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5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人,為從四品。諸寺上署令並增為正六品,中署令 為從六品,下署令為正七品。始開皇中,署司唯典掌 受納。至是署令為判首,取二卿判丞惟知勾檢。令闕 丞判,太常寺罷太祝署,而留太祝員八人,屬寺。後 增為」十人,奉禮減置六人。太廟署又置陰室丞,守視 陰室。改樂師為樂正,置十人。太卜又省博士員,置太 卜卜正二十人,以掌其事。太醫又置醫監五人,正十 人。罷衣冠、清商二署。汲古閣作醫監五十人無正十人 大業五年,增太常寺丞為從五品。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百官志》,五年,光祿已下 八寺丞。並增為從五品。

唐仍置「太常卿,少卿、丞、博士佐之。統太祝、協律郎、郊 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汾祠諸署令。」

按《唐書百官志》:「太常寺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 四品上。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總郊社、太樂、鼓吹、太 醫、太卜、廩犧諸祠廟等署。少卿為之貳。凡大禮則贊 引有司攝事,則為亞獻;三公行園陵則為副;大祭祀 省牲器,則謁者為之導;小祀及公卿嘉禮,命謁者贊 相。凡巡幸、出師、克獲,皆擇日告太廟。凡藏大享之器」 服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應及伐國所獲之寶,禘 祫則陳於廟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樂縣 院,藏六樂之器;四曰神廚院,藏御廩及諸器官奴婢。

初有衣冠署令,正八品上。貞觀元年,署廢。高宗即位,改治禮郎曰奉禮郎,以避帝名。龍朔二年,改太常寺曰奉常寺,九寺卿皆曰「正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年,復改太常寺曰司常寺。

丞二人,從五品下。掌判寺事。「凡享太廟,則修《七祀》於 西門之內。」主簿二人,從七品上。

博士四人,從七品上。掌辨五禮,按王公三品以上功 過善惡為之諡,《大禮》則贊卿導引。

太祝六人,正九品上。掌出納神主,祭祀則跪讀祝文; 卿省牲則循牲告充,牽以授太官。奉禮卿二人,從九 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會、祭祀之禮。「宗廟則設皇 帝位於庭,九廟子孫列焉,昭、穆異位,去爵從齒。凡樽、 彝、勺、幂、篚、坫、簠、簋、登鈃、邊豆,皆辨其位。」凡祭祀、朝會, 在位拜跪之節,皆贊導之。公卿巡行諸陵,則主其威 「儀鼓吹,而相其禮。」

協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律呂。」錄事二人,從九品 上。

有禮院修撰、檢討官各一人,府十一人,史二十三人,謁者十人,贊引二十人,太常寺、禮院禮生各三十五人,亭長八人,掌固十二人。

兩京郊社署:令各一人,從七品下;丞各一人,從八品 上。「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與奉禮郎設樽罍篚幂, 而太官令實之,立燎壇積柴。合朔有變,則巡察四門 以俟變,過明則罷。」

有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五人,掌固五人,門僕八人,齋郎百一十人。齋郎掌供郊廟之役。太廟九室,室有長三人,以主樽罍、篚幂、鎖鑰;又有罍洗二人,郊壇有掌座二十四人,以主神御之物,皆禮部奏補。凡室長十年,掌座十二年,皆授官祭饗,而員少兼取。三館學生皆絳衣、絳幘,更一番者,戶部下蠲符,歲一申考。諸署所擇者,太常以十月申解於禮部,如貢舉法。帖《論語》及一大經。中第者錄奏吏部注,冬集散官,否者番上如初。六試而絀,授散官。唐初,以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乘黃、典廐、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典牧、左尚、右尚為上署,鉤盾、右藏、織染、掌冶為中署,珍羞、良醞、掌醞、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元、導官、甄官、河渠、弩坊、甲坊、舟楫、太卜、廩犧、中校、左校、右校為下署。

太樂署:令二人,從七品下;丞一人,從八品下。樂正八 人,從九品下。令掌調鐘律,以供祭饗。凡習樂,立師以 教,而歲考其師之課業,為三等以上。禮部十年大校, 未成,則五年而校。以番上下有故及不任供奉,則輸 資錢以充伎衣、樂器之用。散樂閏月,人出資錢百六 十,長上者復繇役;音聲人納資者歲錢二千。博士教 「之,功多者為上第,功少者為中第,不勤者為下第。」禮 部覆之,十五年,有五上考、七中考者,授散官,直本司, 年滿考少者不敘。教長上弟子四考,難色二人,次難 色二人,業成者進考得《難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為 業成。《習難色》大部伎三年而成,次部二年而成,《易色》 小部伎一年而成,皆入等第。三為業「成。業成行修謹 者為助教,博士𡙇以次補之。長上及別教未得十曲, 給資三之一;不成者,隸鼓吹署,習大、小橫吹。難色四 番而成,《易色》三番而成,不成者,博士有讁內教博士 及弟子長教者,給資錢而留之。」武德後,置內教坊於 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雲韶府,以中官為使。開元 二年,又置內教坊於蓬萊宮側,有音聲博士、第一曹 博士、第二曹博士。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優雜技。自 是不隸太常,以中官為教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