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6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改復州防禦使,以忠義軍統制隸鎮江都統司。越四 月,詔偕統制張子蓋援海州。方接戰,友直張一旗,大 書「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以自表,潛由小逕背敵陣, 因其輜重,扼歸道橋,左右枕水。張子蓋知友直已乘 敵後,麾軍進擊,敵潰走,盡溺死,圍遂解。轉宜州觀察 使。孝宗受禪,友直與統制宋寧數出奇轉戰。張浚都 督江淮,一見喜之,辟建康前軍統制。隆興二年九月, 金人犯邊,宣諭使王之望命以前軍戍昭關,友直不 踰時即行。他軍同戍者,敵至輒退保和州,友直孤軍 堅守。金兵駐黃山,鼓柝相聞,益整暇自持。乾道元年, 移鎮江御前諸軍統制,俄改步司左軍統制兼左饒 衛上將軍。初,淮北之戰,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訪得之, 乃與其妻李攜二女自淮而還,錫予加厚。又明年,除 御前諸軍統制,請祠,手詔慰勞。四年,由京口入覲,進 神、龍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步司公事,遷侍衛親步 軍都指揮使。朝廷議遣馬、步二司移屯重地,丞相虞 允文欲先發步司,友直請以馬司先。及馬帥李顯忠 屯金陵,友直奏:「馬軍道途轉徙,困斃已甚。」有旨免移 步司。八年,轉承宣使,旋除殿前副都指揮使。淳熙元 年,授奉國軍節度使。四年,總殿、步司大閱於茅灘,鎧 仗精明,號令閑肅。明年,進殿前指揮使,賜第中都,賜 田平江,燕射咸預。晚節宴安,軍政稍失律。授宜州觀 察使,尋罷宮觀,徙居信州。以郊祀恩內徙,《三》奉祠,復 武寧軍承宣使。卒,年六十一,追復節度使,贈檢校少 保。

陳敏

按《宋史》本傳:「敏字元功,贛之石城人。父皓,有才武。建 炎末,以破贛賊李仁功,補官至承信郎。敏身長六尺 餘,精騎射,積官至忠靖郎。以楊存中薦,擢閤門祇候。 時閩地多寇,殿司兵往戍,率不習水土。至是,始募三 千兵置左翼軍,以敏為統制,漳州駐劄。敏按諸郡要 害凡十有三處,悉分兵扼之,盜發輒獲。贛州齊述據」 城叛,嘯聚數萬,將棄城南寇。敏聞之曰:「贛兵精勁善 走,嶮若朝廷發兵未至,萬一奔衝,江湖、閩、廣騷動矣。」 不俟命,領所部馳七日,徑抵贛,圍其城。踰月,朝廷命 李耕以諸路兵至,破之。累功授右武大夫,封武功縣 男,領興州刺史。召赴闕,高宗見其狀貌魁岸,除破敵 軍統制。尋丁母憂,詔起復,以所部駐太平州。紹興三 十一年,金主亮來攻,成閔為京湖路招討使,以敏軍 隸之,升馬司統制,軍於荊、漢間。敏說閔曰:「金人精騎 悉在淮,汴都必無守備。若由陳、蔡徑擣大梁,潰其腹 心,此救江、淮之術也。」不聽,從閔還駐廣陵。時金兵尚 未渡淮,敏又說閔邀其歸師,復不聽。敏遂移疾歸姑 孰。孝宗即位,張浚宣撫江、淮,奏敏為神勁軍統制。浚 視師,改都督府武鋒軍都統制。朝廷遣李顯忠北伐, 浚欲以敏偕行,敏曰:「盛夏興師非時,且金人重兵皆 在大梁,我客彼主,勝負之勢先形矣,願少緩。」浚不聽, 令敏屯盱眙。顯忠至符離,果失律,敏遂入泗州守之。 金人議和,詔敏退守滁陽。敏請於朝,謂滁非受敵之 所,改戍高郵,兼知軍事。與金人戰射陽湖,敗之,焚其 舟,追至沛城,復敗之。乾道元年,遷宣州觀察使,召除 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居歲餘,敏抗章曰:「久任周廬, 無以效鷹犬,況敵情多詐,和不足恃。今兩淮無備,臣 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郵,仍請更築其城。」乃落常階, 除光州觀察使,分武鋒為四軍,升敏為都統制,兼知 高郵軍事,仍賜築城屯田之費。敏至郡,板築高厚,皆 增舊制,自寶應至高郵,按其舊作石䃮十二所,自是 運河通泄,無衝突患。四年,北界人侍旺叛於漣水軍, 密款本朝,稱結約山東十二州豪傑起義,以復中原。 上以問敏,敏曰:「旺欲假吾國威以行劫爾,必不能成 事,願勿聽。」適屯田統領官與旺交通,旺敗,金有間言, 上知非敏罪,乃召敏為左驍衛上將軍。言事者議欲 戍守清河口,敏言:「金兵每出清河,必遣人馬先自上 流潛渡。今欲必守其地,宜先修楚州城池。蓋楚州為 南北襟喉,彼此必爭之地。長淮二千餘里,河道通北 方者五,清、汴、渦、潁、蔡是也;通南方以入江者,惟楚州 運河耳。北人舟艦自五河而下,將謀渡江,非得楚州 運河,無緣而達。昔周世宗自楚州北神堰鑿老鸛河, 通戰艦,以入大江,南唐遂失兩淮之地。由此言之,楚 州實為兩朝司命,願朝廷留意。」及是再出守高郵,乃 詔與楚州守臣左祐同城楚州。祐卒,遂移守楚州。北 使過者觀其雉堞堅新,號「銀鑄城」,以歸正人二百家 逃歸,降授忠州團練使,罷為福建路總管,改江西路 總管,贛州駐劄。月餘,朝廷命往福州揀軍,又命還豫 章教閱江西團結諸郡人馬。俄提舉佑神觀,仍奉朝 請,繼復蘄州防禦使,再除武鋒軍都統制,兼知楚州, 復光州觀察使,以疾卒。特贈慶遠軍承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