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節。劉悟、李祐皆大鎮,此爾軍所共聞也。」眾曰:「弘正刻, 故此軍不安。」愈曰:「然爾曹亦害田公,又殘其家矣,復 何道?」眾讙曰:「善。」廷湊慮眾變,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 湊何所為?」愈曰:「神策六軍將如牛元翼者為不乏,但 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公久圍之,何也?」廷湊曰:「即出 之。」愈曰:「若爾,則無事矣。」會元翼亦潰圍出,廷湊不追。 愈歸奏其語,帝大悅,轉吏部侍郎。

《北夢瑣言》:唐薛廷珪少師,右族名流,仕於衰世。梁太 祖兵力日強,朝廷傾動,漸自尊大,天下懼之。孤卿為 四鎮官告,使夷門客將劉翰先來類會,恐申中外。孤 卿佯言不會,謂謁者曰:「某無德,安敢輒授,令公拜」竟 不為屈。洎受禪之後,勉事於梁,而太祖優容之,壽考 而終。中間奉命冊蜀先主為司徒,館中舊疾發動,蜀 送當醫人楊僕射,俾攻療之。孤卿致書感謝。其書末 請借肩輿歸京尋醫。蜀主訝之,乃曰:「幸有方藥,可俟 愈而行。」堅請且駐行軒。公謂客將曰:「夜來問此,醫官 殊不識字,安可以性命委之乎?」竟不服藥而北歸。 後唐相國韋公說仕梁為中書舍人,倅軺於錢塘。先 是錢尚父自㨿一方,每要姑息,梁主以河北、關西悉 為勍敵,又頻失利於淮海,甚,籍兩浙牽掎之,其次又 資貢賦,凡命使臣遠泛滄溟,一則希其豐遺,二則懼 不周旋,悉皆拜之。錢公亦自尊大,唯京兆公長揖而 己。既不辱命,識者異之,竟有「巖廊」之拜也。

《遼史劉六符傳》:「六符父慎行,子六人:一德、二元、三嘏、 四端、五常、六符、四端。以衛尉少卿使宋賀生辰,方宴, 大張女樂,竟席不顧,人憚其嚴。還,拜樞密直學士。六 符有志操,能文。重熙初,遷政事舍人,擢翰林學士。十 一年,與宣徽使蕭特末使宋,索十縣地,還為漢人行 宮副部署。會宋遣使增歲幣,以易十縣。復與耶律仁」 先使宋,定進貢名。宋難之,六符曰:「本朝兵強將勇,海 內共知,人人願從事於宋,若恣其俘獲,以飽所欲,與 進貢字孰多?況大兵駐燕,萬一南進,何以禦之?顧小 節,忘大患,悔將何及!」宋乃從之,歲幣稱貢。六符還,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宋幣至,命六符為三司使以 受之。

《耶律合里只傳》:合里只,字特滿,六院夷离堇蒲古只 之後。重熙中,累遷西南面招討都監,充宋國生辰使, 館於白溝驛。宋宴勞,優者嘲蕭惠河西之敗,合里只 曰:「勝負兵家常事。我嗣聖皇帝俘石重貴,至今興中 有石家寨。惠之一敗,何足較哉!」宋人慚服。帝聞之曰: 「優伶失辭,何可傷兩國交好!」鞭二百,免官。

《宋史王延德傳》:「延德,大名人,少給事晉邸。太平興國 初,補殿前承旨,再遷供奉官。六年,會高昌國遣使朝 貢,太宗以遠人輸誠,遣延德與殿前承旨白勳使焉。 自夏州渡河,經沙磧,歷伊州,望北庭萬五千里。雍熙 二年,使還,撰《西州程記》以獻。」

《孔維傳》:維為《禮記》博士。太平興國七年,使高麗王治 問禮於維,維對以君臣父子之道,升降等威之序。治 悅,稱之曰:「今日復見中國之夫子也。」

《李若拙傳》:「若拙雍熙三年假祕書監使交州。先是黎 桓制度踰僭,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禮,由是 桓聽命,拜詔盡恭。燕饗日,以奇貨異物列於前,若拙 一不留眄,取先陷蠻使鄧君辨以歸,禮幣外不受其 私覿。使還,上謂其不辱命,遷起居舍人。」

《韓國華傳》:「國華雍熙中假太常少卿使高麗。太宗將 北征,以高麗接遼境,屢為其所侵,命齎詔諭之,且令 發兵西會。既至,其俗頗獷驁,恃險遷延,未即奉詔。國 華移檄諭以朝廷威德,宜亟守臣節,否則天兵東下, 無以逃責。於是俯伏聽命。使還,賜緋魚。」

《趙安仁傳》:景德初,以安仁為工部員外郎,充翰林學 士。初,雍熙中,太宗詔詢文武禦戎之策,安仁父孚極 陳和好之利。至是安仁從幸澶州。會北邊請盟,首命 安仁撰答書,又獨記太祖時聘問書式。遼使韓杞至, 首命接伴。凡覲見儀制,多所裁定。館舍夕飲,杞舉橙 子曰:「此果嘗見高麗貢。」安仁曰:「橙橘產吳楚,朝廷職」 方,掌天下圖經,凡他國所產,靡不知也。今給事中呂 祐之嘗使高麗,未聞有橙柚,杞失於誇誕,有愧色。杞 既受襲衣之賜,且以長為解。將辭,復左衽,安仁曰:「君 將升殿受還書,天顏咫尺,如不衣所賜衣,可乎?」杞乃 服以入。及姚柬之至,又令安仁接伴。柬之談次,頗矜 兵強戰勝,安仁曰:「老氏云,『佳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 得已而用之。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也。樂殺 人者,不得志於天下』。」柬之自是不敢復言。王繼忠將 兵陷沒,不能死節,而反事之,柬之屢稱其材,安仁曰: 「繼忠早事藩邸,聞其稍謹,不知其他。其敏於酬對,切 中事機類如此。」時論翕然稱其得體。上益器之,自是 有意柄用。安仁又集和好以來事宜及采古事作《戴 斗懷柔錄》三卷以獻。

《張耆傳》:耆子希一,官真定府路總管,累使遼及館客。 遼人嘗以雄州不當禁漁界河及役白溝兩屬民為 言。希一曰:「界河之禁,起於大國統和年,今文移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