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虔州,必力為賑護之。出境孤女無所歸者,捐俸嫁之。 改知南康,累遷光祿卿。」

孔宗翰字周翰,孔子四十六代孫,道輔之子。登進士 第。嘉祐中,權知州事。州城歲為水齧,東北隅尤易墊 圮。宗翰伐石為址,冶鐵錮之,自是水不為患。嘗以郡 《八景圖》乞蘇軾詩八首刻諸石。

《南窗紀談》:傅獻簡公事仁、英兩朝,居言路榻前論事, 是是非非,正色抗議,未嘗少有苟容姑息之言。退而 與人道之,亦未嘗少有矜驕自負之色。及出為郡,循 循然遵奉部條惟謹。或問之曰:「『公以直節聞天下,今 雖為郡,謂當時有所緃捨,以自表見,奈何俛首奉法 如此,何以自別於常人乎』?公曰:『不然。君子素其位而 行。言官行言事之職,牧守行守土之任,此古人所以 安分而明守也』。」聞者嘆服。司馬溫公嘗謂邵康節論 近代人物曰:「清、直、勇三者,人所難能也,吾于欽之謂 焉。」康節曰:「欽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不慍,尤為 難矣。」世以為知言。

《退朝錄》:夏鄭公為宣徽使、忠武軍節度使,自河中府 徙判蔡州,道經許昌,時李邯鄲為守,乃徙居他所,空 使宅以待之,夏公以為知體。

《合璧事類》:杜衍知乾州未滿歲,安撫使察其治行,以 衍權鳳翔府。二郡之民爭於界上,一曰:「此我公也,汝 奪之。」一曰:「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東都事略》:「趙尚寬知唐州,按圖記得召信臣故跡,復 三大陂,皆溉田萬餘頃,廢田盡為膏腴。仁宗下詔褒 美。王安石作《新田詩》,蘇軾亦作《新渠》詩五章。」

《過庭錄》:許將沖元以前執政知大名府,以剛略稱。時 曹蒙御命察訪,蔑視郡縣,威令甚嚴,至大名,見沖元 當廳下轎。沖元出,見其倨甚,復入呼法司曰:「不知前 執政作守監司,得當廳下轎否?」法司具條白之,不許, 佇立曹甚久,復令白曹曰:「請就賓次,以全國體。」曹失 措而退。許接武迎之,謂曰:「在將無稱,此乃朝廷禮耳。 公不可以人而輕國也。」曹氣懾無語,更不問一毫事, 屏縮數日而去。

沖元察御僚屬甚嚴,一日賓佐過廳,一都監曳皮鞋 而前,許問曰:「公何得此鞋?」都監以為美意,云:「某衙一 卒,能造樞密,或須之否?」許作色曰:「某非無此,但不敢 對同官著耳。」都監皇恐失措,坐間數十客,莫不各視 其足。先子自州為張子文所拉,沿檄至大名,坐中親 睹此事。

《東軒筆錄》:仁宗朝,兩制近臣得罪,雖有贓汙,亦止降 為散官,無下獄者,旋亦收敘。熙寧初,龍圖閣學士祖 無擇始以臺官下秀州獄。是時鄭獬知杭州,上章救 解,言甚切直。爾後,許將、沈季長、劉奉世、舒亶相繼下 臺獄,而天下習熟見聞,莫有為救解之者。

王章惠公隨知揚州,許元以舉子上謁,自陳世家,乃 唐許遠之後。章惠率同僚上表,薦其忠烈之家,乞朝 廷推恩,而通判以下皆不從,章惠遂獨狀薦之,朝廷 以為郊社齋郎。元有材謀,曉錢穀,為江淮制置發運 判官,以至為使,凡十餘年,號為能臣。終天章閣待制。 韓忠憲公億知揚州日,有大校李甲以財豪於鄉里, 誣執其兄之子為他姓,賂里嫗之貌類者,使認之為 己子,又醉其嫂而嫁之,盡奪其奩橐之畜。嫂姪皆訴 於州,提刑、轉運使每勘劾,多為甲行賂於胥吏,其嫂 姪被笞掠,反自誣受杖而去,積十餘年矣。洎韓至,又 出訴。韓察其冤,因取前後案牘視之,皆未嘗引乳醫 為証。一日,盡召其黨立庭下,出乳醫示之,眾皆伏罪, 子母復歸如初。

范文正公仲淹自知開封,落待制,以吏部員外郎知 饒州。出都時惟王待制質餞,宿於城外,洎水道之官, 歷十餘州,無一人出迎迓者。時陳恭公執中以龍圖 閣直學士知揚州,迎送問勞甚至。雖時宰好惡能移 眾人,而方正之士亦不可變也。

宋子京博學能文章,天資蘊藉,好遊宴,以矜持自喜。 晚年知成都府,帶《唐書》於本任刊修。每宴罷,盥漱畢, 開寢門,垂簾燃二椽燭,媵婢夾侍,和墨伸紙。遠近觀 者,皆知尚書修《唐書》矣,望之如神仙焉。

《宋史呂溱傳》:溱以侍讀學士知徐州,賜宴資善堂,遣 使諭曰:「此特為卿設,宜盡醉也。」詔自今由經筵出者 視為例。

《趙概傳》:「概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汎溢之虞。概 作石隄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衝,水不為患。僚吏鄭 陶、饒奭挾持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 皆故時群盜。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 更給善米,且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迯歸而犯 夜者,斬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栗。加直集賢」 院、知青州,坐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監密州酒、 知滁州。山東有寇李二過境上,告人曰:「我東人也,公 嘗為青州民,愛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眾去。

《閒燕常談》:杜祁公守兗州,石守道卒於郡,惡之者謂 介偽死而北走,詔覈實,祁公會僚屬語之,眾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