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邁是好山水人,本無道術,斯事豈所能判。但殿下 德厚慶深,宜隆奕世之緒。當從《扈謙》之言,以存廣接 之道。」帝然之,更加採納。又數年無子,乃令善相者召 諸愛妾而示之,皆云非其人,又悉以諸婢媵示焉。時 后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崑崙。 既至,相者驚云:「此其人也。」帝以大計,召之侍寢后,數 夢兩龍枕膝,日月入懷,意以為吉祥,向《儕類》說之。帝 聞而異焉。遂生孝武及會稽文孝王、鄱陽長公主。及 孝武帝初即位,尊為淑妃。

《汝南王亮傳》:「咸寧初,以扶風池陽四千一百戶為太 妃伏氏湯沐邑,置家令丞僕,後改食南郡枝江。太妃 有小疾,祓于洛水。亮兄弟三人侍從,並持節鼓吹,震 耀洛濱。武帝登凌雲臺望見曰:『伏妃可謂富貴矣』!」 《魏書張普惠傳》:「世宗初,任城王澄為安西將軍、雍州 剌史,啟普惠為府錄事參軍。澄遭太妃憂,臣僚為立 碑」頌,題碑欲云康王元妃之碑。澄訪于普惠,答曰:「『謹 尋朝典,但有王妃而無元字。魯夫人孟子稱元妃』者, 欲下與繼室聲子相對。今烈懿太妃作配先王,更無 聲子、仲子之嫌,竊謂不假元字以別名位,且以氏配 姓,愚以為在生之稱,故《春秋》『夫人姜氏至自齊』。既葬, 以諡配姓,故《經》書『葬我小君文姜氏』。又」曰「『來歸夫人 成風之襚』,皆以諡配姓。古者婦人從夫諡,今烈懿太 妃德冠一世,故特蒙褒錫,乃萬代之高事,豈容于定 名之重而不稱烈懿乎!」澄從之。

《廣平王洛侯子匡傳》:「匡為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匡 奏:親王及始藩、二藩王妻,悉有妃號,而三藩已下,皆 謂之妻,上不得同為妃名,而下不及五品已上,有命 婦之號,竊為疑。詔曰:『夫貴于朝,妻榮于室,婦女無定, 升從其夫。三藩既啟王封,妃名亦宜同等。妻者,齊也, 理與己齊,可從妃例』。」自是三藩王妻名號始定。 《北史·隋秦孝王俊傳》:「俊鎮廣陵,轉并州總管,二十四 州諸軍事,盛治宮室,窮極侈麗。俊有巧思,每親運斤 斧工巧之器,飾以珠玉,為妃作七寶羃籬,又為水殿, 香塗粉璧,玉砌金階,梁柱楣棟之間,周以明鏡,間以 寶珠,極榮飾之美,每與賓客妓女絃歌于其上。俊頗 好內,妃崔氏性妬,甚不平之,遂以瓜中進」毒,俊由是 遇疾,徵還京師。上以其奢縱,免官,以王就第。歲餘,疾 篤。《開皇》二十年六月,薨於秦邸。帝及后往視,見大蜘 蛛、大《蛷螋》從枕頭出,求之不見。窮之,知妃所為也。俊 所為侈麗之物,悉令焚之。妃《崔氏》,以《毒王》之故,下詔 廢絕,賜死于其家。

《唐書元宗貴妃楊氏傳》:楊氏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 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 宜充掖庭,遂召納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 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

《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傳》:天寶中,帝為廣平王。時貴 妃楊氏外家,貴冠戚里。祕書少監崔峋妻韓國夫人, 以其女女皇孫為妃。妃生子偲,所謂「召王」者。妃倚母 家,頗驕媢。諸楊誅,禮寖薄。及薨,后以姝艷進,居常專 夜。

《憲宗懿安皇后郭氏傳》:郭氏,汾陽王子儀之孫,父曖, 尚昇平公主,實生后。憲宗為廣陵王,聘以為妃。順宗 以其家有大功烈,而母素貴,故禮之,異諸婦,是生穆 宗。

《宋史章獻明肅劉皇后傳》:「后先家太原,後徙益州,為 華陽人。祖延慶,在晉、漢間為右驍衛大將軍。父通,虎 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從征太原,道卒。后,通第二女 也。初,母龐夢月入懷,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 孤,鞠于外氏,善播鞀。蜀人龔美者,以鍛銀為業,攜之 入京師,后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國夫人性嚴整」, 因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宮,指使 張耆家。太宗崩,真宗即位,入為美人。以其無宗族,乃 更以「美」為兄弟,改姓劉。大中祥符中,為修儀、進德妃。 自章穆崩,真宗欲立為皇后,大臣多以為不可,帝卒 立之。

《高宗憲節邢皇后傳》:「后開封祥符人。父煥,朝請郎。高 宗居康邸,以婦聘之,封嘉國夫人。王出使,夫人留居 蕃衍宅。金人犯京師,夫人從三宮北遷。上皇遣曹勛 歸,夫人脫所御金環,使內侍持付勛曰:『幸為吾白大 王,願如此環,得早相見也』。王憐之。及即位,遙冊為皇 后,官后親屬二十五人。紹興九年,后崩于五國城,年」 三十四。金人祕之,高宗虛中宮以待者十六年。 《憲聖慈烈吳皇后傳》:「后,開封人,父近,以后貴,累官武 翼郎,贈太師,追封吳王,諡宣靖。近嘗夢至一亭,扁曰 『侍康』」,傍植芍藥,獨放一花,殊妍麗可愛,花下白羊一, 近寤而異之。后以乙未歲生,方產時,紅光徹戶外。年 十四,高宗為康王,被選入宮,人謂侍康之徵。

《癸辛雜識》:濟王夫人吳氏,恭聖太后之姪孫也,性極 妬忌。王有寵姬數人,殊不能容,每入禁中,必察之。楊 后具言王之短,無所不至。一日內宴后以水精雙蓮 花一枝,命王親為夫人簪之,且戒其夫婦和睦。未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