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屢退民痛威消時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帝弗能用 鄭胃為建安太守時較事呂壹賓客於郡犯法胃收 付獄考竟壹懷恨後密譖胃大帝大怒,召胃還。潘濬、 陳表並為請,得釋。

申儀魏末為魏興太守時司馬宣王平孟達於新城 儀久在魏興專威疆場輒承制刻印多所假授達既 誅有自疑心時諸郡守以宣王新克捷奉禮求賀皆 聽之乃使人諷儀儀至問承制狀執之歸於京師 田伯為廬江太守移郡淫鬼命盡到府一月不自來 見當壞祠惟廬君往見自言「縣民與府君約刻百日 當遷大郡,願見過。」後如期果為沛相公,不過於祠,常 見廬。君月餘病死。

《益都耆舊傳》:「張霸字伯饒,為會稽太守,舉賢士,勸請 教授,一郡慕化,但聞書聲,又野無遺寇。民語曰:『城上 烏嗚哺父母,府中諸吏皆孝友』。」

何祗字君肅汶山夷不安,以祗為汶山太守,民夷服 信。遷廣陵後夷反叛辭曰:「令得前何府君乃能安我 耳。」時難復屈祗挾族人為之,汶山復得安。

《晉書何曾傳》:「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也。父夔,魏太僕 陽武亭侯。曾少襲爵,好學博聞,與同郡袁侃齊名。魏 明帝初,為平原侯,曾為文學。及即位,累遷散騎侍郎、 汲郡典農中郎將、給事黃門侍郎。上疏曰:『臣聞為國 者以清靜為基,而百姓以良吏為本。今海內虛耗,事 役眾多,誠宜恤養黎元,悅以使人。郡守之權雖輕,猶』」 專任千里,比之於古,則列國之君也。上當奉宣朝恩, 以致惠和,下當興利而除其害。得其人則可安,非其 人則為患。故漢宣稱曰:「百姓所以安其田里而無歎 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 千石乎!」此誠可謂知政之本也。方今國家大舉,新有 發調,軍師遠征,上下劬勞。夫百姓可「與樂成,難與慮 始。」愚惑之人,能厭目前之小勤,而忘為亂之大禍者, 是以郡守益不可不得其人,才雖難備,猶宜粗有威 恩,為百姓所信憚者。臣聞諸郡守有年老或疾病,皆 委政丞掾,不恤庶事;或體性疏怠,不以政理為意。在 官積年,惠澤不加於人,然於考課之限,罪亦不至黜 免,故得經延歲月,而「無斥罷之期。臣愚以為可密詔 主者,使隱核參訪郡守,有其老病不隱親人物,及宰 牧少恩好修人事煩撓百姓者,皆可徵還,為更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