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9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資政以下,與舊職名同而立位異矣。

唐兩京皆有三館,而各為之所,所以遂館命修撰文 字。本朝三館合為一,並在崇文院中。景祐中命修《總 目》,則在崇文院,餘各置局他所,蓋避眾人所見。《太宗 實錄》在諸王賜食廳,《真宗實錄》在元符觀。祥符中,修 《冊府元龜》,王文穆為樞密使,領其事,乃就宣徽南院 廳,以便其事。自後遂修《國史會要》,名曰「編修院。」及修 《仁宗實錄》,而《英宗實錄》同時並修,遂在慶寧宮。史館 領日曆局,置修撰二員,宰相為監修。自置編修院,以 修撰一人主之,而日曆等書皆析歸編修院。

《歸田錄》:太宗時,宋白、賈黃中、李至、呂蒙正、蘇易簡五 人同時拜翰林學士承旨,扈蒙贈以詩云:「五鳳齊飛 入翰林。」其後呂蒙正為宰相,賈黃中、李至、蘇易簡皆 至參知政事,宋白官至尚書,老於承旨,皆為名臣。 端明殿學士,五代、後唐時置,國朝尤以為貴,多以翰 林學士兼之。其不以翰林兼職及換職者,百年間纔 兩人,特拜程戡王素是也。

往時學士循唐故事,見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 上,遣院吏計會堂頭直省官,學士將至,宰相出迎。近 時學士始具靴笏至中書,與常參官雜坐於客位,有 移時不得見者。學士日益自卑,丞相禮亦漸薄。蓋習 見已久,恬然不復為怪也。

丁文簡公度罷參知政事,為紫宸殿學士,即文明殿 學士也。文明本有大學士,為宰相兼職,又有學士為 諸學士之首,後以文明者真宗諡號也,遂更曰紫宸。 近世學士皆以殿名為官稱,如端明、資政是也。丁既 受命,遂稱曰「丁紫宸。」議者又謂「紫宸」之號,非人臣之 所宜稱,遂更曰「觀文。」觀文是隋煬帝殿名,理宜避之, 蓋當時不知,然則朝廷之事,不可以不學也。

往時學士入劄子,不著姓,但云學士臣某。先朝盛度、 丁度並為學士,遂著姓以別之,其後遂皆著姓。 國朝之制,自學士已上賜命帶者,例不佩魚。若奉使 契丹及館伴、北使則佩,事己復去之。惟兩府之臣則 賜佩,謂之「重金。」初,太宗嘗曰:「玉不離石,犀不離角,可 貴者惟金也。」乃創為金銙之制,以賜群臣,方團毬路 以賜兩府,御僊花以賜學士以上。今俗謂「毬路」為「笏 頭」,「御僊花」為「荔枝」,皆失其本號也。

《聞見前錄》:孫文懿公為翰林學士,撰《升祔李太后赦 文》曰:「章懿太后,丕擁慶羨,實生眇沖,顧復之恩深,保 綏之念重。神馭既往,仙遊斯邈。」嗟乎,為天下之母,育 天下之君,不逮乎九重之承顏,不及乎四海之致養。 念言一至,追慕增結。仁宗覽之,感泣彌月。公自此遂 參大政。帝問文懿曰:「卿何故能道朕心中事?」公曰:「臣 少以庶子不齒於兄弟,不及養母,以此知陛下聖心 中事。」上為流涕。先是,晏元獻公撰《章懿太后神道碑》 曰:「五嶽崢嶸,崑山出玉;四溟浩渺,麗水生金。」蓋以明 肅太后為尊也。學士大夫嘉其善比,獨仁宗不悅。 《玉照新志》:元祐初修《神宗實錄》,秉筆者極天下之文 人,如黃、秦、晁、張是也,故詞采粲然,高出前代。紹聖初, 鄧聖求、蔡元長上章,指以為謗史,乞行重修。蓋舊文 多取司馬文正公《涑水紀聞》,如韓、富、歐陽諸公傳及 敘劉永年家世,載徐占德母事,王文公之詆永年,常 山呂正獻之評曾南豐、安簡借書多不還,陳秀公母 賤之類,取引甚多。至《新史》於《裕陵實錄》皆以朱筆抹 之,且究問前日史臣,悉行遷斥,盡取王荊公《日錄》無 遺以刪修焉,號「朱墨本。」陳瑩中上書曾文肅,謂尊私 史而壓宗廟者也,其所從來,亦有本焉。覽之者熟究 而攷之,當知此言不誣。

《揮麈前錄》:《明清五世祖拾遺》:「開寶八年,以近臣薦,自 布衣召對,講《易》於崇政殿,然後命官。崇政殿說書之 名肇建於此,行事具載《三朝國史》。」

蒲傳正在翰林,因入對,神宗曰:「學士職清地近,非他 官比,而官儀未寵,自今宜加佩魚。」遂著為令。見於《神 宗實錄》。東坡先生謝入翰林表曰:「玉堂賜篆,仰淳化 之彌文;寶帶重金,佩元豐之新渥。」中書舍人繫紅綎 犀帶,自葉少蘊始。見姚令威《叢語》,而石林自記卻不 及舊假服色,不佩魚。崇寧末,王照尚書詳定敕令啟 請,許之。自是為例,仍許入銜,具載詔書。其後以除敕 中不載,多不署「魚袋」二字。

國朝凡登從班,無在外閑居者,有罪則落職歸班,亦 奉朝請,或絀守偏州,甚者乃分司安置,不然則告老 《卦冠》。熙寧間始置在外宮觀,本王荊公意以處異論 者,而荊公首以觀使閑居鍾山者八年。

唐文皇聚一時名流於冊府,始有十八學士之號,後 來凡居館殿者皆稱之。國朝以來,仕於外非兩制,則 雖帥守監司,止呼寄祿官,惟通判多從館中帶職出 補,如蔡君謨湖州,歐陽文忠公滑州,王荊公舒州,東 坡先生杭州,如此之類甚多。劉贛父《赴參倅》詩云:「璧 門金闕倚天開,五色宮花落早梅。明日扁舟滄海去, 卻尋雲氣望蓬萊。」蓋在道山五載,然後得之。學士之 稱施於外者,由通判而然。今外廷過呼,大可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