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1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軍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為右將軍,兄子樂

平侯山復領尚書事,相因。平恩侯許伯奏封事,言:「《春 秋》譏世卿,惡宋三世為大夫及魯季孫之專權,皆危 亂國家。自後元以來,祿去王室,政繇冢宰。今光死,子 復為大將軍,兄子秉樞機,昆弟、諸壻據權埶在兵官, 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 奢放縱。恐寖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陰謀,以固 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諸上書者皆為二封, 署其一曰「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 奏。相復因許伯白去副封,以防雍同壅蔽。宣帝善之,詔 相給事中,皆從其議。霍氏殺許后之謀始得上聞,乃 罷其三侯,令就第,親屬皆出補吏。於是韋賢以老病 免,相遂代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戶。及霍氏怨, 相又憚之,謀矯太后詔,先召斬丞相,然後廢天子。事 發覺,伏誅。宣帝始親萬機,厲精為治,練群臣,核名實, 而相總領眾職,甚稱上意。元康中,匈奴遣兵擊漢屯 田車師者不能下。上與後將軍趙充國等議,欲因匈 奴衰弱,出兵擊其右地,使不敢復擾。西域相上書諫 曰:「臣聞之,救亂誅暴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於己 不得已而起者謂之應兵。兵應者勝,爭恨小,故不忍 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 貪兵。兵貪者破。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 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 也。間者匈奴嘗有善意,所得,漢民輒奉歸之,未有犯 於邊境,雖爭屯田車師,不足致意中。今聞諸將軍欲 興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今邊郡困乏, 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萊之實,常恐不能自存,難以 動兵。軍旅之後,必有凶年。言民以其愁苦之氣,傷陰 陽之和也。出兵雖勝,猶有後憂,恐災害之變,因此以 生。今郡國守相多不實選,風俗尤薄,水旱不時。案今 年計子弟殺父兄,妻殺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 以為此非小變也。今左右不憂此,迺欲發兵報纖介 之忿於遠夷,殆孔子所謂「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 而在蕭牆之內也。願陛下與平昌侯、樂昌侯、平恩侯 及有識者詳議迺可。」上從相言而止。相明《易經》,有師 法,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 在奉行故事而已。數條漢興已來國家便宜行事,及 賢臣賈誼、晁錯、董仲舒等所言,奏請施行之。曰:「臣聞 明主在上,賢輔在下,則君安虞而民和睦。」臣相幸得 備位,不能奉明法,廣教化,理四方,以宣聖德,民多背 本趨末,或有饑寒之色,為陛下之憂,臣相罪當萬死。 臣相知能淺薄,不明國家大體時用之宜,惟民終始, 未得所繇。竊伏觀先帝聖德仁恩之厚,勤勞天下,垂 意黎庶,憂水旱之災,為民貧窮,發倉廩,賑乏餧,遣諫 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風俗,舉賢良,平冤獄,冠蓋交 道,省諸用,寬租賦,弛山澤波池,禁秣馬酤酒貯積,所 以周急繼困,慰安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備。臣相不 能悉陳,昧死奏故事詔書,凡二十三事。臣謹案:王法 必本於農,而務積聚,量入制用,以備凶災。亡六年之 畜,尚謂之急。元鼎二年,平原、渤海、太山、東郡,溥「被災 害,民饑死於道路。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於此。賴 明詔振捄,乃得蒙更生。今歲不登,穀暴騰踴,臨秋收 斂,猶有乏者,至春恐甚,亡以相恤。西羌未平,師旅在 外,兵革相乘,臣竊寒心,宜蚤圖其備。唯陛下留神元 元帥,繇先帝盛德,以撫海內。」上施行其策。又數表采 《易陰陽》及《明堂月令》奏之曰:「臣相幸得備員,奉職不 修,不能宣廣教化,陰陽未和,災害未息,咎在臣等。臣 聞《易》曰:『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聖王以 順動,故刑罰清而民服。天地變化,必繇陰陽。陰陽之 分,以日為紀。日冬夏至,則八風之序立,萬物之性成, 各有常職,不得相干。東方之神,太昊乘震,執規司春; 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兌, 執矩司秋;北方之神,顓頊乘坎,執權司冬;中央之神, 黃帝乘坤艮,執繩司下土』。」茲五帝所司,各有時也。東 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 興《兌》治則饑;秋興《震》治則華;冬興《離》治則泄;夏興《坎》 治則雹。明王謹于尊天,慎于養人,故立羲和之官,以 「乘四時節,授民事。君動靜以道,奉順陰陽,則日月光 明,風雨時節,寒暑調和,三者得敘,則災害不生,五穀 熟,絲麻遂,草木茂,鳥獸蕃,民不夭疾,衣食有餘。」若是, 則君尊民說,上下亡怨,政教不違,禮讓可興。夫風雨 不時則傷農桑,農桑傷則民饑寒,饑寒在身則亡廉 恥,寇賊姦宄所繇生也。臣愚以為陰陽者,王事之本, 群生之命,自古賢聖,未有不繇者也。天子之義,必純 取法天地,而觀於先聖高皇帝所述《書》天子所服第 八曰:大謁者臣章受詔長樂宮,曰:令群臣議天子所 服,以安治天下。相國臣何,御史大夫臣昌,謹與將軍 臣陵,太子太傅臣通等議,春夏秋冬,天子所服,當法 天地之數,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 兆民,能法天地,順四時,以治國家,身亡禍殃,年壽永 究,是奉宗廟安天下之大禮也。臣請法之。」中謁者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