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御殿也。」企李不為動,顧卒曰:「但扶,自當具奏。雍容終 禮。」既退,遂奏待罪。朝廷為降師說為泉州兵官云。 《獨異志》:張嘉祐為相州刺史,至都,詢故事,皆云「前後 太守多不生出郡城,苟不流死則貶。」嘉祐按其圖籍, 自後周尉遲迥死王事始也。乃為迴立廟,四時享之。 後三年,入拜大金吾。到吳,競加以冕服,而其後皆榮 遷去。

《文公政訓》:王詹事守泉,初到任,會七邑宰勸酒,歷告 之以愛民之意,出一絕云:「九重天子愛民深,令尹宜 懷惻隱心。今日黃堂一杯酒,使君端為庶民斟。」七邑 宰皆為之感動,故民吏無不畏愛。去之日,父老兒童 攀轅者不計其數,公亦為之垂淚。至今泉人懷之如 父母。

《宋史王大寶傳》:大寶知連州,代還,言連、英、循、惠、新、恩 六州居民纔數百,非懋遷之地,月輸免行錢宜蠲減。 高宗謂大臣曰:「守臣上殿,令陳民事,遂得知田里苦 疾,所陳五六,得一可行,其利亦不細矣。」

《廣東通志》:「張宋卿字恭父,擢進士第,除祕書正字。胡 銓、張浚力薦,謂才堪大用,竟出為肇慶守,禮賢興學, 未幾卒。初,宋卿方娠,父夢人贈詩曰:『白蓮池上白蓮 兒,一舉成名天下知。四十二年聞富貴,滿船空載月 明歸』。及宋卿卒於官,年四十二,舟還。初殯僧剎,名白 蓮軒。既葬於羅浮麻姑峰前有小池,號白蓮,夢之驗」 如此。

李維泉州人。淳熙初守南恩,弟綸提舉廣東常平。約 別江濱,兄弟相勵以清白。綸臨江矢言曰:「儻負君民, 有如此水。」遂投杯於江,杯停不沒者久之,觀者驚歎。 民歌曰:「石門之水清且清,晉吏一飲千古榮。爭如李 公投杯盟,江流洶洶杯尚停。」

戴之邵廬陵人。乾道五年知雷州,多惠政。先守何公 鑿渠引水,外無堤,鹹潮時為禾害。之邵繼之,沿海築 圩岸,建橋閘以洩水,并濬二渠之淤塞,自是外無鹹 潮,內有灌注,民享永利,名為戴公堤。又遷郡學於城 南府治西,自書《進學說》,勸戒諸生,請張栻為之記。嗣 是人文漸盛,郡人立思戴亭。後祀四德堂。

《宋史蕭振傳》:「振以敷文閣待制知成都府,安撫置制 使,軍儲適闕,倉吏以窘告,振奏留對糴米八萬斛以 足軍食,以其直歸計所總計者利在掊克,即先告秦 檜,謂振唱為闕乏之語,風御史,劾振要譽,復謫池陽。 而總計者以譖得蜀帥,既而專用羅織掊克其民,民 益思振。檜死語得聞,帝大感悟,亟遣振還。成都父老」 懽呼蜀道。振至,一切以寬治。或問其故,振曰:「承緃弛 革之當嚴,今繼苛刻,非寬則民力瘁矣。」帝嘉振治行, 謂宰臣沈該、湯思退曰:「四川善政,前有胡世將,今有 蕭振。」進秩四等,加敷文閣學士。卒於成都府治,年七 十二。振兩為蜀守,威行惠孚。死之日,民無老稚,相與 聚哭於道。遺表至,帝悼惜之,賻銀五百兩、絹五百疋, 贈四官。

《贛州府志》:「陳孔碩,候官人。登淳熙進士,令瑞金,有古 良吏風。嘉定中,知贛州,摧強植弱,子惠𥟖元。豪家沿 江障水作碓以射利,水湍,使舟行多覆,孔碩拆去之, 嚴為禁約,前患乃息。」

《宋史魏了翁傳》:「了翁知漢州,漢號為繁劇,了翁以化 善俗為治,首蠲積逋二十餘萬,除科抑賣酒之弊,嚴 戶婚交訐之禁,復為文諭以厚倫止訟,其民敬奉條 教,不敢犯。會境內橋壞,民有壓死者,部使者以聞,詔 降官一秩,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未數月,復元 官,知眉州。眉雖為文物之邦,然其俗習法令,持吏短」 長,故號「難治。」聞了翁至,爭試以事。乃尊禮耆耇,𥳑拔 俊秀,朔朢詣學宮,親為講說,誘掖指授,行鄉飲酒禮, 以示教化。增貢士員,以振文風。復蟆頤堰,築江鄉館, 利民之事,知無不為,士論大服,俗為之變,治行彰聞。 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點刑獄公事。

《常楙傳》:楙字長孺,以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值旱,故事, 郡守合得緡錢十五萬,悉以為民食。軍餉助蠲苗九 萬,稅十三萬,版帳十六萬,又蠲新苗二萬八千,大寬 公私之力。飛蝗幾及境,疾風飄入太湖。節浮費,修府 庫。既代,有送還事例,自給吏卒外,餘萬金楮,楙悉不 受。吏驚曰:「人常言侍郎不愛錢,果然。」

《齊東野語》:賈師憲淳祐己酉歲為湖廣總餉時,方岳 巨山知南康軍。一日,總所綱運經從星江押綱,軍卒 驕悍繹騷,市民橫遭其禍者甚眾。巨山大不能堪,遂 擒數輩斷治之。賈公聞之,移文詰問,且追本軍都吏。 巨山於是就判,公牒云:「總領雖大,湖廣之尊;南康雖 微,江東列郡。當職奉天子命,來牧是邦,初非總領之 幕客,亦非湖廣之屬郡。軍無紀律,騷動吾民,國有常 刑,合從斷遣。此守臣職也,於都吏何與焉?牒報。」賈公 得牒,不勝其憤,遂申朝廷,乞行按劾,於是朝廷兩易 郡以避之。去郡日,有士人作大旗書一詩以送之曰: 「秋崖秋壑兩般秋,湖廣江東事不侔。直到南康論體 統,江西自隔兩三州