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3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則卿有何罪?自今以後,苟利社稷、益國便民者,雖復

顛沛造次,卿則為之,無所顧也。」世祖大閱,將校獵於 河西,弼留守。詔以肥馬給騎人,弼命給弱者。世祖大 怒曰:「尖頭奴敢裁量朕也!朕還臺,先斬此奴。」弼頭尖, 世祖常名之曰「筆頭。」是以時人呼為筆公。弼屬官惶 怖懼誅,弼告之曰:「吾以為事君使畋獵不適盤遊,其 罪小也。不備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方孔 熾,南寇未滅,狡焉之志,闚伺邊境,是吾憂也。故選肥 馬備軍實,為不虞之遠慮。苟使國家有利,吾何避死 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聞而 嘆曰:「有臣如此,國之寶也。」賜衣一襲、馬二匹、鹿十頭。 後車駕畋於山北,大獲麋鹿數千頭,詔尚書發車牛 五百乘以運之。世祖尋謂從者曰:「筆公必不與我,汝 輩不如馬運之速。」遂還。行百餘里,而弼表至曰:「今秋 穀懸黃,麻菽布野,豬鹿竊食,鳥鴈侵費,風波所耗,朝 夕參倍。乞賜矜緩,使得收載。」世祖謂左右曰:「筆公果 如朕所卜,可謂社稷之臣。」初,楊難當之來也,詔弼悉 送其子弟於京師。楊元少子文德以黃金四十斤賂 弼,弼受金,留文德而遇之無禮。文德亡入劉義隆,世 祖以其正直,有戰功,弗加罪責也。世祖崩,吳王立,以 弼為司徒。高宗即位,與張黎並坐議不合旨,俱免,有 怨謗之言。其家人告巫蠱,俱伏法,時人冤之。

豆代田

按《魏書》本傳:「代田,代人也。太宗時,以善騎射,為內細 射。從攻虎牢,詔代田登樓射賊,矢不虛發,與奚斤前 鋒先入,擒劉義隆將毛德祖并長史、司馬三人,以功 遷內三郎。從討赫連昌,乘勝追賊,入其宮門,門閉,代 田踰宮而出。世祖壯之,拜勇武將軍。後從駕平昌,以 戰功賜奴婢十五口,黃金百斤,銀百斤。神麚中,討蠕」 蠕,賜爵關中侯。從討平涼,擊破赫連定,得奚斤等。世 祖以定妻賜之,詔斤膝行,授酒於代田,敕斤曰:「全爾 身命者,代田功也。」改爵井陘侯,加散騎常侍、右衛將 軍,領內都幢將。從討和龍,戰功居多,遷殿中尚書,賜 奴婢六十口。以前後軍功,進爵長廣公,加平東將軍。 從駕南討,轉太子太保,出為統萬鎮大將。興安中卒。 贈侍中、安東大將軍、長廣王,諡曰恭。

李寶

按《魏書》本傳,「寶字懷素,小字衍孫,隴西狄道人。私署 涼王暠之孫也。父飜,字士舉,小字武彊,私署驍騎將 軍,祁連、酒泉、晉昌三郡太守。寶沉雅有度量,驍勇善 撫接。伯父歆為沮渠蒙遜所滅,寶徙於姑臧,歲餘,隨 舅廣契北奔伊吾,臣於蠕蠕。其遺民歸附者稍至二 千。寶傾身禮接,甚得其心,眾皆樂為用,每希報雪。屬」 世祖遣將討沮渠無諱於敦煌,無諱捐城遁走。寶自 伊吾南歸敦煌,遂修繕城府,䂓復先業,遣弟懷達奉 表歸誠。世祖嘉其忠款,拜懷達散騎常侍、敦煌太守。 別遣使授寶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 仍鎮敦煌,四品以下聽承制假授。真君五年,因入朝, 遂留京師,拜外都大官,轉鎮南將軍、并州刺史。還除 內都大官。高宗初,代司馬文思鎮懷荒,改授鎮北將 軍。太安五年薨,年五十三。詔賜命服一襲,贈以本官, 諡曰宣。

陸俟

按《魏書》本傳,「俟,代人也。曾祖幹祖,引世領部落。父突, 太祖時率部民隨從征伐,數有戰功,拜厲威將軍、離 石鎮將。天興中,為上黨太守、關內侯。俟少聰慧,有策 略。太宗踐阼,拜侍郎,遷內侍,襲爵關內侯,轉龍驤將 軍、給事中,典選部蘭臺事。當官而行,無所屈撓。世祖 親征赫連昌,詔俟督諸軍鎮大磧,以備蠕蠕。車駕還」, 復典選部蘭臺事。與西平公安頡督諸軍攻虎牢,剋 之,賜爵建業公,拜冀州刺史,仍本將軍。時考州郡治 功,唯俟與河內太守丘陳為天下第一。轉都督洛豫 二州諸軍事、本將軍、虎牢鎮大將。平涼休屠金崖、羌 狄子玉等叛,復轉為使持節、散騎常侍、平西將軍、安 定鎮大將。既至懷柔,羌戎莫不歸附。追討崖等,皆獲 之。徵還,拜散騎常侍。出為平東將軍、懷荒鎮大將。未 期,諸高車莫弗訖訟俟嚴急,待下無恩,還請前鎮將 郎孤。世祖詔許之。徵俟還京。既至,朝見,言於世祖曰: 「陛下今以郎孤復鎮,以臣愚量,不過周年,孤身必敗, 高車必叛。」世祖疑謂不實,切責之,以公歸第眀年,諸 莫弗果殺郎孤而叛。世祖聞之大驚,即召俟問其知 敗之意。俟曰:「夫高車上下無禮,無禮之人難為其上。 臣所以莅之以威嚴,節之以憲網,欲漸加訓導,使知 分限。而惡直醜正,實繁有徒。故訟臣無恩,稱孤之美。 孤獲還鎮,欣其名譽,必加恩於百姓,譏臣為失。專欲 以寬惠治之,仁恕待之。無禮之人,易生陵傲。不過期 年,無復上下。然後收之以威,則人懷怨懟。怨懟既多, 敗亂彰矣。」世祖笑曰:「卿身乃短,慮何長也。」即日復除 散騎常侍。世祖征蠕蠕,破涼州,常隨駕,別督輜重。又 與高涼王那渡河南,略地至濟南東平陵,徙其民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