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8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下,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後遂名其山為「徐山。」山上 立石室,有神靈,民人祈禱,今皆見存。

按《通鑑前編》:「穆王十有三年,王西征。十有七年,王西 征。徐戎作亂,王歸征徐戎,克之。」按通鑑前編十有三年王西征下引竹書

《紀年》曰:「穆王十有三年,西征于青鳥之所憩。」 又云:「十有七年,王西征,徐戎作亂,王歸征徐戎,克之。」 下引《竹書紀年》云:「穆王十七年,王西征。」 遂引《史記》蜚廉造父事,是以見西王母在十三年,伐徐在十七年也。今按《竹書》原文則伐徐在十四年,見西王母在十七年。前編既引《竹書》為據,而年又舛訛,今改正之。

穆王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帥師敗荊人於泲。」 按《竹書紀年》云云。

惠王九年「秋魯侯會宋人齊人伐徐。」

按:《春秋》莊公二十六年。

惠王二十年春,徐人取舒。

按:《春秋》僖公三年。

徐國在下邳僮縣東南。舒國,今廬江舒縣。勝國而不用大師,亦曰取。舒,楚之同類,《詩》所謂「荊舒」者也。徐附齊,故為齊取楚之與國。

襄王七年春正月,楚人伐徐。「三月,齊侯、宋公、魯侯、陳 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諸侯之 大夫救徐。冬,楚人敗徐于婁林。

按《春秋》僖公十五年。 按《左傳》,十五年,春,楚人伐徐, 徐即諸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尋葵丘之盟,且救徐 也。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諸侯次于匡以 待之。」秋,齊師、曹師伐厲以救徐。冬,楚敗徐于婁林。徐 恃救也。

襄王八年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僖公十六年「夏,齊伐厲,不克, 救徐而還。」

襄王九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按《春秋》僖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春,「齊人為徐 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

「《英氏》,楚與國。」婁林役,在十五年。

襄王三十二年冬,徐伐莒。

按《春秋文公七年》。按《左傳》七年,「徐伐莒,莒人來請 盟,穆伯如莒蒞盟。」

景王七年「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 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于申。楚人執 徐子。」

按《春秋》昭公四年。按《左傳》,四年「春,楚子使椒舉如 晉求諸侯,晉侯許之。夏,諸侯如楚。六月丙午,楚子合 諸侯于申。徐子,吳出也,以為貳焉,故執諸申。」

景王八年「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 人伐吳。」

按:《春秋》昭公五年。

景王九年秋九月,楚伐徐。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昭公六年:「秋九月,徐儀楚聘 于楚,楚子執之,逃歸,懼其叛也,使薳洩伐徐。吳人救 之。令尹子蕩帥師伐吳,師于豫章而次于乾谿。吳人 敗其師于房鍾,獲宮廄尹棄疾。子蕩歸罪于薳洩而 殺之。」

景王十九年春,齊侯伐徐。

按《春秋》昭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春,齊侯伐徐。 楚子聞蠻氏之亂也,與蠻子之無質也,使然丹誘戎 蠻子嘉殺之,遂取蠻氏,既而復立其子焉,禮也。二月 丙申,齊師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會 齊侯,盟于蒲隧,賂以甲父之鼎。叔孫昭子曰:「諸侯之 無伯害哉?齊君之無道也!興師而伐遠方,會之,有成 而」還,莫之亢也,無伯也夫。《詩》曰:「宗周既滅,靡所止戾。」 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其是之謂乎!

敬王五年「夏四月,吳公子掩餘奔徐。」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春,吳子欲因 楚喪而伐之,使公子掩餘、公子燭庸帥師圍潛。楚莠 尹然、工尹麇帥師救潛,左司馬沈尹戌帥都君子與 王馬之屬以濟師,與吳師遇於窮,令尹子常以舟師 及沙汭而還。左尹郤宛、工尹壽帥師至於潛,吳師不 能退。吳公子光曰:「此時也,弗可失也。」告鱄設諸曰:「上 國有言曰:『不索何獲我王嗣也』。吾欲求之。」夏四月,光 伏甲於堀室而享王,遂弒王闔廬。吳公子掩餘奔徐, 公子燭庸奔鍾吾。

敬王八年冬十有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禹奔楚。 按《春秋》昭公三十年。按《左傳》三十年秋,吳子使徐 人執掩餘,使鍾吾人執燭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 而定其徙。使監馬尹大心逆吳公子,使居養莠尹然。 左司馬沈尹戍城之,取於城父與胡田以與之,將以 害吳也。子西諫曰:「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 辛苦同之」,將用之也。若好吳邊疆,使柔服焉,猶懼其 至,吾又疆其讎以重怒之,無乃不可乎?吳,周之胄裔 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諸華,光又 甚文。將自同於先王,不知天將以為虐乎?使翦喪吳 國而封大異姓乎?其抑亦將卒以祚吳乎?其終不遠 矣。我盍姑億吾鬼神,而寧吾族姓,以待其歸,「將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