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7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斬孝伯、豫首會稽聞西軍稍近,將士多奔亡,覬不能 復制。二十日,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覬以東西交逼, 憂遽不知所為。其夕率千餘人聲云東討,實趣石 先已具船海浦,值湖涸不得去,眾叛都盡,門生載以 小船,竄於山村。偽車騎從事中郎張綏先遣人於 錢唐詣喜歸誠,及覬走,綏閉封倉庫,以待王師。二十 一日,晏至郡,入自北門,囚綏付作部,其夜殺之。執尋 陽王子房於別署,縱兵大掠,府庫空盡。若邪村民錄 送偽龍驤將軍、車騎中兵參軍軍主孔叡,將斬之。叡 曰:「吾年已過立,未霑官伍,蒙知己之顧,以身許之。今 日就死,亦何所恨!」含笑就戮。孔璪叛投門生陸林夫, 林夫斬首送之。二十二日,山民縛覬送晏,晏謂之 曰:「此事孔璪之為,無豫卿事。可作首辭,當相為申上。」 覬曰:「江東處分,莫不由身,委罪求活,便是君輩行意 耳。」晏乃斬之東閤外,臨死求酒,曰:「此是平生所好。」時 年五十一。顧琛、王曇生、袁標等並詣喜歸罪,喜皆宥 之。琛子寶,素與父相失,自縊死。東軍主凡七十六人, 於陳斬十七人,其餘皆原宥。初,遣庾業向會稽,追使 奉朝請孫長度送仗與之,并令召募。行達晉陵,袁標 就其求仗,長度不與,為標所殺。追贈給事中。先是,鄧 琬遣臨川內史張淹自南路出東陽,淹遣龍驤將軍 桂遑、征西行參軍劉越緒屯據定陽縣。巴陵王休若 遣沈思仁討之。思仁遣軍主崔公烈攻其營,斬幢主 朱伯符首。桂遑劉越緒諸軍並奔逸。晉安太守劉瞻 據郡同逆,建安內史趙道生起義討之,聚徒未合。七 月,思仁遣軍主姚宏祖、鮑伯奮、應寄生等討破瞻,斬 之於羅江縣。鄧琬先遣新安太守楊伯子及軍主任 獻子襲黟縣,縣令吳茹公固守,力不敵,棄城走。伯子 等屯㨿縣城。茹公與臺軍主丘敬文、李靈賜、蕭伯壽 等攻圍彌時,八月乃剋,斬伯子、獻子首。張淹屯軍上 饒縣,聞劉胡敗,軍副鄱陽太守費曇欲圖之,詐云「得 鄧琬信,急宜諮論」,欲因此斬淹。淹素事佛,方禮佛,不 得時進。曇復誑云捕虎,借大鼓及仗士二百人,淹信 而與之。曇因率眾入山饗士,約誓,揚言虎走城西,鳴 鼓大呼,直來趣城,城門守衛悉委仗觀之。曇率眾突 入,淹正禮佛,聞難走出,因斬首。

南齊

孔稚珪

按《南齊書》本傳,「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也。祖道隆, 位侍中。父靈產,泰始中罷晉安太守,有隱遁之懷。於 禹井山立館,事道精篤。吉日於靜屋四向朝拜,涕泗 滂沱。東出過錢塘北郭,輒於舟中遙拜杜子恭墓。自 此至都,東向坐,不敢背側。元徽中,為中散、大中大夫, 頗解星文,好術數。太祖輔政,沈攸之起兵,靈產密白」 太祖曰:「攸之兵眾,雖彊以天時冥數而觀,無能為也。」 太祖驗其言,擢遷光祿大夫,以簏盛靈產上靈臺,令 其占候餉。靈產白羽扇,素隱几曰:「君性好古,遺君古 物。」稚珪少學涉有美譽,太守王僧虔見而重之,引為 主簿。州舉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 尚書殿中郎。太祖為驃騎,以稚珪有文翰,取為記室 參軍,與江淹對掌辭筆。遷正員郎,中書郎,尚書左丞。 父憂去官,與兄仲智還居父山舍。仲智妾李氏驕妒 無禮,稚珪白太守王敬則殺之。服闋,為司徒從事中 郎,州治中、別駕從事史,本郡中正。永明七年,轉驍騎 將軍,復領左丞,遷黃門郎,左丞如故。轉太子中庶子, 廷尉。江左相承,用晉世《張、杜律》二十卷。世祖留心法 令,數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七年,尚書刪定 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曰:「臣尋《晉律》,文簡辭約,旨 通大綱,事之所質,取斷難釋。張、裴、杜預,同注一章,而 生殺永殊。自晉泰始以來,唯斟酌參用,是則吏挾威 福之勢,民懷不對之怨,所以溫舒獻辭於失政,絳侯 忼慨而興歎。」皇運革祚,道冠前王。陛下紹興,光開帝 業,下車之痛,每惻上仁,滿堂之悲,有矜聖思。爰發德 音,刪正刑律,敕臣集定張杜二注,謹礪愚蒙,盡思詳 撰,削其煩害,錄其允衷。取《張注》七百三十一條,杜注 七百九十一條,或二家兩釋,於義乃備者,又取一百 七條;其注相同者,取一百三條,集為一書,「凡一千五 百三十二條,為二十卷。請付外詳校,擿其違謬。」從之。 於是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有輕重處。竟陵王子 良下意,多使從輕。其中朝議不能斷者,制旨平決。至 九年,稚珪上表曰:「臣聞匠萬物者,以繩墨為正;馭大 國者,以法理為本。是以古之聖王,臨朝思理,遠防邪 萌,深杜姦漸,莫不資法理」以成化,明刑賞以樹功者 也。伏惟陛下躡曆登皇,乘圖踐帝,天地更築,日月再 張,五禮裂而復縫,《六樂》頹而爰緝,乃發德音,下明詔, 降恤刑之文,申慎罰之典,敕臣與公卿八座,共刪注 律,謹奉聖旨諮審。司徒臣子良稟受成規,創立條緒, 使兼監臣宋躬、兼平臣王植等抄撰同異,定其去取, 詳議八座裁正,大司馬臣嶷,其中洪疑大議,眾論相 背者,聖照元覽,斷自天筆,始就成立《律文》二十卷,《錄 敘》一卷,凡二十一卷。今以奏聞,請付外施用,宣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