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2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四百五十六卷目錄

 將帥部名臣列傳十四

  吳一

  周瑜       魯肅

  諸葛瑾      太史慈

  陳武       朱治

  呂範       蔣欽

  朱然       周泰

  程普       呂據

  呂蒙

官常典第四百五十六卷

將帥部名臣列傳十四

吳一

周瑜

按《吳志》本傳:「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 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 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 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 父尚為丹陽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 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 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 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因 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陽。」 瑜還。頃之,袁術遣從弟引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 還壽春。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 巢長,欲假塗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 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 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 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穀長。頃之,策欲取荊 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晥,拔之。時得橋 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進尋陽, 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五年,策薨, 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 共掌眾事。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 囚俘萬餘口,還備官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 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鹵龍送吳。十三年春, 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 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 皆恐懼,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 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 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 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 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 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 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 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 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 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使 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 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 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 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槁草,驅中國士眾, 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 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宜在今日。」瑜請得 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權曰:「老賊欲 廢漢自立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 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 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 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 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於 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 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 與持久。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 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 各繫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 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 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 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 陵城,徑自北歸。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各隔 大江。兵未交鋒,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仁分兵騎別 攻圍寧,寧告急於瑜。瑜用呂蒙計,留凌統以守其後, 身與蒙上救寧。寧圍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戰。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