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五卷目錄

 郡守部紀事三

官常典第六百二十五卷

郡守部紀事三

《舊唐書皇甫無逸傳》:「無逸拜淯陽太守,甚有能名,差 品為天下第一。」

《蕭瑀傳》:「瑀出為河池郡守,既至,有山賊萬餘人,寇暴 縱橫。瑀潛募勇敢之士,設奇而擊之,當陣而降其眾 所獲財蓄,咸賞有功,由是人竭其力。薛舉遣眾數萬 侵掠郡境,瑀要擊之,自後諸賊莫敢進,郡中復安。」 《唐書·張亮傳》:「亮擢鄭州刺史,會王世充取鄭,亮提孤 軍不敢入,亡命共城山。」

《冊府元龜》。丘和,隋末交阯太守,會煬帝為宇文化及 所弒,鴻臚卿甯長貞以鬱林、始安之地附於蕭銑,馬 盎以蒼梧、高梁、珠崖、番禺之地附於林士弘,各遣人 召之,和初未知隋亡,皆不就。林邑之西諸國,並遣遺 和明珠、文犀、金寶之物,富埒王者。銑利之,遣將張真 率百越之眾渡海侵和,和遣高士廉率交、愛首領擊 之,張真退走,境內獲全,郡中「樹碑頌德。」

呂子臧武德初為鄧州刺史賊朱粲圍城遇霖雨城 壁皆壞所親者知城必陷固勸其降子臧曰:「安有天 子方伯降賊者乎」,於是率其麾下赴敵而死俄而城 陷。

顏游秦武德初為廉州刺史封臨沂縣男時劉黑闥 初平人多以強暴寡風俗未安游秦撫恤境內敬讓 大行邑里歌之曰:「廉州顏有道性行同莊老愛人如 赤子不殺非時草」高祖璽書勞勉之。

權懷恩歷四州刺史合州長史所歷皆以威名御下 人吏重足而立俄出為宋州刺史時汴州刺史楊德 幹亦以嚴肅與懷恩齊名懷恩路由汴州德幹送出 郊懷恩見新橋中途立木以禁車過者謂德幹曰:「一 言處分豈不得何用此為」德幹大慚時議遂以為不 如懷恩也。

崔善太宗貞觀初拜陝州刺史時朝廷立議戶殷之 處聽徙寬鄉善為上表稱畿內之地是謂戶殷下壯 之人悉入軍府。若聽移轉便出關外此則歷近實遠 非經通之議其事乃止。

陳君賓貞觀初為鄧州刺史州邑喪亂以後百姓流 離君賓至纔期月皆來復業二年天下諸州並遭霜 澇君賓一境獨免當年官有儲積蒲虞等州戶口盡 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詔勞之曰:「朕以隋末亂離毒被 海內率土百姓零落殆盡州里蕭條十不存一寤寐 思之心焉。若疢是以日昃忘食未明求衣曉夜孜孜 唯以安養為慮。每見水旱降災,霜雹失所,撫躬責己, 自慚德薄。恐貧乏黎庶,不免饑餒,傾竭倉廩,普加賑 恤。其有一人絕食,若朕奪之,分命庶僚,盡心營救。」去 年關內六州及蒲、虞、陝、鼎等,復遭亢旱,禾稼不登,糧 儲既少,遂令分房就食。比聞刺史以下及百姓等,並 識朕懷,逐糧人戶,到相安養,迴還之「日,各有贏糧,乃 別買布帛,以申贈遺。如此用意,嘉嘆良深。一則知水 旱無常,或以遞相拯贍,不虞凶年;二則禮讓興行,輕 財重義,四海士庶,皆為兄弟,變澆薄之風,敦慈仁之 俗。政化如此,朕復何憂?其安置戶口,官人支配得所, 並令考司錄為功最。養戶百姓,不輕財帛,已敕主者 免今年調物。宜知此意善相勸勉」其年入太府少卿 皇甫無逸貞觀中歷同州刺史寧州都督閉門自守 不通賓客左右不得出門凡所貿易皆往他州每按 郡樵採不犯於人嘗夜宿人家遇燈炷盡主人將續 之無逸據抽佩刀斷衣帶以為炷其廉介如此 王方翼為肅州刺史屬蝗儉諸州平人死於道路而 肅州全活者甚眾。州人為立碑頌。

《唐書馬周傳》:「周疏言:使百姓安樂,在刺史、縣令爾。縣 令既眾,不可皆賢,但州得良刺史可矣。天下刺史得 人,陛下端拱巖廊之上,夫復何為?古者郡守、縣令皆 選賢德,欲有所用,必先試以臨人,或由二千石高第 入為宰相。今獨重內官,縣令、刺史頗輕其選。又刺史 多武夫勳人,或京官不稱職,始出補外,而以德行才 術擢者,十不能一。所以百姓未安,殆在於此。」疏奏,帝 稱善。

《冊府元龜》:張文琮,高宗永徽中為建州刺史。州境素 尚淫祠,不修社稷。文琮下教書曰:「春秋二社,蓋本為 農,唯獨此州廢而不立,祀典既闕,風俗何觀?近年以 來,田多不熟,抑不祭先農所致乎?神在於敬,何以邀 福?」於是示其節限條制,百姓欣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