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豐官制,僕射為宰相,故不計寄祿官之高下,皆不 書姓云。

國朝故事,敘班以宰相為首,親王次之,樞密使又次 之。乾興初,王沂公拜同平章事,曹利用以樞密使兼 侍中充景靈宮使,而沂公充會靈觀使,遂班利用之 下,中外深以為失。天聖二年,王冀公卒,沂公遷玉清 昭應宮使,張文節公知白以平章事兼會靈觀使。及 告謝,皆集門廬,候閤門定班次,沂公當居首,利用默 不言而忿形於色,閤門久不能決,上意不欲特出指 揮,故但令有司裁定,遣內侍監督。久之,承明殿已坐, 請班首姓名,欲先啟奏,沂公乃抗聲曰:「但言宰臣。」王 曾以下告謝,班次始定。熙寧初,陳秀公升之拜相時, 文潞公以司空、節度使兼侍中為樞密使,神宗以潞 公三朝舊老,欲優禮之,故特詔班秀公上。潞公引曹 利用事力辭,且言:「臣忝文臣,粗知義理,不敢亂朝廷 尊卑之序。」會王荊公亦言非是,曰:「宰相之上豈容有 他官?霍光功烈,權勢雖盛,然猶序宰相下。」上於是從 潞公之請。宣和間,王黼以太傅秉政,蔡攸以太保領 樞密院,皆以真三公居位。未幾,白、李二相拜太少宰, 遂詔二公班攸之下。其後黼罷相,復詔二相居攸上, 猶用故事也。

故事,宰輔領州,而中使以事經由,必傳宣撫問。宣和 間,先公守南都,地當東南水陸之衝,使傳絡繹不絕, 一歲中撫問者至十數。故嘗有《謝表》曰:「天闕夢回,必 有感恩之淚;日邊人至,常聞念舊之言。」後因生日,府 掾張矩臣獻詩曰:「幾回天闕夢,十走日邊人。」蓋用表 語也。矩臣退傅家,好學,喜為詩。先公為相時,欲稍薦 用之,巳卒矣。

國朝宰相執政,既罷政事,雖居藩府,恩典皆殺。政和 中,始置「宣和殿大學士,以蔡攸為之,俸賜禮秩悉視 見任二府。其後踵之者,其弟修、其子行,而孟昌齡、王 革、高伸亦繼為之,然皆領宮觀使或開封府、殿中省 職事,未嘗居外。及革出鎮大名,仍舊職以行,而恩典 悉如在京師。」其後蔡靖以資政殿學士知燕山府,久 之亦進是職,再任恩數加之,雖前宰相亦莫及矣。 國朝不歷真宰相而為相者凡七人:錢文僖、程文簡、 夏文莊、蔡元度、蔡居安攸、梁才甫子美,而鄧樞密洵 武真以少保領院而不兼節鉞,前所未有也。

乾德二年,以兵部侍郎呂餘慶、薛居正並本官參知 政事。先是,已命趙普為相,欲命居正等為之副,而難 其名稱。詔問翰林承旨陶穀:「下丞相一等者有何官?」 對曰:「唐有參知政事,參知機務,故以命之。仍令不宣 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使廳上 事。殿庭別設塼位於宰相後,敕尾署『御降宰相』數字」, 月俸雜給半之,蓋帝意未欲居正等名位與普齊也。 史臣錢若水等曰:「按《唐故事》,裴寂為右僕射參知政 事,杜淹為御史大夫參議朝政,魏徵為祕書監參議 朝政,蕭瑀為特進參議政事,劉洎為門下侍郎參知 政事,劉幽求為中書舍人參知機務,然並宰相之任 也。又,高宗嘗欲用郭待舉等參知政事,既而謂崔知 溫曰:『待舉等歷任尚淺,未可與卿等同稱』。遂令於中 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以此言之,平章事亞於 參知政事矣。今穀不能遠引漢御史大夫亞丞相故 事為對,翻以參知政事為下丞相一等,榖失之矣,議 者惜之。余以謂凡此官稱,皆唐一切之制,非有高下 等級,著為定令也,亦何常之有?至唐中葉以後,雖左 右僕射不兼平章事,皆不為宰相,則平章之重也久 矣。故本朝因之,既政事自中書門下出,則平章事固 中書門下之長官也。御史臺自為風憲之地,今一旦 以御史大夫廁於中書門下之列,獨不為紊亂乎?如 必用漢制者,則丞相以下舉易其名可也。史臣之論, 亦未為允。

《劉丞相莘老初拜右僕射,表》略曰:「命相之難,為邦所 重,惟皇盛世尤慎。此官君臣賡歌,今百三十載,勳業 繼踵裁五十二人。」劉公拜相寔元祐五年庚午,距今 紹興庚申五十年矣,繼踵為相者又二十有八人,通 前凡八十人焉。

政和中,杜相充以列卿使遼,時新更左右僕射為太 宰少宰,既至遼,館伴者問:「南朝新定宰相官名,亦有 㨿乎?」杜曰:「曾讀《周禮》否?」遼人不悅曰:「《周禮》豈不嘗讀, 正以《周官》太宰卿一人,則天官之長也,小宰、中大夫 二人,其屬耳,安得相抗而為二宰哉?」杜無以應。及還, 以失言被黜。

唐中葉以後,宰相兼判度支,最為重任。國朝開寶五 年,嘗命參知政事薛居正兼提點三司、淮南、江南諸 路水陸轉運使,呂餘慶兼提點三司、荊湖、廣南諸路 水陸轉運使。明年,薛拜相,仍領轉運使事,又命平章 事沈義倫兼提點劍南轉運使,蓋襲唐之遺制也。仁 宗朝,司馬溫公為諫官,以天下財用不足,建請置總 「計使,用輔臣領之,以總天下之財。」紹興初,孟觀文庾 以參知政事兼總制戶部財用,然不入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