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3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與皇甫陶、荀廙持節循省風俗。及還,奏事稱旨,轉城 門校尉,進爵臨海侯。其年詔曰:『光忠亮篤素,有居正 執義之心。歷職內外,恪勤在公。其以光為御史中丞』。」 雖屈其列校之位,亦所以伸其司直之才。光在職寬 而不縱。太保王祥久病廢朝,光奏請免之,詔優祥而 寢光奏。後遷少府,卒官,詔賜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三 十萬,布百匹。及葬,又詔曰:「光厲志守約,有清忠之節。 家極貧儉,其賜錢五十萬。」光儒學博士,歷官著績,文 筆奏議,皆有條理。長子元嗣,官至元菟太守。卒,子施 嗣,東莞太守。

傅元

按《晉書》本傳,「元字休奕,北地泥陽人也。祖燮,漢漢陽 太守。父韓,魏扶風太守。元少孤貧,博學,善屬文,解鍾 律,性剛勁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計吏,再舉孝廉, 太尉辟,皆不就。州舉秀才,除郎中。與東海繆施俱以 時譽選入著作,撰集《魏書》。後參安東衛軍軍事,轉溫 令。再遷弘農太守,領典農校尉。所居稱職。數上書陳」 便宜,多所匡正。五等建,封鶉觚男。武帝為晉王,以元 為散騎常侍。及受禪,進爵為子,加駙馬都尉。帝初即 位,廣納直言,開不諱之路,元及散騎常侍皇甫陶共 掌諫職。元上疏曰:「臣聞先王之臨天下也,明其大教, 掌其義節,道化隆於上,清議行於下,上下相奉,人懷 義心。亡秦蕩滅先王之制,以法術相」御,而義心亡矣。 近者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慕通達而天 下賤守節。其後綱維不攝,而虛無放誕之論盈於朝 野,使天下無復清議,而亡秦之病復發於今。陛下聖 德,龍興受禪,弘堯舜之化,開正直之路,體夏禹之至 儉,綜殷、周之典文,臣詠歎而已,將又奚言?惟未舉清 遠有禮之臣以敦風「節;未退虛鄙,以懲不恪,臣是以 猶敢有言。」詔報曰:「舉清遠有禮之臣者,此尤今之要 也。」乃使元草詔進之。元復上疏曰:「臣聞舜舉五臣,無 為而化,用人得其要也。天下群司猥多,不可不審得 其人也。不得其人,一日則損不貲,況積日乎!《典謨》曰: 『無曠庶官』。言職之不可久廢也。諸有疾病,滿百日不 差,宜令去職,優其禮秩而寵存之。既差而後更用,臣 不廢職於朝,國無曠官之累」,此王政之急也。臣聞先 王分士農工商以經國制事,各一其業而殊其務。自 士己上子弟為之立太學以教之,選明師以訓之,各 隨其才優劣而授用之。農以豐其食,工以足其器,商 賈以通其貨。故雖天下之大,兆庶之眾,無「有一人游 手。分數之法,周備如此,漢魏不定其分,百官子弟,不 修經藝而務交遊,未知蒞事而坐享天祿,農工之業 多廢,或逐淫利而離其事,徒繫名於太學,然不聞先 王之風。今聖明之政資始,而漢魏之失未改,散官眾 而學校未設,游手多而親農者少,工器不盡其宜。臣 以為亟定其制,通計而天下若干人為士,足以副在 官之吏;若干人為農,三年足有一年之儲;若干人為 工,足其器用;若干人為商賈,足以通貨而已。」尊儒尚 學,貴農賤商,此皆事業之要務也。前皇甫陶上事,欲 令賜拜散官,皆課使親耕,天下享足食之利。禹、稷躬 稼,祚流後世。是以《明堂月令》著帝籍之制。伊尹,古之 名臣,耕於有莘。晏嬰,齊之大夫,避莊公之難,亦耕於 海濱。昔者聖帝明王,賢佐俊士,皆當從事於農矣。王 人賜官,冗散無事者,不督使學,則當使耕,無緣放之, 使坐食百姓也。今文武之官既眾,而拜賜不在職者 又多,加以服役為兵,不得耕稼,當農者之半,南面食 祿者參倍於前。使冗散之官,農而收其租稅,家「得其 實,而天下之穀可以無乏矣。」「夫家足食,為子則孝,為 父則慈,為兄則友,為弟則悌。」天下足食,則仁義之教 可不令而行也。為政之要,計人而置官,分人而授事, 士農工商之分不可斯須廢也。若未能精其防制,計 天下文武之官足為副貳者使學,其餘皆歸之於農。 若百工商賈有長者亦皆歸之於農。務農若此,何有 不贍乎?《虞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是為九年 之後,乃有遷敘也。故居官久,則念立慎終之化,居不 見久,則競為一切之政。六年之限,日月淺近,不周黜 陟,陶之所上,義合古制。夫儒學者,王教之首也。尊其 道,貴其業,重其選,猶恐化之不崇,忽而不以為急,臣 懼日有陵遲而「不覺也。仲尼有言:『人能弘道,非道弘 人』。然則尊其道者,非惟尊其書而已,尊其人之謂也。 貴其業者,不妄教非其人也;重其選者,不妄用非其 人也:若此而學校之綱舉矣。」書奏,帝下詔曰:「二常侍 懇懇於所論,可謂乃心欲佐益時事者也。而主者率 以常制裁之,豈得不使發憤耶?二常侍所論,或舉其」 大較,而未備其條目,亦可便令作之。然後主者八坐, 廣共研精。凡關言于人主,人臣之所至難。而人主若 不能虛心聽納,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 結舌,每念于此,未嘗不歎息也。故前詔「敢有直言,勿 有所距」,庶幾得以發蒙補過,獲保高位。苟言有偏善, 情在忠益,雖文辭有謬誤,言語有失「得,皆當曠然恕 之。古人猶不拒誹謗,況皆善意在可採錄乎?近者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