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三卷目錄

 郡守部紀事一

官常典第六百二十三卷

郡守部紀事一

《韓子》:李悝為魏文侯上地守,欲民善射,乃下令云:「民 有狐疑之訟者,令之射狗,中之者勝,不中者負。」民皆 習射,日夜不休,與秦戰,大敗之。以民之善射也。 《漢書班氏敘傳》:班伯為定襄太守。定襄聞伯素貴,年 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伯至,請問耆 老父祖故人有舊恩者,迎延滿堂,日為供具,執子孫 禮,郡中益弛,諸所賓禮皆名豪。懷恩醉酒共諫伯宜 頗攝錄盜賊,具言本謀亡匿處。伯曰:「是所望於父師 矣。」乃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分部收捕,及它隱伏, 旬日盡得。郡中震慄,咸稱神明。歲餘,上徵伯,伯上書 願過故郡上父祖冢。有詔太守、都尉以下會。因召宗 族,各以親疏加恩施散數百金,北州以為榮。長老紀 焉。

《季布傳》:布為河東太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召欲以 為御史大夫。人又言:布使酒至,留邸一月罷。布曰:「臣 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罷去,必有毀臣。夫以一人譽召臣,一人毀去 臣恐天下有識聞之,以窺陛下。」上曰:「河東吾股肱郡, 故特召君耳。」

《嚴助傳》:「助為中大夫,侍燕從容。上問助居鄉里時,助 對曰:『家貧,為友婿富人所辱』。上問所欲對:願為會稽 太守。於是拜為會稽太守,數年不聞。問賜書曰:『制詔 會稽太守:君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 郡吏。會稽東接於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間者闊焉, 久不聞問。具以《春秋》對,毋以蘇秦縱橫。助恐,上書謝』」, 稱:「《春秋》天王出居於鄭,不能事母,故絕之。臣事君,猶 子事父母也。臣助當伏誅,陛下不忍加誅,願奉三年 計最。」詔許因留侍中,有奇異,輒使為文。

《郅都傳》:「景帝拜都為濟南守,至則誅瞷氏首惡,餘皆 股慄。居歲餘,郡不拾遺。旁十餘郡守畏都如太府。」 《史記酷吏傳》:「周陽由,景帝時為郡守。武帝即位,吏治 尚循謹。然由居二千石中,最為暴酷驕恣,所愛者撓 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誅之。所居郡,必夷其豪為守,視 都尉如令。為都尉,必陵太守,奪之治。與汲黯俱為忮 二」千石列同車,未嘗敢均茵伏。

《滑稽傳》:武帝時,徵北海太守詣行在,所有文學卒史 王先生者,自請與太守俱,吾有益於君,君許之。諸府 掾功曹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實,恐不可與俱。太 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遂與俱行,至宮下,待詔官 府門。王先生徒懷錢沽酒,與衛卒僕射飲,日醉,不視 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謂戶郎曰:「幸為我呼吾 君。」至門內,遙語戶郎,為呼太守。太守來,望見王先生。 王先生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北海,令無盜賊』,君對 曰:『何哉』?」對曰:「選擇賢材,各任之,以其能,賞異等,罰不 肖。」王先生曰:「對如是,是自譽自伐功不可也。願君對 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所變化也。」太守曰:「諾。」 召入,至於殿下,有詔問之曰:「何以治北海?今盜賊不 起,叩頭對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之所變化 也。」武帝大笑曰:「於乎!安得長者之語而稱之?安所受 之?」對曰:「受之文學卒史。」帝曰:「今安在?」對曰:「在宮府門 外。」有詔召拜王先生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為水衡 都尉。

《漢書汲黯傳》:「黯為中大夫,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 為東海太守。黯學黃老言,治官民好清靜,擇丞史任 之,責大指而已,不細苛。黯多病,臥閣內不出歲餘,東 海大治,稱之。上聞,召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後黯坐 小法,會赦免官,於是黯隱於田園者數年。會更立五 銖錢,民多盜鑄錢者,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 郊也。召黯,拜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綬,詔數強 予,然後奉詔召上殿。黯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 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 不能任郡事,臣願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 願也。」上曰:「君薄淮陽耶?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 相得,吾徒得君重臥而治之。」黯既辭,過大行李息曰: 「黯棄逐居郡,不得與朝廷議矣。然御史大夫湯,智足 以拒諫,詐足以飾非,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 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 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重。公列九卿, 不早言之,何公與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湯,終不敢言。 黯居郡如其故,治淮陽,政清。後張湯敗,上聞黯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