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得入關,即首功也。」帝是之。四十二年十月,寇擁眾窺 薊州,聲言犯遼陽。總督楊選帥師東,博檄止之。又手 書三往,卒不從。博拊几曰:「敗矣!」急徵兵入援。寇已潰 牆子嶺,犯通州。帝歎曰:「庚戌事又見矣。」諸路兵先後 至,命宣大總督江東統文武大臣分守皇城、京城,鎮 遠侯顧寰以京營兵分布城內外。寇解而東,躙順義 三河,飽掠去。援兵不發一矢,取道斃及零騎傷殘者 報首功。帝怏怏,諭博曰:「賊復飽颺,何以懲後?」遂誅選。 博懼及,徐階力保持之。帝念博前功,不罪。久之,改吏 部尚書。隆慶改元,請遵遺詔,錄建言諸臣死者皆贈 卹。時方計群吏,博庇山西人,無一被黜者。給事中胡 應嘉劾之。博連疏乞休,並慰留,且斥言者。一品滿三 考,進少傅兼太子太傅。帝將游南海子,博率同列諫。 御史詹仰庇以直言罷,博爭之。屯鹽都御史龐尚鵬 被論,博議留忤旨,遂謝病歸。尚書劉體乾等交章乞 留,不聽。大學士高拱掌吏部,薦博堪本兵。詔以吏部 尚書理兵部事。陳薊、昌《戰守方略》,謂:「議者以守牆為 怯,言可聽,實無少效。牆外邀擊,害七,利三;牆內格鬥, 利一,害九。夫因牆守,所謂先處戰地而待敵,名守實 戰也。臣為總督,嘗拒《打來孫》十萬眾,以為當守牆無 疑。」因陳明應援,申駐守處京營,諭屬彝修內治諸事, 帝悉從之。博魁梧豐碩,臨事安閒有識量。自翟鑾幕 府知名,出入中外四十餘年,始終以兵事著。六年,高 拱罷,乃改博吏部,進少師兼太子太師。明年秋,疾作, 三疏乞致仕歸。逾年卒。贈太傅,諡襄毅。拱柄國時,欲 中徐階危禍。博造拱,力為解,拱亦心動,事獲已。其後 張居正逐拱,將周內其罪,博毅然爭之。及王大臣獄 興,居正與馮保將借以殺拱。博語居正曰:「高公雖粗 暴,天日在上,安得有此?」居正面發赤。都御史葛守禮 語博曰:「事急矣,非公莫能救。」要詣居正,博曰:「願相公 持公議,養元氣。」因歷數先朝政府同心輔政及後來 遞相傾軋者。居正憤曰:「二公謂我甘心高公邪?」博曰: 「非敢然也,然非公不能回天。」會帝命守禮偕都督朱 希孝會訊。希孝懼甚,博陰為畫計,使校尉怵大臣改 供,又令拱僕雜稠人中,令大臣識別,茫然莫辨,事乃 白,人以是稱「博長」者。

靳學顏

按《明外史》本傳:「學顏,字子愚,濟寧人。嘉靖十三年,舉 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南陽推官,以廉平稱。歷吉 安知府,治行高,累遷左布政使。隆慶初,入為太僕卿, 改光祿,旋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應詔陳理財凡 萬餘言,言選兵鑄錢積穀最切。其略曰:『宋初,禁軍十 萬,總天下諸路,亦不過十萬。其後慶曆、治平間,增至 百餘萬。然其時財用不詘,我朝邊兵四十萬,其後雖 增兵益戍,而主兵多缺,不若宋人十倍其初也。然自 嘉靖中即以詘乏告,何哉』?」宋雖增兵,而天下無養兵 費,我朝以民養兵,而新軍又一切仰太倉,舊餉不減, 新餉日增,費一也。周豐鎬、漢西都,率有其名而無實。 我朝留都之設,建官置衛,坐食公帑,「費二也。宋人宗 祿有置,親疏粲然,或通名仕版,或散處民間。我朝分 封列爵,不農不仕,吸民膏髓,費三也。有此三者,儲蓄 安得不匱?而其間尤耗天下之財者,兵而已。夫陷鋒 摧堅,旗鼓相當,兵之實也。」今邊兵有戰時,若腹兵則 終世不一當敵。每盜賊竊發,非陰陽醫學雜職,則丞 貳判簿為之將,非鄉民里保,則義勇、快壯為之兵。在 北則借鹽丁、礦徒,在南則借狼土。此皆腹兵不足用 之驗也。當限以輪番守戍之法,或遠不可徵,或弱不 可任,則聽其耕商,而移其食以餉邊。如免班軍而徵 價,省充發而輸贖,亦變通一策也。欲京兵強,亦宜責 以輪番戍守。夫京師去宣府、薊鎮纔數百里,京營九 萬卒,「歲以一萬戍二鎮,九年而一周,未為苦也,而怯 者與邊兵同其勁矣。又以畿輔之卒填京戍之闕,其 部伍號令、月糧、犒賞亦與京卒同,而畿輔之卒皆親 兵矣。夫京卒戍薊鎮則延、固之費可省,戍宣府則宣 府、大同之氣自張。寇畏宣、大之力制其後,京卒之勁 當其前,則仰攻深入之事鮮矣。」臣又睹天下之民皇 皇以匱乏為慮者,非布帛五穀不足也,銀不足耳。夫 銀寒不可衣,饑不可食,不過貿遷以通衣食之用。獨 奈何用銀而廢錢,錢益廢,銀益獨行。獨行則藏益深 而銀益貴,貨益賤而折色之辦益難。豪右乘其賤收 之時,其貴出之銀,積於豪右者愈厚,行於天下者愈 少。更踰數十年,臣不知所底止矣。錢者,泉也,不可一 日無。計者謂錢法之難有二:利不讎本,民不願行。此 皆非也。夫朝廷以山海之產為材,以億兆之力為工, 以賢士大夫為役,何本之費?誠令民以銅炭贖罪,而 匠役則取之營軍,一指麾間,錢遍天下矣。至不願行 錢者,獨奸豪爾。請自今事例,罰贖徵稅,賜賚宗祿官 俸軍餉之「屬,悉銀錢兼支。上以是徵,下以是輸,何患 其不行哉?」臣又聞「中原者,邊鄙之根本也;百姓者,中 原之根本也。」民有終身無銀,而不能終歲無衣,終日 無食。今有司夙夜不遑者,乃在銀而不在穀。臣竊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