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轉行秦州事。榮性溫和,所歷皆推仁恕,民吏愛之。初, 高祖將圖關右,與榮密謀,榮盛稱未可。及渭曲失利, 高祖悔之,曰:「吾不用段榮之言,以至於此。」四年,除山 東大行臺、大都督,甚得物情。元象二年五月卒,年六 十二。贈使持節、定冀滄瀛四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太 尉、尚書左僕射,諡曰「昭景。」

趙郡王叡

按《北齊書趙郡王琛傳》:「琛子叡,天保二年出為定州 刺史,加撫軍將軍、六州大都督。時年十七,留心庶事, 糾擿姦非,勸課農桑,接禮名雋,所部大治,稱為良牧。 六年,詔叡領山東兵數萬,監築長城。於時盛夏六月, 叡在途中,屏除蓋扇,親與軍人同其勞苦。而定州先 有冰室,每歲藏冰。長史宋欽道以叡冒犯暑熱,遂遣」 輿冰,倍道追送。正直日中停軍,炎赫尤甚,人皆不堪。 而送冰者至,咸謂得冰一時之要。叡乃對之歎息云: 「三軍之人,皆飲溫水,吾以何義,獨進寒冰?非追古名 將,實情所不忍。」遂至消液,竟不一嘗。兵人感悅,遐邇 稱歎。先是,役徒罷作,任其自返,丁壯之輩,各自先歸; 羸弱之徒,棄在山北。加以殘病,多致「僵殞。」叡於是親 帥所部,與之俱還,配合州鄉,部分營伍,督帥監領,強 弱相持,遇善水草,即為停頓,分有餘贍,不足賴以全 者,十三四焉。七年,詔以本官都督滄、瀛、幽、安平、東燕 六州諸軍事、滄州刺史。八年,徵叡,除北朔州刺史、都 督北燕、北蔚、北𢘆三州及厙推以西黃河以東長城 諸鎮諸軍事。叡慰撫新遷,量置烽戍,內防外禦,備有 條法,大為兵民所安。有無水之處,禱而掘井,鍬鍤裁 下,泉源湧出,至今號曰「趙郡王泉。」

平鍳

按《北齊書》本傳:「鍳字明達,燕郡薊人。父勝,安州刺史。 鍳少聰敏,頗有志力。受學於徐遵明,不為章句。雖崇 儒業,而有豪俠氣。孝昌末,盜賊蜂起,見天下將亂,乃 之洛陽,與慕容儼騎馬為友。鍳性巧,夜則胡畫以供 衣食。謂其宗親曰:『運有污隆,亂極則治。并州戎馬之 地,爾朱王命世之雄,杖義建旗,奉辭問罪,勞忠竭力, 今也其時』。」遂相率奔爾朱榮於晉陽,因陳靜亂安民 之策。榮大奇之,即署參軍前鋒。從平鞏密,每陣先登。 除撫軍、襄州刺史。高祖起義信都,鑒自歸高祖,啟授 征西懷州刺史。鑒奏請於州西故軹道築城,以防遏 西寇,朝廷從之。尋而西魏來攻。是時新築之城,糧仗 未集,舊來乏水,眾情大懼。南門內有一井,隨汲即竭, 鑒乃具衣冠,俯井而祝。至旦,有井泉涌溢,合城取之。 魏師敗還。以功進位開府儀同三司。時和士開以佞 幸勢傾朝列,令人求鑒愛妾劉氏,鑒即送之,仍謂人 曰:「老公失阿劉,與死何異。要自為身作計,不得不然。」 由是除齊州刺史。鑒歷牧八州,再臨懷州,所在為吏 所思,立碑頌德。入為都官尚書令。

張華原

按《北齊書循吏傳》:「華原,字國滿,代郡人也。少明敏有 器度。高祖開驃騎府,引為法曹參軍,遷大丞相府屬, 仍侍左右。從於信都,深為高祖所親待。高祖每號令 三軍,常令宣諭意旨。周文帝始據雍州也,高祖猶欲 以逆順曉之,使華原入關說焉。周文嘉其亮正,乃使 東還。高祖以華原久而不返,每歎惜之。及聞其來,喜」 見於色。累遷為兗州刺史,人懷感附,寇盜寢息。州獄 先有囚千餘人,華原皆決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數 十人,華原亦遣歸家申賀,依期至獄。先是,州境數有 猛獸為暴,自華原臨州,忽有六駁食之,咸以化感所 致。後卒官,州人大小,莫不號慕。

鄭述祖

按《北齊書》本傳:「述祖字恭文,滎陽開封人。祖義,魏中 書令。父道昭,魏祕書監。述祖少聰敏,好屬文,有風檢, 為先達所稱譽。釋褐司空行參軍。天保初,累遷太子 少師、儀同三司、兗州刺史。時穆子容為巡省使,歎曰: 『古人有言:聞伯夷之風,貪夫廉,懦夫有立』。今於鄭兗 州見之矣。初,述祖父為兗州,於城南小山起齋亭,刻」 石為記。述祖時年九歲。及為刺史,往尋舊跡,得一破 石,有銘云:「中岳先生鄭道昭之白雲堂。」述祖對之嗚 咽,悲動群寮。有人入市盜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 執之以歸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後,境內無盜。人歌 之曰:「大鄭公,小鄭公,相去五十載,風教猶尚同。」及病 篤,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貴足矣,以清白 之名遺子孫,死無所恨。」遂卒於州。

張宴之

按《北齊書》本傳:「宴之,字熙德,從爾朱榮平元顥,賜爵 武成子,累遷尚書二千石郎中。高岳征潁川,復以為 都督中兵參軍,兼記室。天保初,行北徐州事,尋即真, 為吏人所愛。御史崔子武督察州郡,至北徐州,無所 案劾,唯得百姓所制《清德頌》數篇。乃歎曰:『本求罪狀, 遂聞頌聲』。遷兗州刺史,未拜,卒。贈齊州刺史。」

劉禕

按《北齊書》本傳:「禕字彥英,彭城人。父世明,魏兗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