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2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巧行態,阿黨比周,各助所附。如此之日,姦讒並起,更

相陷懟,轉成嫌貳。一爾已往,群下爭利,主幼不御,其 為敗也,焉得久乎!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 五人把持刑柄而不離刺,轉相蹄齧者也?彊當陵弱, 弱當求援,此亂亡之道也。子瑜卿但側耳聽之。伯言 常長於計校,恐此一事小短也。」權稱尊號,拜大將軍 左都護,領豫州牧。及呂壹誅,權又有詔切磋瑾等,語 在《權傳》,瑾輒因事以答,辭順理正。赤烏四年,年六十 八,卒。遺命令素棺斂,以時服,事從省約。子恪已自封 侯,弟融襲爵。

太史慈

按《吳志》本傳:「『慈字子義,東萊黃人也。少好學,仕郡奏 曹史。會郡與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聞者為善。時州 章已去,郡守恐後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選行, 晨夜取道到洛陽,詣公車門,見州吏始欲求通,慈問 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問章安在』?曰:『車上』。慈曰:『章題 署得無誤邪』?取來視之。吏殊不知其東萊人也,因為」 取章,慈已先懷刀,便截敗之。吏踴躍大呼,言「人壞我 章。」慈將至車間,與語曰:「向使君不以章相與,吾亦無 因得敗之,是為吉凶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豈若 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無事俱就刑辟。」吏言:「君為 郡敗吾,章已得如意,欲復亡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 來視章通與未耳。吾用意太過,乃相敗。章今還,亦恐 以此見譴怒,故俱欲去爾。」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 與出城,因遯還通郡章。州家聞之,更遣吏通章,有司 以格章之故,不復見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為州 家所疾,恐受其禍,乃避之遼東。北海相孔融聞而奇 之,數遣人訊問其母,并致餉遺。時融以黃巾寇暴,出 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 孔北海未嘗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 為賊所圍,汝宜赴之。」慈留三日,單步徑至都昌。時圍 尚未密,夜伺間隙,得入見融,因求兵出斫賊。融不聽, 欲待外救。外救未有至者,而圍日偪。融欲告急平原 相劉備,城中人無由得出。慈自請求行。融曰:「今賊圍 甚密,眾人皆言不可,卿意雖壯,無乃實難乎?」慈對曰: 「昔府君傾意於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 以慈有可取,而來必有益也。今眾人言不可,慈亦言 不可,豈府君愛顧之義,老母遣慈之意邪?事已急矣, 願府君無疑。」融乃然之。於是嚴行蓐食,須明便帶鞬, 攝弓上馬,將兩騎自隨,各作一的持之,開門直出外 圍下。左右人並驚駭,兵馬互出。慈引馬至城下塹內, 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畢,徑入門。明晨復如此。 圍下人或起或臥,慈復植的射之畢,復入門。明晨復 出,如此無復起者。於是下鞭馬,直突圍中馳去。比賊 覺,知慈行已過,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故無敢追 者。遂到平原,說《備》曰:「慈,東萊之鄙人也。與孔北海親 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 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 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 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託於君,惟君所以存 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 三千人隨慈。賊聞兵至,解圍散走。融既得濟,益奇貴。 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畢,還啟其母,母曰:「我喜汝有 以報孔北海也。」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慈自遼東 還,未與相見,暫渡江到曲阿,見繇未去,會孫策至,或 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 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 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 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 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慈、當與繇俱奔豫章, 而遁於蕪湖,亡入山中,稱丹陽太守。是時策已平定, 宣城以東,惟涇以西六縣未服,慈因進住涇縣,立屯 府,大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討,遂見囚執,策即解縛, 捉其手曰:「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云何?」慈曰: 「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即署門 下督,還吳授兵,拜折衝中郎將。後劉繇亡於豫章,士 眾萬餘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撫安焉。左右皆曰:「慈 必北去不還。」策曰:「子義捨我,當復與誰?」餞送昌門,把 腕別曰:「何時能還?」答曰:「不過六十日。」果如期而反。劉 表從子磐,驍勇,數為寇於艾、西安諸縣,策於是分海 昏、建昌左右六縣,以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諸 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慈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 臂善射,弦不虛發。嘗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裏緣樓 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 萬人莫不稱善,其妙如此。曹公聞其名,遺慈書,以篋 封之,發省無所道,而但貯當歸。孫權統事,以慈能制 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子享,官 至越騎尉校。

陳武

按《吳志》本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孫策在壽春,武 往脩謁,時年十八,長七尺七寸,因從渡江,征討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