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5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累遷龍捷都校。從世宗征淮南,以功領雷州剌史,遷」 浩州團練使,領鐵騎右廂。宋初,轉江州防禦使,領龍 捷右廂。從征李筠,為行營先鋒使。建隆二年,改侍衛 馬軍都指揮使,領江寧軍節度。乾德二年春,詔領兵 赴潞州,以備并寇。冬,興師伐蜀,為四川行營前軍兵 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騎萬人,諸州兵萬人,由歸州 進討。入其境,連破松木、《三會》、巫山等砦,獲蜀將南光 海等五千餘人,擒戰櫂都指揮使袁德宏等千二百 人,奪戰艦二百餘艘,又獲水軍三千人,因度南岸,斬 三千餘級。初,夔州有鎖江為浮梁,上設敵棚三重,夾 江列砲具。廷讓等將行,太祖以《地圖》示之,指鎖江曰: 「我軍至此,泝流而上,慎勿以舟師爭勝。當先以步騎 陸行,出其不意擊之,俟其勢卻,即以戰櫂夾攻,取之 必矣。」及師至,距鎖江三十里,舍舟步進,先奪其橋,復 牽舟而上,破州城,守將高彥儔自焚,悉如太祖計。遂 進克萬、施、開、忠四州,峽中郡縣悉下。明年正月,次遂 州,州將陳愈率吏民來降,盡出府庫金帛以給將士。 初出師也,太祖命之曰:「所得郡縣,當傾帑藏為朕賞 戰士。國家所收唯土疆爾。」故人皆效命,所至成功。蜀 平,王全斌等皆坐縱部下掠奪子女玉帛及納賄賂 左降,惟廷讓秋毫無犯。及全師雄等作亂,郡縣相應, 寇盜蜂起,廷讓又與曹彬破之。以功改領鎮安軍節 度,從征太原。開寶六年,出為鎮寧軍節度。太平興國 二年,入為右驍衛上將軍。雍熙三年,曹彬敗於岐溝 關,諸將失律,多坐黜免。既而契丹擾邊,時議遣將無 愜上意者。時廷讓與宋渥、張永德並罷節鎮在環列。 帝欲令擊契丹自效,乃遣分守邊郡,以廷讓知雄州, 又徙瀛州兵馬都部署。是冬,契丹數萬騎來侵,廷讓 與戰君子館。時天大寒,兵士弓弩皆不能援,契丹圍 廷讓數重,廷讓先分精兵屬李繼隆為後殿,緩急為 援。至是,繼隆退保樂壽,廷讓一軍皆沒,死者數萬人, 僅以數騎獲免。先鋒將賀令圖、楊重進皆陷於契丹。 自是河朔戍兵無鬥志,又科鄉民為兵以守城,皆未 習戰鬥,契丹遂長驅而入,陷深、祁、德數州,殺官吏,俘 士民,所在輦金帛而去,博、魏之北,民尢苦焉。太宗聞 之,下《哀痛》之詔。初,廷讓詣闕待罪,太宗知為李繼隆 所誤,不之責。四年,復命代張永德知雄州兼兵馬部 署。是秋,以疾聞,帝遣內醫診視,因上言求歸京師,不 俟報乃離屯所。帝怒,下御史按問,獄具,下詔曰:「右驍 衛上將軍劉廷讓,朕以其宿舊,存董軍政,擢自環尹, 付之成師,俾控邊關,式防寇鈔。而乃以病為解,不俟 報命,委棄戎重,俶裝上道。矧萬旅所集,實制於中權; 列燧相望,或虞於外侮。事機一失,咎責安歸?有司議 刑,當在不赦,錄其素效,特從寬典。可削奪在身官爵, 配隸商州。」又黜其子如京使,永德為濠州團練副使, 崇儀副使,永和為唐州刺史。廷讓既黜,怏怏不食,行 至華州卒,年五十九。帝錄其舊勳,贈太師,子永德、永 恭、永和、永錫、永保、永昌、永規、永崇、永寧。

袁繼忠

按《宋史》本傳,「繼忠,其先振武人,後徙并州。父進,仕周 為階州防禦使。繼忠以父任補右班殿直。太祖平澤、 潞,討并、汾,悉預攻戰。乾德中,征蜀,隸大將劉廷讓麾 下。既克蜀,知雲安軍,歷嘉、蜀二州監軍。開寶中,伐廣 南,為先鋒壕砦。廣南平,以功遷供奉官,護隰州白壁 關屯兵。時河東拒命,繼忠累入其境,破三砦,擒將校」 二人,得生口、馬牛羊、鎧仗踰萬計。近戍主將懼無功 受譴,以誠告繼忠,繼忠以所獲分與之。遂與都巡檢 郭進略地忻、代州,改天平軍巡檢。太宗即位,以為閤 門祗候,令擊梅山洞賊,破之。又巡遏邊部於唐龍鎮。 太宗征太原,繼忠預破鷹揚軍,先登陷陣。契丹入代 境,繼忠率兵擊走之,以功遷通事舍人,護高陽關屯 兵。與崔彥進破契丹長城口,殺獲數萬眾,璽書褒美。 時有勸繼忠自論其功者,繼忠不答。會趙保忠來朝, 獻其地,綏州刺史李克憲偃蹇不奉詔,遣繼忠諭旨, 竟率克憲入朝。遷西上閤門副使。詔與田仁朗率兵 定河西諸州,大破西人於葭蘆州。遷引進副使,護定 州屯兵。雍熙二年,遷西上閤門使。三年,大將田重進 征契丹,命繼忠為定州路行營馬步軍都監,領師取 飛狐,下靈丘,平蔚州,擒其帥大鵬翼以獻,事見《重進 傳》。師還,繼忠為後殿,行列甚整。至定州,重進欲斬降 卒後期至者,繼忠諭以殺降不祥,皆救免之。遷判四 方館事,領播州剌史,護屯兵如故。大將李繼隆以易 州靜塞騎兵尤驍果,取隸麾下,畜其妻子城中。繼忠 言於繼隆曰:「此精卒,止可守城,萬一敵至,城中誰與 捍者?」繼隆不從。既而契丹入寇,城陷,卒妻子皆為所 俘。繼隆疑此卒怨己,欲分隸諸軍。繼忠曰:「不可,但奏 升其軍額,優以廩給,使之盡節可也。」從之,眾皆感悅。 繼忠因自請以隸麾下。會契丹騎大至,駐唐河北,諸 將欲堅壁待之。繼忠曰:「今彊敵在近,城中屯重兵,不 能剪滅,令長驅深入,侵略他郡,雖欲謀自安之計,豈 折衝禦侮之用乎?我將身先士卒,死於寇矣。」辭氣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