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使,賜以金,仍諭以補外之意,因戒敕之語在《世宗紀》 中。尋擢蒲與路節度使,移鎮歸德軍,遷西南路招討, 入知大興府事,除殿前都點檢。初,大理卿闕,世宗欲 令通為之問,宰臣對曰:「通,點檢器也。」上曰:「點檢繁冗, 無由顯其能。」通明敏才幹,正掌法之官。又曰:「通之機 識,宗尹不及也。」大定十七年,拜尚書右丞,轉左丞。詔 議推排猛安謀克事,大臣皆以為止驗見在產業,定 貧富,依舊科差為便。通言:「必須通括各謀克人戶物 力多寡,則貧富自分;貧富分則版籍定。如有緩急,驗 籍科差,富者不得隱,貧者不重困。與一例科差者,大 不侔矣。」上是通言,謂宰臣曰:「議事當如通之盡心也。」 閱三歲,進平章政事,封任國公。世宗將幸上京,以通 朝廷舊臣,命為上京留守,先往鎮撫之。二十五年,除 知真定府事,世宗曰:「朕復欲相卿,惜卿老矣,故以此 授卿。」仍賜錢千貫。未幾,改知平陽府事,移鳳翔,致仕。 明昌四年,上諭宰臣曰:「通先朝舊臣,年雖高而未衰。」 因命知廣寧府事。累表請老,復以開府儀同三司致 仕。承安三年薨。諭旨於其弟曰:「舊制,致仕宰相無祭 葬禮。通舊臣懿戚,故特命敕祭。」及葬初,通在政府,舉 太子率府完顏守貞、監察御史裔俱可大用。其後皆 為名臣,世多其知人云。

粘割斡特剌

按《金史》本傳:「斡特剌,蓋州別里賣猛安,奚屈謀克人 也。貞元初,以習女直字,試補戶部令史,轉尚書省令 史。大定七年,選授吏部主事,歷右補闕,修起居注。九 年,河南路統軍使宗敘以宋人欲啟兵釁,上言求入 見。世宗遣斡特剌就問之,仍究其實。至汴,問宗敘,及 召凡嘗言邊事者詰之,皆無狀,還報。世宗喜曰:『朕固 知妄也』。」授左司員外郎。十年,以夏國發兵築祁安城, 及襲殺喬家族首領結什角,又諜者言夏與宋人通 謀犯邊,詔大理卿李昌圖與斡特剌往按其事。夏人 報言結什角以兵犯夏境,故殺之。祁安城本上國所 賜舊積石地,發兵修築,以備他盜耳。又察知宋、夏無 交通狀,及喬家族民戶願令結什角「姪趙師古為首 領。」具以聞,世宗甚悅,轉右將軍,賜衣馬、車牛、弓矢、鎧 仗。十二年,為夏國生日使,還授左司郎中,遷右副都 點檢。久之,出為河南路統軍都監,賜金帶及具裝馬。 十七年,授昌武軍節度使,兼領前職。明年,入為刑部 尚書,拜參知政事。世宗嘗諭平章政事唐括安禮曰: 「朕思為治之道,考擇人材,最為難事。其餘常務,各有 程式,非此比也。如斡特剌所舉者,頗稱朕意。」時右三 部檢法蒙括蠻都告斡特剌與招討哲典朋黨,乞付 刑部詰問。世宗曰:「若哲典免死,則可謂朋黨。今已伏 誅,乃誣謗耳。」又謂宰臣曰:「朕素知此人極有識慮,貌 雖柔而心甚剛直,所行不率易也。」二十二年,委提控 代州阜通監。召見,諭之曰:「朕自任卿以來,悉卿材幹, 故擢為執政。卿亦體朕待遇之意,能勉盡所職,凡謀 議奏對,多副朕心,莫倚上有宰相而自嫌外,蓋舊人 年老,新人未苦經練,是以委責於卿。但有所見,悉心 以言,勿持嫌以為不知也。」二十三年,進尚書右丞兼 樞密副使,表乞解一職,詔許解樞密。世宗以猛安謀 克拋留土田,責宰臣曰:「此事皆卿輩所當陳舉,乃俟 朕言而後行。蓋卿輩以為細務,非天子所親。朕嘗思 之,獄訟簿書有斡特剌在,餘事卿輩略不介意,朕亦 安能置而不問邪?」俄坐事,削一階,令視事如故。二十 六年,轉尚書左丞。世宗謂曰:「朕昨與宰臣議,可授執 政者,卿不在焉。今阿魯罕年老,斡魯也多病,吾欲用 宗浩何如?」斡特剌奏曰:「彼二人者恐不得力,獨宗浩 幹能可任。」遂用宗浩。又謂曰:「朕於天下事,無不用心, 一如草創時。」斡特剌曰:「自古人君,始勤終怠者多矣, 有始有終,惟聖人能之。」上曰:「唐太宗至明之主也。然 魏徵諫以十事,謂其不能有終,是則有終始者,實為 難矣。」二十八年,為上京留守,賜通犀帶及射往馬一。 明昌二年,致仕。承安初,有事北方,朝廷欲得舊臣任 之,乃起為東京留守,遣監察御史完顏綱諭旨曰:「知 汝精神尚健,故復用也。」明年,改上京留守。又諭之曰: 「上京,祖先基業之地,卿馳驛之任,到彼便宜行事。邊 事稍息,即召卿還。」二年九月,還朝,拜平章政事,封芮 國公。在位數月薨,年六十九。訃聞,上傷悼久之,遣官 致祭,賻贈銀千二百五十兩、重幣四十五端、絹四百 五十匹、錢二千貫,諡曰成肅。斡特剌性溫厚醞藉,嘗 為丞相紇石烈良弼所薦,後世宗謂宰臣曰:「良弼善 知人,如斡特剌輩,其才真可用也。」在相位十餘年,甚 見寵遇,唯奏定五品官子與外路司吏同試部令史, 及令隨朝吏員,得試國史院書寫。《世宗》以為非云。

程輝

按《金史》本傳:「輝字日新,蔚州靈仙人也。皇統二年,擢 進士第,由尚書省令史升左司都事。久之,為南京路 轉運使,以宮殿火,降授磁州刺史。有吳僧者,殺州人 張善友而取其妻,輝督捕之,命張母以長錐刺僧與 其妻,無完膚以死。改陝西東路轉運使,再遷戶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