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9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富,有宵衣旰食之懷。仄席佇賢,每如不及。令狐相國 自吳興郡守授司勳郎中,未居內署,初與學士候對, 便以為有宰輔之才。一夕于禁林寓直,忽有中使來 召,行百餘步,至于便殿,遣內人秉燭候之,引于御榻 之前。上自宣令坐問:「『卿來從江表,見彼中甿庶安否』? 廉察,郡守字人,求瘼之道如何?朕嘗思四海之大,九 州之廣,雖明君不能自理,常須良弼賢佐。邇來竊窺 朝廷,皆未睹其忠赤。」相國降階俯伏曰:「聖意如此,微 臣便合得罪。」上曰:「卿纔為翰林學士,所職者朕之絲 綸,向來之言,本不相及。」既而復宣令坐,俾御以玉杯 斟酒賜之。有小案置于御床,案上有書兩卷,指謂相 國曰:「朕聽政之暇,未嘗不披尋史籍,此讀者先朝所 述《金鏡》一卷,則《尚書大禹謨》。」復問:「卿曾讀《金鏡》否?」對 曰:「文皇帝所著之書,有理國理身之要,披閱誦諷,不 離于口。」上曰:「卿試舉其要。」相國跪于御前,抗聲而誦, 至「亂未嘗不任不肖,理未嘗不任忠賢,任忠賢則享 天下之福,任不肖則受天下之禍。」上止之曰:「朕每讀 至此,未嘗不三復而後已。《書》又云:『任賢勿貳,去邪勿 疑』。是則欲致昇平,當用此言為首。相。」公抃舞而稱曰: 「先臣父每言金鏡垂裕,可為萬古格言,自非聰明文 思,無以探其壼奧。況堯舜禹湯之道,在典謨訓誥之 間,陛下不以黃屋為尊,每觀之于夙夜,將欲擇賢舉 善,使庶績咸熙。如此則功冠百王,事超三五矣。」上曰: 「曩者仰卿材器,今日睹卿詞學。」臨軒佇立久之,謂中 使曰:「持燭送學士歸院。」及還禁林,夜漏將半,咸以近 臣恩澤,殆無其比,由是注意益深,居歲餘,遂為宰相。 自郡守至于台鉉,首尾纔經二載。嘗自郊壇迴,渭南 尉趙嘏,上詩云:鶚在卿雲冰在壺,代天材業奉訏謨。 榮同伊陟傳朱戶,秀比王商入畫圖。昨夜星辰迴劍 履,前年風月滿江湖。不知機務時多暇,猶許詩家屬 和無。

《東觀奏記》:「監修國史、門下侍郎兼禮部尚書平章事 鄭朗奏,當館修撰、直史共四員,准故事,已通籍者為 修撰,未升朝者為直館。以修史重事,合選廷臣秩序, 或俾筆削,不稱其直館,伏請停廢,更添置修撰兩員。」 敕旨「宜依。」直館萬年縣尉張範、涇陽縣尉李節勤守 本官。以戶部郎中孟穆、駕部員外郎李渙並充史館 修撰,通籍為四員,分修四季之事。

侍御史馮緘,與三院退朝入臺,路遇集賢校理楊收, 不為之卻。緘為朝長,拉收僕臺笞之。集賢大學士馬 植奏論:「元宗開元中幸麗正殿賜酒,大學士張說、學 士副知院事徐堅以下十八人,不知先舉酒者。說言: 『學士以德行相先,非具員吏,遂十八爵齊舉。今馮緘 笞收僕者,是笞植僕隸一般,乞黜之』。」御史中丞令狐 綯又引故事論救之,上兩釋之,始著令:「三館學士不 避行臺。」

杜佑《通典》:懿宗立,尊孝明皇后為太皇太后。咸通三 年,帝奉后宴三殿,命翰林學士侍立結綺樓下。 《翰林壁記》:「學士院有雙鵲,嘗棲于西軒海棠枝上。每 學士會食,必徘徊翔集于玉堂之上,略無驚畏,因謂 之靈鵲。或鵲噪,必有大詔令,或宣召之事。」

《南唐近事》:「韓寅亮,渥之子也。嘗為予言:渥捐館之日, 溫陵帥聞其家藏箱笥頗多,而緘鐍甚密,人罕見者, 意其必有珍翫,使親信發觀,惟得燒殘龍鳳燭,金縷 紅巾百餘條,蠟淚尚新,巾香猶鬱,有老僕泫然而言 曰:『公為學士日,常視草金鑾內殿,深夜方還翰苑,當 時皆宮妓秉燭炬以送,公悉藏之。自西京之亂,得罪』」 南遷,十不存一二矣。余丱歲延平,家有老尼,嘗說斯 事,與寅亮之言頗同,尼即渥之妾云耳。

常夢錫為翰林學士,剛直不附,貴近側目。或謂曰:「公 罷直私門,何以為樂?」常曰:「垂帷痛飲,面壁而已」蓋馮 魏擅權之際也。

《續翰林志》:徐鍇為虞部員外郎,專掌集賢院,自此銳 意群集,不復問家事。嘗言集賢院即是吾家,指所居 曰:「此寄宿之所耳。」

《五代史趙鳳傳》:「明宗武君,不通文字,四方章奏,常使 安重誨讀之。重誨亦不知書,奏讀多不稱旨。孔循教 重誨求儒者置之左右,而兩人皆不知唐故事。于是 置端明殿學士,以馮道及鳳為之。鳳好直言而性剛 強,素與任圜善。自圜為相,頗薦進之。初,端明殿學士 班在翰林學士下,而結銜又在官下。明年,鳳遷禮部」 侍郎,諷圜升學士于官上,又詔班在翰林學士上。 《史圭傳》:「圭明敏好學,明宗時為尚書郎,安重誨為樞 密使,薦圭直學士。故事,直學士職雖清,而承領文書, 參掌庶務,與判官無異。重誨素不知書,倚圭以備顧 問,始白許圭升殿侍立。」樞密直學士得升殿,蓋自圭 始。

《李穀傳》:「穀進位司空。廣順二年,晨起仆階下,傷右臂, 在告旬中,三上表辭相位。周祖不允,免朝參視事,本 司賜白藤肩輿,召至便殿,勉諭。穀不得已,起視事。征 兗州,為東京留守,判開封府事。顯德初,加右僕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