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96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鄰,基他日之禍,謂為得計,可乎?救災卹鄰,古今通

義,惟大國圖之。」貫不能對。師道復諫宜許之,又不聽。 密劾其助賊。王黼怒,責為右衛將軍致仕,而用劉延 慶代之。延慶敗績於盧溝,帝思其言,起為憲州刺史, 知環州,俄還保靜軍節度使,復致仕。金人南下,趨召 之,加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聽 便宜檄兵食。師道方居南山豹林谷,聞命即東過姚 平仲有步騎七千與之俱北,至洛陽,聞斡離不已屯 京城下,或止勿行,曰:「賊勢方銳,願少駐汜水,以謀萬 全。」師道曰:「吾兵少,若遲回不進,形見情露,祗取辱焉。 今鼓行而前,彼安能測我虛實?都人知吾來,士氣自 振,何憂賊哉!」揭榜沿道,言种少保領兩兵百萬來。遂 抵城西,趨汴水南,徑逼敵營。金人懼,徙砦稍北,斂遊 騎,但守牟駝岡,增壘自衛。時師道春秋高,天下稱為 老种。欽宗聞其至,喜甚,開安上門,命尚書右丞李綱 迎勞。時已議和,入見,帝問曰:「今日之事,卿意如何?」對 曰:「女真不知兵,豈有孤軍深入人境而能善其歸乎?」 帝曰:「業已講好矣。」對曰:「臣以軍旅之事事陛下,餘非 所敢知也。」拜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 使,請道兵悉隸焉。以平仲為都統制。師道時被病,命 毋拜,許肩輿入朝。金使王汭在廷頡頏,望見師道,拜 跪稍如禮。帝顧笑曰:「彼為卿故也。」京城自受圍,諸門 盡閉,市無薪菜,師道請啟西、南壁,聽民出入如常。金 人有擅過偏將馬忠軍者,忠斬其六人。金人來訴,師 道付以界旗,使自為制,後無有敢越佚者。又請緩給 金幣,使彼惰歸,扼而殲諸河。執政不可。种氏、姚氏皆 為山西巨室,平仲父古方以熙河兵入援,平仲慮功 名獨歸种氏,乃以「士不得速戰」為言,達於上,李綱主 其議,令城下兵緩急聽平仲節度。帝日遣使趣師道 戰,師道欲俟其弟秦鳳經略使師中至,奏言過春分 乃可擊。時相拒纔八日,帝以為緩,竟用平仲斫營,以 及於敗。既敗,李邦彥議割三鎮,師道爭之不得。李綱 罷太學,諸生都人伏闕願見种、李。詔趣使彈壓。師道 乘車而來,眾褰簾視之曰:「果我公也!」相率聲喏而散。 金師退,乃罷為中太一宮使。御史中丞許翰見帝,以 為不宜解師道兵柄,上曰:「師道老矣,難用,當使卿見 之。」命相見於殿門外,師道不語,翰曰:「國家有急詔,許 訪所疑,公勿以書生之故不肯談。師道始言我眾彼 寡,但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彼糧道不通,坐以持久, 可破也。」翰嘆味其言,復上奏,謂師道智慮未衰,尚可 用。於是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鎮洮軍,為河北、河 東宣撫使,屯滑州,實無兵自隨。師道請合關、河卒屯 滄、衛、孟、滑,備金兵再至,朝論以大敵甫退,不宜勞師 以示弱,格不用。既而師中戰死,姚古敗,朝廷震悚,召 師道還。太原陷,又使巡邊,次河陽,遇王汭,揣敵必大 舉,亟上疏請幸長安以避其鋒,大臣以為怯,復召還。 既至,病不能見。十月卒,年六十七。帝臨奠,哭之慟,贈 開府儀同三司。京師失守,帝搏膺曰:「不用种師道言, 以至於此,金兵之始𨓆也。」師道申前議,勸帝乘半濟 擊之,不從,曰:「異日必為國患。」故追痛其語。建炎中,加 贈少保,諡曰忠憲。

郭浩

按《宋史》本傳:「浩字充道,順德軍隴千人。父任三班奉 職,徽宗時,充環慶路第五將。部將嘗率百騎抵靈州 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充渭州 兵馬都監,從种師道進築葺平砦。敵據塞水源以渴 我師,浩率精騎數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 流矢中左脅,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 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進安州 團練使。以种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 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渡,可擊也。」會和戰異 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 乘間盜邊,正選將設備。」已而果攻涇原路,取西安州、 懷德軍,紹聖開拓之地,復盡失之。种師中制置河東, 辟以自隨。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長安,涇州 守臣夏大節棄城遁,郡人亦降。浩適夜半至郡,所將 才二百人,得金人不殺。使之還,曰:「為語汝將曰:『我郭 浩也。欲戰即來決戰』。」金人遂引去。升本路兵馬鈐轄、 知涇州,權主管鄜延路經略安撫。時二敵交侵,鄜延 之東皆金人,西北即「夏境,其屬朝廷者惟保安一軍、 德靜一砦。」浩間道之德靜,置司招收散亡,與敵對壘 一年,敵不能犯。再除涇原路兵馬鈐轄、知涇州。浩去, 夏人復來,權帥耿友諒僅以身免,一路盡陷。張浚為 宣撫處置使,以浩為秦鳳路提點刑獄、權經略使、知 秦州。時浚經略陝西,有言敵可討者,浚意向之。諸帥 恥於不武,莫敢出言。浚檄五路帥悉所部兵會於富 平,浩獨謂「敵鋒方銳,且當分守其地,掎角相援,竢釁 而動。」浚不聽,師出果敗,五路俱陷,帥府皆徙置他所。 浚復以浩舊官移知鳳翔府,寓治寶雞縣,又退保和 尚原。金人抵原下,浩與吳玠隨方捍禦,蜀以安全。第 功,遷正任防禦使。紹興元年,金人破饒風嶺,盜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