,誠不自安。每會見,踧踖無所措置, 此非所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帝省奏歎息,愈褒貴 焉。舊典,諸王女皆封鄉主,乃獨封蒼五女為縣公主。 三月,大鴻臚奏遣諸王歸國。帝特留蒼,賜以祕書《列 僊圖》、道術祕方。至八月,飲酎畢,有司復奏遣蒼,乃許 之。手詔賜蒼曰:「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為親疏,然數 見顏色,情重昔時。念王久勞,思得還休,欲署大鴻臚 奏,不忍下筆,顧授小黃門。中心戀戀,惻然不能」言。於 是車駕祖送,流涕而訣。復賜乘輿服御珍寶輿馬錢 布,以億萬計。蒼還國疾病,帝馳遣名醫小黃門侍疾, 使者冠蓋不絕於道。又置驛馬,千里傳問起居。明年 正月,薨。詔告中傅封上蒼自建武以來章奏及所作 書記賦頌七言別字歌詩,並集覽焉。遣大鴻臚持節 五官中郎將副監喪及將作使者凡六人。令四姓小 侯、諸國王主悉會詣東平奔喪,賜錢前後一億,布九 萬匹。及葬,《策》曰:「惟建初八年三月己卯,皇帝曰:『咨王 丕顯,勤勞王室,親受策命,昭於前世。出作蕃輔,克慎 明德,率禮不越,傳聞在下。昊天不弔,不報上仁,俾屏 余一人,夙夜煢煢,靡有所終。今詔有司,加賜鸞輅乘 馬,龍旂九旒,虎賁百人,奉送王行。匪我憲王,其孰離 之?魂而有靈,保茲寵榮。嗚呼哀哉』!」立四十五年,子懷 王忠嗣。明年,帝乃分東平國封忠弟尚為任城王,餘 五人為列侯。忠立十一年薨,子孝王敞嗣。元和三年, 行東巡狩,幸東平宮。帝追感念蒼,謂其諸子曰:「思其 人,至其鄉,其處在,其人亡。」因泣下沾襟。遂幸蒼陵,為 陳虎賁、鸞輅、龍旂以章顯之。祀以太牢,親拜祠坐,哭 泣盡哀,賜御劍於陵前。初,蒼歸國,驃騎時吏丁牧、周 栩以蒼敬賢下士,不忍去之,遂為王家大夫,數十年, 事祖及孫。帝聞,皆引見於前,既愍其淹滯,且欲揚蒼 德美,即皆擢拜議郎。牧至齊相,栩至上蔡令。永元十 年,封蒼孫梁為矜陽亭侯,敞弟六人為列侯。敞喪母 至孝,國相陳珍上其《行狀》。「永寧元年,鄧太后增邑五 千戶,又封蒼孫二人為亭侯。」敞立四十八年薨,子頃 王端嗣。立四十七年薨,子凱嗣。立四十一年,魏受禪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2 (1700-1725).djvu/7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